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结合涂擦酮洛芬凝胶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从疼痛、僵硬、日常活动三方面评定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赵氏雷火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单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赵氏雷火灸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6次,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36/39),对照组为76.92%(32/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IL-1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赵氏雷火灸治疗KOA疗效稳定,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根据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评价综合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整个疗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老年性KOA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 例。治疗组采用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的改善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对照组为69.05%(29/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老年性KOA患者的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虚寒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3组均隔天治疗1次,1周治疗3次,治疗5周后,根据WOMAC量表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WOM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虚寒型膝关节炎疗效明确,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徒手冲击疗法联合局部针刺运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将60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徒手冲击疗法联合局部针刺运动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关节指数(WOMAC)。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WOMAC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徒手冲击疗法联合局部针刺运动疗法能改善KOA患者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松筋正骨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松筋正骨推拿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照1组采用松筋正骨推拿治疗,对照2组进行运动疗法,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0%(28/30),优于对照1组的86.60%(26/30)、对照2组的83.30%(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WOMAC评分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松筋正骨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方面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丹紫康膝冲剂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及丹紫康膝冲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水平,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WOMAC评分及TNF-α、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GP、OP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丹紫康膝冲剂可降低KOA患者炎性因子,调节骨代谢指标,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KOA,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2例。对照1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药洗剂熏洗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WOMAC骨关节炎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1组为52.3%,对照2组为80.9%,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4例。治疗组采用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症状改善和直腿抬高恢复60°的情况,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136/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100/1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症状改善、直腿抬高60°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星舱非手术减压系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LDH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步虎潜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KOA患者9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健步虎潜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39/45),对照组为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虎潜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揿针干预,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干预,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L-6、TNF-α的变化与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39/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8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揿针疗法对KOA患者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 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治疗组采用推拿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2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97/100),优于对照组的86.0%(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自热贴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膝关节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协会(K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0%(32/36),对照组为66.67%(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Lysholm、KSS、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膝关节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CP较单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VAS、Lysholm、KSS、WOMAC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和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配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联合玻璃酸钠和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KOA,更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对膝骨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 例KOA肝肾亏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积分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核因子(NF)-κB p65水平。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33 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5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29/33),对照组为77.14%(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量表积分及IL-1β、IL-6、TNF -α、NF-κB p6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KOA肝肾亏虚证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推拿手法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肺炎合并AAD的患儿1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各60 例。治疗组辨证分型后予以推拿治疗,对照1组采用非辨证分型推拿,对照2组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大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大便球菌/杆菌比例的变化。结果: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大便sIgA及大便球/杆菌比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A、IgM水平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sIgA含量及大便球/杆菌比例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可提高AAD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肠道菌群失衡,但辨证分型推拿手法在改善肠道局部免疫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运动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利斯霍姆(Lysholm)膝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屈膝活动范围(ROM)以及伸膝受限ROM的变化。结果:2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屈膝ROM及伸膝受限RO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KOA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无药物及手术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