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总结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认为构造成矿动力学应用于隐伏矿预测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成矿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和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验模拟,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信息提取(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过程→构造条件→构造地球化学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流体动力学条件)→模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构造控矿模式→构造地球化学场→构造应力场、能量场→流体运移势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模型检验和优化→矿床(体)定位预测的研究,从而构成了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实践表明它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质力学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地质力学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和进展,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构造动力作用下岩石矿物形变相变与元素聚散的关系;(二)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同成矿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四)构造体系控岩控矿规律;(五)构造地球化学;(六)构造应力场控矿规律及模拟实验;(七)控矿构造模式;(八)成矿预测。实践证明,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在矿田构造中有所创新和发展,在许多应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显示出地质力学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大背坞式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控矿构造的变形相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点,总结出大背坞式金矿的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并对其在成矿中的作用和找矿中的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矿床的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受构造作用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相互关联的学科。构造物理化学关注构造作用产生或引起的压力、温度和其他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及其对各种化学平衡的影响。金的成矿作用与构造物理化学环境密切相关,金的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研究涉及到构造体制下矿源岩系演化序列,构造动力热液淬取成矿机制,构造附加动力驱动热液成矿机制,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水—岩反应的浓缩成矿机制以及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金矿矿系列的一些理论和应用问题,内容包括:金矿成矿系列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研究区域成矿规律中的意义,我国北方金矿成矿系列的某类型和性质,使用金矿矿系列研究控矿地质因素的方法和建立金矿成矿系列预测模型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广西高龙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龙金矿为产于滇黔桂裂谷中的热水沉积型矿床.中、下三叠统为有利的赋矿层位;右江裂谷带及晚古生代坳陷区中的小隆起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生长断裂及其旁侧长兴组中的局部洼陷是有利的控矿构造及矿化富集部位;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化富集与黄铁矿、褐铁矿、水云母、毒砂、辉锑矿等矿物及其相应的蚀变关系密切.根据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的研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述寨上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控矿因素。对同成矿构造体系,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同成矿断裂构造。分析矿区北西西向同成矿断裂,总结断裂构造活动、成矿、控矿及其金矿的成矿和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8.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胶西北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反演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控矿构造因素为主线,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及其控矿作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反演了成矿期构造应力状态,为宏观构造分析提供了佐证,亦为成矿预测提供了定量一半定量的实验数据,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深部成矿预测已成为海沟金矿当务之急。为进一步加强区内,外找矿工作,本文提出金矿预测新思路-控矿构造层次。依据金矿产出地质条件的不同,将金矿控矿构造划分为中部,浅部,浅-表部和表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征性的控矿鉴别标志,分别反映出是大陆张裂、隆-滑和拆离构造等多种大陆壳动力学机制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最后通过纵、横向不同层次控矿构造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湘西雪峰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雪峰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金多金属成矿带为一控矿构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特征的复成矿带,NE、NW、EW和SN向构造及其次级构造为该区重要的控矿构造,存在赋矿地层、下伏更老的结晶基底以及后期含矿热液等多种成矿物质来源,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可能为该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期.这对于全面了解雪峰地区的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含金剪切带的类型划分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威 《矿床地质》1993,12(2):148-155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矿床类型。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含金剪切带的特征,提出了含金剪切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类方案,并以成矿源,成矿场、成矿期和成矿相等方面论述了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剪切动力成矿机制,建立了过渡型和叠加型两类动力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成矿信息精细化研究是针对"现阶段矿产地质工作中过度依赖现代高端实验测试技术方法、过分追求利用有限的高精测试数据构建矿床模型,忽略了对更多成矿信息的精细化研究,难以直接指导探矿工程布置"的问题而提出的。成矿信息精细化研究突出研究成矿要素在有限时空尺度上的变化细节,尽可能利用勘查区内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通过研究成矿信息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趋势,还原成矿过程的细节。其四大研究特征是:重视大数据统计规律、重视多角度提取信息、重视研究勘查区尺度上地质信息的变化特征和重视研究成矿事件发生时的成矿过程细节。其五大研究要点是:识别控矿因素,分析矿床成因,研究矿质迁移富集机理,总结控矿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详细恢复成矿过程。研究路径是:对控矿因素进行专项深化研究、对实验室微观信息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对物化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为精细化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5.
Iron oxide copper-gold(IOCG) deposits are a research focus of the current ore deposit geology, and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mong the worldwide geologists and exploration experts due to their shallow depth, a wide variety of mineral species and large sca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present IOCG deposits research, which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IOCG depos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re-forming environments, ore-forming magmatic rocks, their geological feature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and ore-bearing rocks, mineralized alteration zoning, and their genesis and ore-forming process. This work also proposed the or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IOCG deposits from a trinity model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odies, metallogenic structure surface and metallogenic information signs, and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OCG deposit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是同地区寻找同类矿床的重要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安徽五河河口铅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进行详细讨论,认为太古宇变质基底既是该矿床的赋矿层位,又是原始矿源岩系;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尤其是北北东—北东向和南北向断裂。推测其成矿模式为地壳物质经深部熔融、重融作用形成高温混合花岗状岩浆熔融体,侵入到地壳上层岩石,在结晶过程中,富集的气化高温初始混合岩浆上升到已冷凝或亚凝固的花岗状岩石,发生碱交代作用,导致已固化岩石中的成矿组分浸出,伴随再平衡岩浆充填交代成矿。研究结果可供五河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以往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利用近年的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工作成果,通过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控矿因素分析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全省金矿成矿规律,结合物化遥多元信息的相互印证,对吉林省金矿单矿种成矿区带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18.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bout the metallogenic epoch and origin of the complex along the Jilin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we propose the composite metallogenic system of the Jilin old l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llogeny and from the continental dynamic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Its scientific theory is demonstrated by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multi-stage super-imposition and sequences. The composite ore-forming system consists mainly of three types: the divergent-type epicontinental metallogenic system on the southern margin, the convergent-type epicontinental metallogenic system on the northern margin and the strike-slip-type epicontinental metallogenic system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Their major metallogenic epochs are Archean-Proterozoic, Variscan and Yanshanian respectively. (2)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 of the complicated deposits.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types all indicate a consanguinity a  相似文献   

19.
西藏冈底斯巨型斑岩铜矿带勘查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是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三大斑岩铜矿带之一的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中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斑岩成矿带。驱龙等大—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发现与评价,标志着一个超千万吨级的斑岩铜矿勘查开发基地已经初步形成。笔者在重点介绍近年来驱龙、朱诺、冲江、吉如等斑岩铜矿最新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带控岩控矿构造、含矿斑岩及其源区特征、成矿规律、成矿系列、成矿时代等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勘查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区已有的物化探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分析解释 ,结合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和已知的控矿地质因素 ,研究和认识十红滩地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的区域特征 ,在此基础上 ,划分了控矿次级构造单元 ,研究氧化还原带定位 ,确定了地震地层层序 ,分析了铀源及铀的活化迁移等 ,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