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城市交通堵塞的机率,量化分析了边际车辆产生的交通拥挤外部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研究对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启示。结果显示:如果城市车辆和道路同步增长,每条道路上交通堵塞的平均机率呈加速增长的态势,这个增长过程可以用抛物线口朝上的右支来刻画;并且,随着城市车辆规模的增加,边际车辆的增加造成的交通堵塞的增量呈直线上升。在现实中,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城市车辆的增长速度,这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堵塞的机率。中国城市规模巨大,交通拥挤外部性明显;大城市交通用地比例低(约占城市用地的10%),城市有效交通用地比例更低,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降低我国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一些措施,其中,发展卫星城、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格局是降低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最为关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旅游情境中的拥挤既有旅游交通与城市日常交通重叠而产生的拥挤,还受到旅游流自身特征影响,与城市交通拥挤的产生机制、调控策略和目标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游客出游过程节律特征,将旅游流分为全局、目的地、景区3个尺度,对不同尺度旅游流的交通方式和特征、交通服务提供者及旅游交通供给产品、交通效率与目标特征等进行阐述,并基于旅游流建立拥挤一般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对其进行拓展。以三清山国内旅游流为例,研究不同尺度旅游流特征背景下产生的拥挤。结果表明:三清山旅游流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情境下差异显著,从空间拥挤模型出发,全局尺度主要为中转型拥挤,目的地尺度主要为汇流型拥挤,景区尺度主要为瓶颈型、停留型拥挤;从时间拥挤模型出发,拥挤主要发生在黄金周等节假日,全局尺度需要省级或更高层面的调控,目的地尺度可通过增加时间阈值方式避免拥挤,景区尺度可通过对各景点旅游流的引流实现调控。  相似文献   

3.
戴特奇  金凤君  张华  周彬学 《地理学报》2010,65(10):1266-1274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机动化社会,交通拥挤开始困扰中国城市。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感受尺度,推动了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空间重构。交通与城市系统的研究涉及空间分析,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还较少涉及。本文引入了阿朗索模型族的双交通模型来分析交通模式与城市密度之间的关系,对模型的假设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取了中国城市的关键参数来模拟分析中国机动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得到的结果较好地模拟了中国公交城市的规模和密度分布。最后,本文通过敏感性研究定量分析了收入、农业地租、交通价格和交通用地等因素对交通拥挤、城市规模和密度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感情湿地     
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5.
感悟湿地     
<正>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用地紧张、能源严重短缺等多种城市问题。因而当今社会,人们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眼睛向上(指向高空发展),而且业已朝下(指向地下空间)盘算了。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景观生态学以其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方法论优势,成为应对上述城市问题的依托性研究手段,全国城市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在深圳市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轻轨已经是世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许多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拥挤和居民出行不便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昆明拥有几段即将废弃的城中铁路,大部分位于一环路外围,改造城中铁路为城市轨道交通,将有利于昆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通过对昆明市城中铁路现状的分析,结合昆明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实践经验,权衡昆明市米轨铁路改造成轻轨的利弊,进而提出几种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游客拥挤愈发常态化。全面梳理游客拥挤的研究进展对于强化游客管理、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拥挤的内涵、测度、生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文献梳理,研究发现:1)游客拥挤是游客对所处游览环境的负面评价,是对空间拥挤和人群拥挤的消极感知,刺激超载理论、社会干预理论及期望理论对游客拥挤的生成具有较好的解释效应;2)游客拥挤感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空间场景及人群环境等因素,社会认同理论、唤醒理论、规范理论及曼宁理论能够有效解释游客拥挤感知差异的生成;3)游客拥挤易对游客情感、旅游满意度与忠诚度产生负面影响,易引发产品转换、合理化、置换等调试行为。今后研究可结合时空情境,关注游客拥挤的差异化测量、识别影响游客拥挤的关键因素以及探明游客拥挤的多元影响,如游客拥挤对景区管理、目的地规划布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临港经济区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河北省临港经济区的建设条件 ,提出构建以大耗水重化工业为核心的临港工业经济体系 ,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缓减淡水资源紧张、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压力 ,以及各临港经济区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效忠  王杏 《地理研究》2019,38(4):961-970
世界遗产地空间潮汐式旅游拥挤问题相当普遍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基于旅游拥挤多维内涵,构建物理拥挤和心理拥挤二维指标,结合游客访谈,分析了景区的拥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不同地点物理拥挤与心理拥挤呈现不同的表征关系;② 由于游客目标与需求不同,在资源吸引力、服务设施和空间特征等因素的触发下,导致高山比低山物理拥挤度强,线性空间比点状空间的拥挤感知强烈,这是景区发展不均衡且与游客互动缺乏动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表现。最后,基于特殊时段和特殊空间背景下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空间-行为互动模式,提出“奶酪型”“小丑型”“泄洪型”和“花瓶型”四类调控类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临沧经济区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河北省临港经济区的建设条件,提出构建以耗水重化工业为核心的临港工业经济体系,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缓减淡水资源紧张、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压力,以及各临港经济区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客流拥挤是制约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点。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方法,从空间关联视角探讨景区拥挤的时空格局及其优化调控,结果表明:(1)景区拥挤的区域差异以东西向为主,经历减—增—减的过程。(2)景区拥挤以偏向周前期的时序模式为主,南方更为明显,不同类型景区差异显著。(3)节前拥挤热点零散但迅速壮大,节后单体景区自成冷热极;周前期热点集聚于东南半壁,周后期冷点东进、热点西退;景区拥挤的空间关联先增后减。(4)拥挤景区的分布前期从华北向西、南扩散,后期稳定在黄河以南。(5)客源结构、目的地竞争、地位与性质等因素驱动景区拥挤的时空变迁。提出培育景区集群体、错峰组合、信息共享与发展全域旅游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太阳在这里铺金月亮在这里铺银上海人在这里铺心超负荷的滩头在我的笑声中下沉国旗下的钟声响了霓虹灯炫耀着黄浦江的缤纷所有的情感都在这里流动于是声控彩泉擎起醉意朦泷的黄昏该怎样的写首抒情诗呢我抛锚了思绪的拖轮五光十色的夜上海呦外滩上拥挤着生活的兴奋流连的游人以惊叹的方式感受莱笔下的涛韵缠绵的恋人用喁喁的私语升华着维娜斯怀中的体温打开无拘无束的闸门吧溶入白兰花熏染的纯真我的诗就是这浓浓的香滨酒还有送给夜上海一个漂亮的吻外滩(外一首)@向春林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地西湖的物理拥挤和心理拥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风琴  杨效忠 《地理科学》2017,37(1):102-109
分析世界遗产地西湖各小景点的景观功能性差异和西湖申遗成功后主要收费景区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梳理出4类观测点,分别测算出其物理拥挤度和心理拥挤度,探讨两者的关系以甄别中国国情下的旅游心理拥挤的关键性物理影响因子。得出结论:世界遗产地西湖的物理拥挤和心理拥挤的表征关系为一个近似的坐标轴的关系;遗产地西湖在拥挤管理上应实行分象限管理。中国情境下,世界遗产地西湖的游客心理拥挤的主要物理影响因素为景区面积和景区引导标识系统。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1,(5):33-35
抚顺是中国著名的煤都,这里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有些煤炭甚至裸露在地表非常容易开采,因此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这里已经有了手工开采煤炭的作坊。后来随着清政府禁边政策的废止,许多闯关东的人又来到了这里开矿,一座工业城市已经渐渐地露出了它的雏形。清末民初的时候这里有个小镇名叫千金寨,据说是因为清朝末年有人在这里开采煤炭日进千  相似文献   

17.
高一地理下册主要讲了三大内容:区位选择、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功能分区与规划实际上就是区域选择,而这些又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城市。又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於家  温家洪  陈芸  廖邦固  杜士强 《地理学报》2017,72(8):1458-1475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配置一直是灾害防治和城市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城市居民尽快地,尽少拥挤地到达满足容纳需求的应急避难所为目标,整合遥感影像数据、高精度人口分布数据、交通路网数据和专家知识等数据,综合运用智能体模型和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开展研究。本文设计了三类与应急疏散相关的智能体:政府智能体、避难所智能体和居民智能体,来实现应急疏散的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支持应急避难所的空间选址和配置。选址方法上运用了多准则决策方法和权重敏感性分析,在选址高适宜区域内选定避难所的新建方案。以新的避难所空间布局和配置为条件,执行新一轮的应急疏散模拟过程,实现选址的循环优化,从而获得最终的避难所空间配置方案。本文以上海市静安区的应急避难所空间配置分析为案例,生成了该区域应急避难所的详细空间配置方案,该方案能帮助居民在尽少拥挤风险下尽快疏散到附近的避难所。本文提出的方法充实了中国城市避难所选址的相关理论与可操作性的技术基础,为其他地区开展避难所的配置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宋王台     
香港是座迷人的现代城市,高楼林立,帆樯云集,百货琳琅,霓虹闪烁,万方商旅人潮涌涌,全世界所有的时髦新潮在这里应有尽有。然而要在这里寻找古迹却是寥若晨星,真正算得上的恐怕只有宋王台了。  相似文献   

20.
伦敦奥运会场馆大部分位于城市东部,靠近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这里是伦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最需要改造的地方。此前这里的景象破败不堪,房屋破旧,失业率高,缺少基本的服务设施,许多废弃的建筑需要处理,大量荒地需要整理。伦敦奥运会将一举两得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