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彩色屏幕地图是以R、G、B色空间表示,彩色印刷地图是以Y、M、C、BK油墨色空间表示的.因此彩色屏幕地图输出成为印品必须经过色空间的转换.黑版的确定是色空间转换的难点.文中论述的是在Neugebauer三色转换方程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一种黑版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崔元日  周丰昆 《测绘学报》1995,24(3):226-230
本文用《实用标准色卡》光谱反射率测试数据,研究了四色版网点地图印刷Neugebaure方程的修正。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修正系数nx,ny,nx,根据黑油墨网点梯尺各级三刺激值与相应网点面积率函数关系,确定黑版量,以此计算四色版地图印刷网点面积率,计算值和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实用标准色卡》光谱反射率测试数据,研究了四色版网点地图印刷Neugebaure方程的修正。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修正系数n_x,n_y,n_z,根据黑油墨网点梯尺各级三刺激值与相应网点面积率函数关系,确定黑版量,以此计算四色版地图印刷网点面积率,计算值和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王永宁 《地图》1992,(1):41-44
当今,需复制的彩色连续调作品已广泛地采用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地图制印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用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复制地图上的各种色彩。用四色印刷地图既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能与彩色半色调同步印刷,也有利于提高地图的印刷质量,还能促进地图印刷工艺的数据化、规范化。地图四色印刷工艺已被不少地图制印工作者实践过,其工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分机进  相似文献   

5.
由原稿至油墨色空间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彩色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了彩色显示器定标,由原稿到XYZ色空间,由XYZ色空间到YMCBk色空间的多个不同色空间之间的转换。提出了网点面积率α幂修正的Neugebauer方程,以此实现向油墨色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地图电子出版系统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真  崔虎平 《测绘学报》2000,29(4):342-347
本文从彩色地图出版印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色度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建立从显示器设计驱动信号值显示器所表现颜色的三刺激值之间的转换,以及从屏幕三刺激值到实际纸张上的网点比例之间的转换模型,从而解决了彩色地图电子出版中的色彩复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彩色显示器呈色域的确定是彩色管理系统中实现颜色空间转换的前提。不考虑亮度因素Y而仅把在CIE1931色度图上连接R、G、B三原色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认为是彩色显示器的呈色域,尚不能全面地描述显示器的呈色域。如果考虑亮度因素Y,那么,在不同的呈色亮度下,其呈色域的形状与大小是不同的。本文就彩色显示器在不同呈色亮度下呈色域的确定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彩色CRT显示器呈色域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显示器呈色域的确定是彩色管理系统中实现颜色空间转换的前提。不考虑亮度因素Y而仅把在CIE1931色度图上连接R、G、B三原色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认为是彩色显示器的呈色域,尚不能全面地描述显示器的呈色域。如果考虑亮度因素Y,那么,在不同的呈色亮度下,其呈色域的形状与大小是不同的。本就彩色显示器在不同呈色亮度下呈色域的确定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赵增连 《地图》1992,(1):45-49
近年来,由于制印设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及大量新型印刷材料的出现,导致了地图制印工艺突变:由PS版四色印刷替代传统的蛋白版专色印刷。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内外地图四色印刷都处在研究阶段,大体可分为两类:①手绘彩色地图,经电分机分色获得地图四色软片,再进行四色印刷。但由于手工彩绘的局限性,地图产品不理想。②将出版原图与电分机的附属设备TG-200电子平调发生器连接使用,在彩色显示器上调出由电子  相似文献   

10.
从屏幕色到印刷的转换方法朱元泓。是,人们感到头痛的是屏。的效果。为了达到理想的印刷色土要进行多次重复尝试(从修改荧光屏,浪费材料,特别是多色地图电子复制设计A屏幕色转换为印刷色的新方法,即逆解组纶堡方d值修正法,并说明两种方法可达到的精度。j色通过红...  相似文献   

11.
彩色地图的出版印刷和一般的彩色图文的出版印刷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不同之处。本实验选择了一幅有代表性的地图 ,图内要素不仅包括水系 ,道路 ,居民地和等高线 ,而且还有分层设色 ,图外还有彩色附图和文字说明。尝试运用常用桌面出版系统制作 ,直接得到 5张 A4幅面的分色晒版胶片 (黄、品红、青、黑和棕专色 )。实验结果证明 ,桌面出版系统软件功能较全面 ,可以制作和出版地图 ,尤其是适合制作和出版带有广告 ,彩色图片的专题地图和影像地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插值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平面呈色模型建立方法,实现喷墨印刷中L^+a^+b^+与cmy颜色空间之间的转换,并对转换精度进行了检验分析。本研究通过比较喷墨打印和胶印的平面呈色模型,为在各种印刷方式中建立平面模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SAR灰度影像信息不丰富,不利于解译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oberts梯度与HIS色彩空间的SAR图像伪彩色编码算法。首先,计算SAR图像的梯度图像,并确定梯度阈值T;然后,比较像素梯度与阈值的大小,大于阈值的像素按照Roberts梯度方法编码,否则按照基于HIS色彩空间方法编码;最后,对两种编码结果进行合成,得到最终伪彩色SAR图像。利用TerraSAR-X影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均能达到很好的伪彩色编码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地图具有实用性,更要具有艺术性。地图作品要具有艺术性,应从多方面努力,如版式设计、色彩运用、印刷和装帧等。本文仅从地图的色彩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研制电子出版系统下面地图制图的印刷颜色色册的意义和作用,在些基础上,从新的视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在内容和表示方法上均与传统色谱不同的色样册的构想,并深入探讨了其研制实现的技术方案和要点,指出这方面研究应努力的方向和现有条件下的可行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EFI Color XF和Heidelberg Prinect Colorproof Pro两种数码打样系统生成特性文件的差异。应用系统的色彩管理功能对打印机进行基础线性化并创建特性文件,从色域、标准测量表中色块的色差和屏幕软打样效果比较两种数码打样系统生成的打印机HP Design Jet5500特性文件。色域包含了印刷标准特性文件的大部分色域,可满足打样及印刷的一般要求。两种系统生成的打印机特性文件在色空间转换后对应色块的色差为2.84,在粉红色和暗调区域色差相对较大。观察者的目视结果平均值为2.1,标准方差为0.568,屏幕软打样的效果介于有细微差异和没有差异之间。实验表明,两种系统生成的特性文件都基本符合数码打样中设备特性文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图在车辆导航中应用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对各种车辆导航系统对数字地图的使用需求,提出了车辆导航专用数字地图的特点和建立车辆导航专用数字地图库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地图在车辆导航中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种在大范围内实现路径规划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From the 1880s until the 1970s,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p making. Images created by and for photography were manipulated to form the printing image(s) from which the map was reproduced in multiple copies. After experiments in mapmaking in the 1860s,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gained acceptance by the 1880s and, thereafter, increasingly dominated mapmaking until their rapid decline after the 1970s, as the shift to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occurred. When they replaced earlier manual method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caused the tools and materials of map production and the roles of personnel to change. Control over image production shifted from the printer to the cartographer as pen-and-ink drafting and associated collage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1900s, and even more so when scribing came into general use in the 1960s. Having thus assumed mor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d product (the printed map), the cartographer also adopted methods of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its appearance, such as standardized tools and materials, drafting specifications, flow charting, and color proofing. Through the faster and cheaper production of maps whose graphic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was enhanced by tonal effects and color printing,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technique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map trade and of map use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