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比里姆(Birimian)岩系作为西非地区最重要的Au成矿岩系,在利比里亚东南部的Harper地区广泛分布,Harper图幅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区内Au、Hg等元素具有强富集、强分异的分布特征,As具有富集、强分异的分布特征,显示出该地区优异的Au找矿前景。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本次筛选出能够有效指导Au矿勘查的F1因子(Au-Hg-Pb-Sn元素组合)及F2因子(As-Sb-W元素组合),通过对两组主因子中的Au、Hg、As、Sb 4种元素开展异常信息提取,圈定出13处组合异常,有效反映了区内不同类型金矿(点)的异常分布特征。异常区的地质矿产检查工作表明,在具有定向展布特征且异常强度较高的HS1-HS3、HS12-HS13组合异常区内具有明显的Au矿化信息,以此为基础,圈定出Seethum New及Behwan等2处可供开展进一步详细勘查工作的Au重点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EGMA系统及其应用效果——找矿靶区的定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佩轩 《物探与化探》1998,22(5):371-378
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经过窗口滑动平均,计算出滑动窗口的衬值,通过衬值圈定单元素和多元素累加(累乘)异常;在窗口滑动平均值基础上勾绘单元素和多元素背景曲线图、累加(累乘)多元素衬值异常和背景曲线图,制作找矿靶区定位预测图。列述在新疆和秦巴某矿带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尖子地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棋盘山中凹陷构造单元内,是冀北重要的成矿地段。区域内第四系覆盖较厚,且当前找矿详查工作开展较少。为了提取有效成矿信息并应用于找矿靶区优选圈定,本研究在该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Au、Ag、Bi、Cu、Pb、Zn、Sb、Mo和Mn共9种代表性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Au、Ag和Mo元素为研究区内成矿有利元素。运用R型聚类分析对9种元素进行分类处理,划分出Cu-Zn-Mn、Au-Pb-Bi、Sb-Mo和Ag共4组元素组合。采用累频法计算单元素异常下限,并对单元素异常进行成图处理。运用规格化面金属量来评价单元素异常参数特征,并圈定了4处异常靶区和2处异常重点查证区。在异常重点查证区内利用土壤地球化学剖面进行异常查证,圈定2处成矿有利部位。经槽探工程验证,发现4条金银矿体。证明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能够在研究区提取有效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4.
利用样本排序方法比较化探异常识别模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异常的有效识别是化探找矿成败的关键环节.利用样本排序方法对各种化探异常识别模型的处理效果和优劣性进行了比较.以云南个旧及其周边地区铜元素水系沉积物为例, 应用元素含量、异常衬度、局部奇异性分析三大类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对化探异常指示变量的排序值进行了3个方面的对比: (1) 在高背景区和低背景区样品的排序特征; (2) 有矿出现位置处样品的样本排序特征; (3) 累积面积(等效于上侧样本排序值) 不同分组所圈定的异常范围和矿床(点) 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 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较按含量高低的全局性方法对弱缓异常识别更为有效, 也相对优于滑动衬值.按奇异性指数基于证据权法圈定的异常远景区更具预测意义, 显著优于用元素含量值所圈定的异常范围.局部奇异性方法原理清晰、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在地球化学异常识别中可以用其替代滑动衬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和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对西昆仑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圈定了各元素的衬值异常,并在此基础上将两种方法所获衬值异常的叠合部分作为新的异常边界,重新圈定单元素异常和多元素组合异常。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识别异常,根据异常区元素浓集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区内Au、Ag、Cu、Pb、Zn、Sb、Sn、W具有较明显的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在找矿方面应重点寻找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热液型铅锌矿、热液型锑矿、花岗岩型钨锡矿、斑岩型铜矿以及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肉早某日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是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本文在充分了解区域基础地质资料的前提下,对肉早某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中的元素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系统检查和特征统计。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与成矿密切相关九种元素Ag、Au、Cu、Zn、Pb、Fe、Cr、Co、Ni。通过对数据剔值处理和累频分析确定异常下限,圈定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元素异常。根据单元素异常特征并结合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异常评价,共圈定6处综合异常,圈定重点靶区3个并对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青海沟里园以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东段,根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信息提取发现多个矿床(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文章以沟里园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剔值处理来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并圈定单元素异常与组合异常,结合区内地质找矿特征对圈定的元素异常进行解释与推断。通过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研究表明,Au、Ag、Pb、Zn、Cu、Co等元素与成矿关系密切;提取出2个元素组合,确定套合性和相关性好的Ag-Bi-Pb-Zn与Cu-Co组合异常为预测对象;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圈定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衡阳盆地北缘国庆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笑笑 《地质与勘探》2018,54(4):762-771
对国庆矿区开展了1∶10000地质简测,在了解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Cu、Pb、Zn、Au、Ag、W、Mo7种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和浓集比率)显示,Cu、Au、W元素为区内成矿有利元素。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对7种微量元素含量值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划分出Cu-Pb-Ag和Au-Mo两组主成矿元素组合。采用衬度异常法对成矿有利元素和两组主成矿元素组合进行处理成图,共圈定了2个异常靶区。经过地表工程和深部工程验证,确定了一条一定规模的工业铜矿体。  相似文献   

9.
甘肃白银厂及外围地区是北祁连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主要地段。通过研究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实测资料,阐明了该区的元素含量特征、元素离散程度、元素组合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组合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等,发现该区Au,Ag,Cu,Pb,Zn,Mn,Fe等元素具一定成矿潜力。结合野外异常查证,推断多数异常受岩浆和构造作用控制,区内与海相火山岩有关且强度较高、元素组合较好的异常区有利于成矿。据地球化学异常,结合成矿地质构造背景,进一步优选出找矿远景区9处,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青海省都兰县石灰沟地区开展的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运用元素的变化系数、元素富集离散特征、叠加系数对石灰沟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0种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论述了10种微量元素的成矿潜力,得出Au、Cu、Pb、Zn这4种微量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并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确立了测区内元素组合特征,共划分了3组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Au-As-Sb,W-Bi-Hg)。通过衬值异常法圈定组合异常显示:研究区组合异常明显,异常套合较好。最后,根据组合衬值异常套合结果,在研究区优选了3处金铜铅锌多金属找矿靶区(A,B,C)。  相似文献   

11.
房产测量是一种法定测绘,主要为房屋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房产测绘预算面积与实测面积可能存在面积不一致,通过房产测绘成果质量、分摊方案、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辽东南部是寻找金、银及铅锌金属矿的有利区段.根据水系沉积物普查成果,对辽东南部地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研究认为,地球化学区(带)中成矿具有专属性,对地质找矿及矿种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s is extremely fragile and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climate response. Continuous research on the climate and its impact mechanism in the arid zones is of grea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 of climatic formation and better prediction of climate in arid regions. Som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recent decad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overviewed,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rid areas, the causes of arid area climatic formation and arid area climate chang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I index is an effective criterion for dividing arid areas. There are 8 major arid areas in the world; climatic formation in arid areas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there are 6 kind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Hadley Cell, land-air interaction and so on; the unlikely trend between dry and wet is obvious in arid areas, and some regions are facing more severe drought trends such as North Africa and China-Mongolia, while others show a trend of wetting such as the Mid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scientific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 response of various arid regions to global warming is quite different, and climate prediction in these zones is both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arid area of China-Mongolia, but the models of this field are not perfect enough; there are no accepted conclusions about the causes of climatic formation in different arid regions and the causes of their different wet and dry trends. At present, it is still impossible to quantitatively distinguish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limate evolution of drylands and their respons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应力波反射法中所使用的频域分析在判断桩身质量完整性中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分布特征,对北山地区初步划分出几个重点成矿远景区,建议作为今后进行区域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从反射波法小应变桩基检测过程中对最终测试结果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在应力波反射波测桩过程中,影响检测效果的几种因素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山地区金窝子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和210矿区蚀变岩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查明了不同金矿类型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和成矿温度的变化特征.金窝子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即含CO2三相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金窝子矿区的均一温度介于100~480℃之间,峰值分布在200~320℃,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7℃,峰形呈近似正态曲线分布,属中-低温成矿,且具一次性成矿和基本连续演变特点;210矿区均一温度分布主要介于160~400℃,峰值分布在280~360℃,平均值为280℃,呈右偏型曲线,可能存在着多期成矿,一期成矿流体温度较低(200~280℃),另一期成矿流体温度较高(280~360℃).结合本区成矿规律预测,金窝子矿区4号脉在P-1线北及四中段(1 590 m)深部仍可探矿,工程验证已探到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8.
以抚顺老虎台矿83001采区煤岩体的电磁辐射为例,分析了采区煤岩体的电磁辐射与应力分布规律,并以此确定了冲击矿压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张廷胜 《地下水》2007,29(1):91-93
通过对延河泉域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征的分析,运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确定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矿物溶沉方向的反应比率(饱和指数),以此划分了岩溶地下水的环境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详细报道了冀东、五台和吕梁地区条带状铁矿全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BIF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稀土总量均较低;经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Y/Ho比值较高;具有明显的Eu、Y、La的正异常,且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BIF的稀土元素来源于火山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溶液。虽然BIF均显示Eu正异常,但不同类型、不同沉积年龄BIF的铕异常程度不同:与吕梁地区Superior型铁矿相比,冀东和五台地区的Algoma型铁矿显示了更大的Eu正异常;并且自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元古代,BIF的铕正异常逐渐减小,这可能反映了随着BIF沉积年龄的减小,进入到该地区海水中的高温热液流体逐渐减少;同时,研究区BIF缺乏明显的Ce负异常,可能暗示在BIF沉积时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为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