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12月,即墨市全面开展城区地籍更新调查及1:500地籍更新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2008年6月15日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了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与青岛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有关专家的验收。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发展,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亟待建立和完善。阐述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目前我国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镇地籍工作流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地籍信息分类编码数据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信息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镇地籍工作流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地籍信息分类编码数据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信息中。  相似文献   

5.
南方CASS地籍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mF进行二次开发的数字化测绘数据采集系统,而城镇地籍管理系统普遍采用ArcGis平台处理空间矢量数据;另外地形、地籍的属性数据均需要无损导A.ArcGis平台。结合南县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浅折地籍数据库建设中利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为国土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GIS数据质量类型和质量问题来源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地籍数据库建设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要求,为各地区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阳谷县国土资源局在全面完成土地调查与城镇地籍调查两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测绘优势,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年检,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农村村庄地籍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全覆盖,走出一条以图管地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建立12万宗地农村宅基地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吴季红 《安徽地质》2010,20(3):180-182
随着金土工程的实施,各地开展了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有的地方已基本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地籍数据库),利用地籍数据库成果在实施以图管地及服务政府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多种原因,地籍数据库建设成果还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起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岳  李敏 《山东地质》2012,(3):29-31
以邹城市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为基础,借助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提出了一条建立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的建库路线,建成了邹城市1∶500比例尺的城镇地形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cSDE的版本管理与历史回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地历史教据的回溯一直是地籍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难点问题,是地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SDE的版本管理方法是采用的加法数据库,用ESRI公司的SDE的版本管理方法当宗地历史数据过多时,会产生多个版本,导致前台调用、显示的速度下降很多,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解决该方法的不足,根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对数据并行编辑和地籍数据管理的需要,基于ESRI的SDE和ArcObjects提出了系统中版本管理和历史回溯的设计方案.利用VB和AreObjects编程实现,并在广西梧州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SuperMap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库模式和建库流程,阐述了在建库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现了地籍数据转换、查询统计、制图输出以及其他辅助功能,为后续城镇地籍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立的逻辑结构、数据库和系统配置,并对其核心部分-数据库的建立,从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标准化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三维地籍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地籍管理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三维地籍基本内涵和内容,提出了土地空间权利设定、地籍数据建设管理和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迪校 《浙江地质》2008,(10):42-43
开展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处理好地籍信息系统开发与地籍调查测绘建库的关系,即软件开发与数据建库的关系。两者从理论上看应该是一致的、一体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却常常相互割裂,没有统一起来。造成的后果是:地籍调查测绘形成的数据不能很好地为软件系统所用,造成财力、人力等的浪费;软件系统不能很好地更新地籍调查测绘的数据,形成不了现势、全覆盖的地籍数据,导致系统与数据“两张皮”,  相似文献   

15.
一、地籍管理现状分析 地籍管理,是对土地的权属、地类和面积进行管理,有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两大核心管理内容。一直以来,杭州市根据地籍管理的内容、对象和范围,将地籍管理划分成两块,城镇地籍管理和农村地籍管理。城镇地籍管理注重资产管理主要是权属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城镇建城区的国有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对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介绍了济宁市市级地籍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系统设计,并着重介绍市级系统中特有的一些功能,可以实现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地籍资料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最新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pGIS的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仁广  方世明 《地质通报》2007,26(2):223-230
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数据库和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便于管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保护和建设的信息,为制定国家、区域或省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点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以主题式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为核心,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并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在局域网和广域网都能安全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与工作流技术的图文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土地管理部门的需要。通过对GIS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分析,确定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通过GIS与工作流的集成,达到地籍图、文、表信息的统一管理,建成图文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毕云华 《安徽地质》2005,15(1):77-80
本文介绍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地籍信息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质》2010,(2):34-35
日前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山东厅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三维数字国土监测指挥系统,为实行“一张图工程”管好、用好二调成果奠定了基础。2009年,按照“边调查、边建库”的总体思路,山东各地建立了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为一体的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完成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有102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94个县(市、区)建立了镇驻地的地籍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