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思路及建议   总被引:25,自引:17,他引:25  
区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区域评价研究工作,其目的是为国家和所薪究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以异常元素的来源-成因-迁移转化-生态效应-预测预警为研究主线,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基本单元,查明异常元素分布、分配、成因及来源,研究它们在地球表层备大层圈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它们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应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的生态系统进行预测预警,井提出治理建议,为国家区域性经济战略调整和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汪杰  陈兴仁 《安徽地质》2005,15(1):13-13
在安徽省江淮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进入区域评价阶段后,根据项目总负责人徐小磊教授的整体构想,通过向中国地调局征求意见、多家拟合作单位的对比筛选,最终确定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并在专题研究的选题上协助项目组反复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使得区域评价设计更为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3.
"成都经济区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了德阳市部分地区存在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农产品进入人体,将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中国地调局要求开展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质量监测方法技术研究.为此,我们选择了污染较为严重的德阳市石邡民主镇-隐丰镇地区100km2范围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方法试点研究,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提供方法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2008,32(1):109-110
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化样品分析质量检查组主办,湖南省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协办,于2007年10月9~1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地科院物化探所实验室、质量监控站、测试所和广东、河南、安徽、陕西、山西、福建、湖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湖北、贵州、江西、河北、山东、四川、海南、江苏省相关实验室,以及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区化样品质量检查组等21个单位55名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奚小环、李敏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成杭新 《地质通报》2007,26(5):I0004-I0004
近年来各省(区、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及时交流评价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研讨技术方法和学术理论问题,进一步做好省部合作项目和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开展,2007年4月13—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廖启林  范迪富 《地质学刊》2004,28(3):191-191
20 0 4年 8月 12日至 15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合肥市主持召开了“2 0 0 4年华东地区项目设计书评审会”。参评的项目有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 5个省地调院的 2个地球化学调查和 4个地球化学评价项目。经专家评审 ,我院编制的《江苏省国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设计》以 92 5 5分荣获设计优秀。专家们一致认为 ,《江苏省国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设计》不仅重点突出、评价内容覆盖面广、工作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而且在野外采样、样品测试等方面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是一份高质量的项目设计书。“江苏省国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2005,29(2):170-170
为使目前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建立在对样品精密测试基础上,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由国家地质测试中心主办,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承办,2005年1月6~1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培训班”,推广学习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方法。参加培训人员主要来自四川、湖南、山东、江苏、辽宁、江西、福建、吉林、海南、湖北、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地调局孟宪来局长到水文方法所考察工作,陪同考察的有地调局水环部主任殷跃平和办公室副主任胡茂焱。孟局长一行参观了我所办公区环境和新建成的职工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到研究室看望了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揭示了微观世界中大量未被发现和认识的现象,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和评价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和探讨了关于生态地球化学及其评价问题,包括定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以及全球的、区域的与局部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4月9日至4月13日二六五大队对大队志诚公司、工程勘察院、华鑫公司、地调院、局投资公司上饶分公司等五个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这是该大队首次开展这项检查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5日—7日,由新疆地质调查院主持的《天山—北山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实施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翼龙大酒店举行。会议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西北项目办、新疆地调院等有关单位领导大力支持和与会各单位的积极参与下,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地调局资源评价部、发展中心、西北项目办、新疆地调院、甘肃地调院、内蒙古地调院、沈阳地矿所、西安地矿所、造山带研究中心、地科院矿床所、长安大学、新疆鑫汇地质矿业公司、新疆有色地矿勘查院、冶金西北地勘局地质勘查开发院等14个单位的领导及带内部分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姚岚 《物探与化探》2004,28(1):84-84
目前广泛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逐步由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阶段进入区域性或局部性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阶段,样品测试对象也将由单介质(土壤)转向多介质(岩石、土壤、水、大气及生物等),测试内容由全量分析转向分量分析,即形态分析。调查阶段的全量分析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在评价阶段则还比较缺乏,迫切需要在这方面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地球化学是地学与土壤学、农业、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地球化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针对影响流域/区带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元素异常而开展的一项评价和研究工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海量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可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背景值、为土地的质量和生态管护提供地球化学依据;调查还发现了一系列影响流域生态安全性的元素异常,针对异常元素分布特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将开展异常元素追踪和成因甄别、生态效应评价和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预测等项评价和研究工作。文章论述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介绍了区域地球化学评价的思路,阐述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调局主办、南京地调中心承办、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协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10月21日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国地调局、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南京项目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及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沿江各省  相似文献   

15.
由我院承担 ,历时两年半完成的《1∶5万阴平幅、华冲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于 6月 2 5日在宁通过由中国地调局南京地矿所组织的专家评审 ,并获得“双优”(野外验收和最终成果验收 )。这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我院承担的首个区调项目获得的好评。评委会对区调成果资料进行了认真的  相似文献   

16.
汪杰  江昱 《安徽地质》2006,16(4):304-304
由中国地调局主办,南京地调中心承办、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协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10月21日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国地调局、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南京项目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及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沿江各省地勘单位的专家、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以来找矿工作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7.
《岩矿测试》2007,26(4):I0001-I0002
2006年12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地球化学”为主题,召开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开展。会议重点交流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张洪涛副局长致开幕词,陈毓川、谢学锦院士及鞠建华副司长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8日,方法所召开了2007年工作会议。 大会由郭建强副所长主持。会议首先宣布了方法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的决定及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单位”的喜讯。接下来,传达了国土资源部、地调局领导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地调局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数据的统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如何根据一定数量有代表性样品的统计结果建立土壤元素各化学形态分量与全量或其他土壤参数的关系方程,是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提出了建立这类回归方程需要注意并坚持的主导性原则、简洁性原则、直接性原则、拟合优度和可识别性原则、理论一致性原则,回归方程还需要用抽取检验样品、划定预测区间等方法检验其合理性。对成都经济区土壤中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依据以上原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元素各形态,尤其是有效态含量与元素总量或其他重要土壤性质的回归方程,为利用面积性调查数据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1年2月3日至4日在青岛召开了《中国地质》通讯员2001年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各省地调院、有色、冶金、煤炭、核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及大专院校等47个单位的63位代表。地调局副局长张洪涛同志及总工办主任王保良同志出席了会议。青岛海洋所刘守全所长莅临会议并致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一《中国地质》定位和办刊方向与特色的思想认识,了解各地区各单位地调和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征集通讯员对《中国地质》办刊工作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讯员联络办法等。地调局领导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