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5级以上地震波形描述与震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台站情况天水台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北部 ( 3 4.2 8°N,1 0 5.54°E) ,海拔 1 1 50 m。天水台拥有模拟仪与数字仪共 6台套 ,短周期仪放大倍数 2万倍 ,中长周期仪放大倍数 2 0 0 0倍 ,仪器稳定可靠。观测资料在历届全国评比中名列前茅 ,尤其地震分析单项评比成绩裴然。近年来天水台记录国内 5级以上地震达几十次 ,震中距最远距离 2 2 .0°,最近 3 0 0 km,最大震级MS7.0。最小震级 MS5.0 (上述参数均取自甘肃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从实际工作出发 ,我们根据这些地震发生的方位与区域 ,对选取的短周期 64仪地震记录资料 ,按东北 ,西北 ,东…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短周期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一致性,分别对山东地震台网青岛、济南、荣成、五莲、烟台的5个同一摆墩上安装的两套观测系统记录的同一地震事件波形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先将宽频带记录通过等波纹带通滤波器进行频带为1~20 Hz的滤波处理,再将短周期记录进行过采样处理,实现与宽频带记录的采样率一致。分析表明,宽频带和短周期地震计记录近震、地方震和非天然近距离地震波形在形态上一致,地震波形的振幅和相位存在较好相似性,震中距越近地震波形振幅和相位的相似度越高,宽频带和短周期地震计得到速度震级间差别不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地震泼由多种频率成份组成,在其传播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滤波作用,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高频成份逐渐被衰减。周期越大的成份传播越远。因此,在地震观测上,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观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使仪器较好地响应,就我国台网而言,短周期仪用于地方震、近震的监测,中长周期仪和长周期仪用于远震,极远震的监测,其中长周期仪偏重于记录极远震。但作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注意到,短周期仪的记录应用于远震,极远震的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短仪资料,将会更加丰富远震、极远震的震相资料。本文以高台地震台的资料为依据,从震中距和震级角度,与中长仪和长仪作比较,对短仪记录远震、极远震的震相及特征作了统计分析与初步探讨,并对新疆地区“影区”地震S波的记录、日本地区地震_PPcP等震相的出现提出了现象的存在,给出了相应的观测结果,以待步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引言巴楚地震台是新疆记录地震最多的台站之一。该台既可监视南天山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 ,又可观测到昆仑山一带以及我国西部边界附近的地震活动 ,而且该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地震定位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证该台观测资料的连续可靠更显重要。然而自该台 1 992年摆房迁址以后 ,观测仪器一直受到风力、水库冰体活动等因素的严重干扰。作者总结了巴楚台在不同风力条件下记录资料被干扰的情况 ,并把巴楚和库车、拜城、阿克苏等遥测台在同等风力条件下所记录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除风力干扰外 ,水库冰体活动也对地震观测造成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在全球引发了长时间的地球自由振荡。云南所有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计和地倾斜观测仪器都记录到了同步出现的长周期信号,其中,地倾斜观测记录中的地球自由振荡持续到震后的第3天甚至更长时间。除此之外,多个水库台网所有台站的短周期地震记录数据中也出现了大量特征极为相似的低频长周期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远远超出地震计的截止频率,完全处于短周期地震计的通频带之外,这一现象难以用经典的地震观测理论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大庆油田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深井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长周期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大同—阳高地震香山,易县台形变前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炳顺 《地震》1992,(2):44-51
大同—阳高地震前,香山台连通管观测到中短期形变异常。易县台金属摆倾斜仪记录到长达数年的趋势变化,震前一年,速率加快。震前数天,倾斜固体潮汐曲线出现阶变。伸缩仪在震前数小时记录到应变脉冲和短周期扰动,在震后的几次较强余震中,亦有前兆脉冲显示。 作者依据这些震前记录,分析了这两个台各手段形变特征,结合历史资料进行论证。确认可能是大同—阳高地震的前兆信息。文中最后对综合预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包头地震台形变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整理包头地震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依据干扰类型分析发现,风扰、雷电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地震,仪器故障与停电是影响3台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尖脉冲、高频干扰、台阶、毛刺,大幅度变化、曲线加粗和趋势性变化等。不同类型观测仪器对干扰的响应不同,识别并剔除干扰,有利于地震观测数据应用,对地震异常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云龙地震台水管倾斜仪与水平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记录到的同一地震所激发的地倾斜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这两种观测系统对远震、近震及地方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对于同一地震,一般水平摆倾斜仪的响应幅度大于水管倾斜仪;同一观测系统的响应幅度与震级成正比,震荡时间与震中距、震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引言 随着“九五”数字化改造的结束,地震台站用于地震监测的模拟仪已经被数字地震仪所取代,如何尽快熟悉掌握数字地震仪的性能,有故障出现时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加以排除,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记录,维护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台站同志面临的新问题。天水台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曾几次出现故障,在此我们将排除该系统故障的过程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 数字观测系统概况 天水台数字地震仪架设于1998年11月,配备FBS-3A宽频带速度平坦型响应地震计和EDAS-3数据采集器。采集器的串行接口COM1通过长线驱动器加多功能卡,和700 m长的铜芯…  相似文献   

11.
怀来地震台伸缩仪观测中存在一种干扰,此干扰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干扰变化幅度每年基本相当.本文就引起此干扰的因素、干扰机理展开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一种消除此干扰的方法,剔除怀来地震台伸缩仪数字化观测资料中的干扰后,发现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提高了地震观测资料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代县台VP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出目前主要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特征。分析忻州及周边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后仪器观测资料有无异常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研究近震和远震发生前观测数据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和短周期变化。对仪器观测资料进行内精度计算,找出影响观测质量的原因,提高代县台垂直摆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乌加河地震台水平摆、水管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13—2015年乌加河地震台水平摆和水管仪记录的13个地震资料,对比分析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认为:对于同一地震,水平摆最大响应幅度大于水管仪,且响应延迟时间略小;水管仪和水平摆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成正比。结果表明,该地震台水平摆和水管仪记录同一地震的最大响应幅度、延迟和持续时间,对远震和近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区地震观测台网中除蓟县台位于山区震旦纪硅质灰岩上外,其它各台都在平原地区。平原区内有七个深井地震观测台(摆深267—756米)、七个地面观测台(图1)。多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平原地面、井下和山区基岩台的地震记录各有一定的特征。为识别与比较各类不同的地震记录,现从地震直达波入手,对纵、横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一些特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鹤岗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到的同震响应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水管仪和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水管仪稳定性较好,而垂直摆实际灵敏度更高;两种仪器记录的同震响应与震级、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特大远震引起的形变观测变化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毅  程万正 《内陆地震》2005,19(3):264-270
利用定点长水管倾斜仪、石英伸缩仪、金属摆倾斜仪、石英摆倾斜仪连续观测资料对特大远震引起的震时和震后形变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定点连续形变观测台网能记录到不同方位地震的震时脉冲信号,其持续时间半小时到4小时;同时还能记录到一些地震的阶跃信号.水平摆倾斜仪(金属摆、石英摆)观测值的震后效应表现为大幅漂移,持续时间几天到一个月.对由特大远震引起的形变观测变化图像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另外对震时阶跃变化图像、定点形变观测仪器长趋势的漂移项、观测台站所处的地质构造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是目前开展深浅部地球物理探测的一种低成本、高环保、高效率的地震学手段,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对短周期地震仪的观测资料有一个全面认识,本文选择接近野外噪声的观测环境,对短周期和宽频带地震记录仪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时频分析和对比.结果 表明:短周期地震仪虽存在仪器频带宽度的限制,但对于观测到的天然地震和背景噪声,在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条件下,其观测与宽频带地震仪有较好一致性.本文将两种仪器记录的远震波形进行了接收函数计算与分析对比,结果也表现出较好一致性.本文结果表明传统地震学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在合适的频带范围内也可应用于短周期密集台阵资料.该研究对于密集短周期台阵数据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地震观测事业中新的观测手段、观测项目、观测资料不断涌现,需要研究的大量问题随之而来。即将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新建、改扩建约15 000个各种类型的地震台站,地震观测的技术系统、各类台站的维修维护模式、地震资料的处理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地震观测工作者及管理者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空间观测技术将给我们提供更多观测资料,以地震电磁卫星为代表,电磁观测将产生新的海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苏联在地震观测中使用标准地震仪的记录来确定震源参数的问题,标准仪器包括数字记录站(STSR)和频率选择设备(TCHISS)。在地震实践中,为了使用短周期仪器记录的到P波确定震级,苏联推荐采用等幅系统(HMS)进行标定。为估价震源参数(地  相似文献   

20.
1 地震数据存储器的功能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和设备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通过实施“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面系统地研制出一批数字地震观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并正在“九五”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施的“九五”项目中,地震数据的记录和存储主要以实时传输记录和小容量的FRAM内存为主(庄灿涛等,1995),这样的记录存储方式对不一定必须实时分析数据的研究工作,例如,大数量子台的台阵观测,流动观测,勘址观测就显得既费用高又不方便,对于这类工作,实时传输记录并不是优选的记录和存储方式。从目前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