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楊鍾健  卞美年 《地质论评》1939,4(Z1):165-172
雲南各地,間山盆地甚多,路南即爲其一。路南盆地中主要地層爲紅色岩系。此等紅色岩系,以前地質學者,多視爲二疊紀上部(戴普拉)(安寧系朱庭祜)。二十六年卞美年於赴邱北途中,在路南城北約五里之山坡,獲得雷(?)及古豬與龜鳘類化石若干,首次證明路南有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存在。因時局關係,此項地層與化石之研究,均未能即時問世。邇來地質調查  相似文献   

2.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地質學之基本觀念及其與中国地層學之關係 葛利普著中國地質學會誌第十六卷(丁氏紀念卷)第127—175頁,民國二十六年。又北京大學地質系研究錄第十三號。Fundmental concepts in Geology and their Bearing on Chinese stratigraphy, by A.W.Grabau, Bull.  相似文献   

3.
1956年,我們参加了中國科学院柴达木綜合研究隊構造組工作,得到了有关盆地西部第三紀地質構造的一些粗淺看法。我們希望这些初步意見能够对盆地今后工作有些帮助,并能得到專家和同志們的指教。工作范圍在柴达木盆地的西部,包括东經91°—94°,北緯37°—39°間。按1955年分区有:冷湖—鄂博樑区、大風山区、茫崖区及甘森区。  相似文献   

4.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8,3(6):631-638
在地質研究中,新生代地質,向來是最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分,早年的地质報告中,提到第三纪第四纪地層,每以数十字成十餘字了之,最普遍的無非是紅色岩系或第三紀初期砂岩,三趾馬紅土或黄土等而已。一般的地质调查,多注意新生代以前地層,故此等现象,本無足怪。  相似文献   

5.
何宇彬 《地质科学》1959,2(2):48-50
广西中部極广泛地分布着中、上石炭紀黄龙灰岩和馬平灰岩以及下二迭紀的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它們在構造上多形成寬闊平緩的“箱狀”及“槽狀”短軸向斜盆地,盆地內也有上二迭紀及三迭紀地层出露,構造体系完整,有时为逆掩断层带所割切。  相似文献   

6.
新疆庫魯克塔格一帶寒武紀的地層存在与否以及發育的完全或不完全对研究該区的地質歷史及在該区尋找下寒武紀的磷礦有着極密切的关系。以往在庫魯克塔格一帶進行地質調查的中外地質專家很多,其中以諾林所搜集之資料最为詳尽。其調查对庫魯克塔格一帶之地層、構造、火成活动、岩石等都做了詳細的研究,但因該次調查系屬路綫地質  相似文献   

7.
一、鞍山式铁矿床一般水文地質特征产在前震旦紀的含鉄石英岩的所謂「鞍山式鉄矿」床,就水文地質观点来說,都屬於埋藏在坚硬的岩石中裂隙类型的矿床。矿体(前震旦紀鞍山统含鉄石英岩)以及它的圍岩(前震旦紀及震旦紀的变質岩系,各种火成岩)在經受各期地壳变动中,形成程度不同的裂隙系統。含鉄石英岩是这类矿床主要的含水層。該層構造裂隙,層面裂隙较为發育,受到構造影响很大,渗透  相似文献   

8.
自翁文灏先生唱燕山運動之說,一時言中國地質構造者莫不宗之。顧以其時調查未遍,立論往往有所出入。卽翁先生亦復前後稍異其辭,始謂燕山運動在侏羅紀末,白堊紀前,繼乃分爲甲乙二期,而以其間爲火山活動期。甲期在侏羅紀末白堊紀初,謂之緒動。乙期在下白堊紀火山岩系之後,以盛大褶曲及逆掩斷層  相似文献   

9.
第四紀地質学是研究地質史中最后(最近的)一段時期的沉積物,也就是第四紀沉積物。由於第四紀時期內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不同於其以前所有的地质時代,又由於其年代比較短促,所以第四紀沉積物不論在分佈上、岩石——地層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第四紀沉積物在地表水产方向上的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論述之地区属地台凹陷沉积区,是两个相邻含煤盆地。其基底为片麻岩,硅貭灰岩,海相石灰岩,出露于煤田边緣。区內除石炭紀、二迭紀之含煤地层外,尚有二迭、三迭紀之陆相地层,侏罗紀含煤地层,第三、第四紀地层和近代沉积。石炭、二迭紀含煤地层主  相似文献   

11.
一、鑛區地質情況 火燒坪鑛区在大地构造中所处的位置,应屬于川湘凹陷的东北部,区內鑛产主要为宁乡式铁鑛,地层系統自志留系至下三疊系之間,除缺失下泥盆系、下石炭系地层外,其他各紀地层,均有广泛出露。下三疊系以上地层,因浸蝕关系,在区內已剝蝕殆尽。志留系以下地层,則因出露地点距鑛区較远,故不包括在鑛区范圍之內。这些地层絕大部分都屬于海相沉积,只有在中泥盆紀、上泥盆紀初期、下二疊系初期和上二疊系初期才沉积有部分陆相或海陆交替相地  相似文献   

12.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13.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0,5(Z1):21-28
(一)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在四川之分佈及其普通性質在四川赤色盆地以内,白堊紀紅色岩層分佈甚廣,北起廣元、昭化,南至雲、貴邊界,東自奉節、雲陽,西抵大渡河岸。在此東北西南之斜長方形盆地内,除於數背斜層中,有較古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区,从19世紀初期起,先后有不少中外学者进行过地質調查,但所著論文,仅对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做了很宝貴的論述,而对該区矿产分佈的調查,似乎提到的較少。特別是对于五台东冶鎮附近所产之矽石矿,往往易被人所忽視。五台县所产之矽石矿,在敌伪时期虽曾进行过調查开采,但因系掠夺性質,故仅对矽石矿之埋藏儲量做了粗略估計。直至解放后,随着国家工业建設的发展需要,才在此区进行了詳細的地質勘探工作。1954年底原华北地質分局刘長龄同志对五台矽石进行显微鏡研究,并提出“这种矽質岩是由于原先沉积之燧石  相似文献   

15.
保山在真緬地槽之南西端,其造山运动与喜馬拉雅褶皺时期相当。本区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今保山構造盆地;沉積了新第三纪的瀉湖相沉積。(注:僅根据鑽孔的资料还未遇到老第三纪地層)作者在保山盆地一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內,作了地質踏查工作,蒐集了有关新地質构造运动的一些証据,闡述如下,僅供参考。但作者对新地質構造这門科学学習很差,野外实际经验不足,不免有错誤之处,敬希批評指正。 (一)礦床成因类型不会表示新地質構造运动:保山××砂礦为瀉湖相新第三纪礦体,后期被季節性的流水及河流  相似文献   

16.
書報述評     
《地质论评》1936,1(5):603-622
德國斯都德牙爾出版之鑛物地質古生物學叢刊本年度第九號中揭載德國哥廷根物理地質家薩爾費德氏自四川成都於本年三月間發出通信一則,論四川西部尤注重於成都平原之第四紀水川,全文僅佔五頁,附一水川分佈地點略圖,此文所提出之間題新奇  相似文献   

17.
本区矿床虽见于玄武——辉綠岩系中,但其产状、规模、矿物組合,均与一般玄武岩中之銅矿有所不同。矿床形态呈脉状,矿石組合为銅鉛共生,在现有銅矿工业类型中尚屬少见。现介紹加下: 一、区域地質概况矿区位于湄公变質带之东緣,区内除有少許絹云母片岩可能为前震旦紀之变質岩外,二叠紀灰岩为零星之透鏡体,其余均为三叠紀之紫紅色砂頁岩。火成岩沿瀾滄江两岸出露,由西到东依次为花崗岩、花岗片麻岩及玄武——輝綠岩。按实地所见,玄武——輝綠岩常有穿插于三叠紀砂頁岩中,並使围岩变質为板岩的现象(图1),故其生成时代当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自丁在君先生不幸謝世,全國人士,同聲哀悼,獨立評論及本刋已先後爲之發行紀念專號,本會西文會誌第十五卷第一期亦已刋印丁氏遺像及紀念文字。但丁先生爲我國地質界之先輩,中  相似文献   

19.
一、三水型鋁矿床的地質特征简述: 福建沿海一帶由第三紀玄武岩风化生成的三水型鋁矿床,根据目前为止勘探所得的资料,可按矿床的地質特征划分为下列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大肖式矿床:大肖矿区及月屿矿区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笔者在勘探阶段所掌握的資料,本矿床在产状形态、矿物組合、脈石矿物等方面均有其一定程度的独特性。因之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 礦區地質概況 1.地层矿区在区域地質构造单元上屬“南京山前凹地”的东端。区域內出露的地层:自志留紀高家边砂頁岩,以至第三紀的紅色砂岩层,並广泛发育着白堊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