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四点对策是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要求,气象和住建部门已于2016年底—2017年初逐步完成相关工作交接.在近几年的建设项目防雷许可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决定》中关于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的范畴界定标准问题;二是当同时有易燃易爆项目和普通建设项目时,气象与住建...  相似文献   

3.
王路  耿奇峰 《内蒙古气象》2011,(5):57-57,63
引言近年来因雷电引起油罐爆炸起火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国家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雷电灾害的损失愈来愈大。加强油库区的防雷安全防范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生产内容。中石油满洲里油库是储存易燃易爆的场所,一旦遭受雷击,可能导致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油库防雷、防静电的检测,防止雷电危害,是油库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1引言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文件,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与住建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中国气象局等11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通知》,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  相似文献   

5.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农村民居多是自建房,木结构居多,相对比较分散,且基本无防雷设施;如按防雷设计规范完善防雷设施,实施起来比较难,也不为村民所接受。根据几年来农村民居防雷实践经验,认为:正确理解和使用农村民居防雷技术的国家标准,按照雷电防护原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性和非工程性相结合的防雷技术措施,是农村民居住宅雷电防护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北省防雷中心对我国已建核电站前期工程中雷击灾害所作的调查及分析,指出了核电厂选址的基本要求与防雷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核电厂厂址专用气象观测站建设项目及设备布设情况;重点从直击雷防护、地网建设、弱电设备雷电防护这三方面对核电站前期建设工程项目中防雷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最后,联系实际,简要分析了核电厂前期工程综合防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刍议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关键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雷电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春夏和夏秋交替季节,几乎各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雷电和雷电灾害。防雷减灾是指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灾害损失,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防雷减灾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地区得到推广和实施。雷击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国家、社会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防雷,减少人员伤亡。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1引言雷电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雷电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对防雷减灾工作高度重视[2]。近年,全球温度升高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强对流天气时常发生,雷电灾害也愈发频繁。  相似文献   

10.
《气象》2015,(3):388
刘凤姣、何逸、王智刚主编本书采用知识问答的形式,分为"防雷政策与管理"和"防雷业务技术服务"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防雷服务规范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还归纳了防雷减灾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简述了雷电预警平台、雷电风险评估系统、防雷廉政风险防控平台、防雷综合服务检测车、防雷检测自动生成系统及《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952—2013)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分述了雷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开县"5.23"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启  覃彬全  陈宏  刘俊 《气象科技》2007,35(Z1):48-51
针对重庆开县"5.23"雷电灾害事故,对2007年5月23日强对流雷暴天气的形成、雷电活动特征以及事故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重庆开县"5.23"雷电灾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无防雷装置(对这类建筑物规范未做强制性防雷要求),该校教室遭雷电直击后,雷电流通过墙壁泄放入地时,由于接触电势、旁侧闪络以及跨步电压作用,导致教室的学生伤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其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总的来说,建筑物遭到直击雷的概率比较低,主要危害是感应雷击.感应雷击发生概率非常高,常常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的还引发火灾,或者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完善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检测工作已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重视.笔者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多年,下面谈谈防雷装置检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防雷技术浅述朱阳生(甘肃省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730020)前言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雷电流引起的灾害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因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场和很大的电流,所以会引起很大的危害。在现代生活中,雷电不仅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还对建筑物、通讯、石油、电...  相似文献   

15.
林松良 《气象科技》2001,29(3):40-41,64
结合绍兴市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浅谈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对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审核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了减少和降低雷电灾害重在预防,做好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的技术审核是保证建(构)筑物防雷先天能力的首要关口。  相似文献   

17.
缙云县雷电危险等级预警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泉  刘素娟  杨健 《浙江气象》2007,28(4):34-35,43
通过对缙云县雷电资料的统计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了缙云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雷电灾害种类及成灾原因,得出特殊的地形地貌、防雷设施不完善、易遭雷击目标物大量增加、防雷管理和宣传不到位以及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等是造成雷灾增多的主要原因;选取季节因子、天气系统影响因子,结合单站预报工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初步建立了雷电危险指数预报模式和建成了相应的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时引起的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田洪进  龙衾颖  陈林琴  易丁 《贵州气象》2012,36(Z1):66-67,70
该文利用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实地勘察数据、湄潭县40a气象观测资料和6 a贵州闪电监测网实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IEC62305-2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对湄潭浙大旧址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分析计算,得出:该区域属高雷暴区域,雷电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防雷措施可以使雷电灾害风险降低至可承受范围,为浙大旧址修缮时设计防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结论也可作为同类古建筑雷电防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