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国土》2013,(10):46-47
人人都会睡午觉.但方法对不对,可是大有差别。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刊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睡眠研究科学家大卫·丁吉思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完美午睡须知”。他指出.完美的午睡,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相似文献   

2.
正六、在中国画地图的利玛窦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广东澄海县训导梁廷楠,撰竣《合省国说》,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介绍美国的专著,根据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合省志略》,再加补充修改而成。在第一卷中,梁廷楠简述了中国人认知美洲新大陆的概况:明万历二十九年,泰西利玛窦(按:自称大西洋人,以九年至粤。)献《万国图》,始以天下分五大洲:一曰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8,(4):13-13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加拿大著名的国际调查公司环球扫描(GLOBESCAN)近日公布了一项用于衡量和比较消费者个人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绿色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巴西人和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最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紧随其后名列第三,而最差的则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4.
继承和发扬"计里画方"之法 500年前,江西省吉水县黄橙溪村的一片水稻田中间,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省吉水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有《念庵文集》、《冬游记》、《广舆图》传世.他在中国地理学上开创性的贡献,是他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地图集——《广舆图》.  相似文献   

5.
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评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6年FAO发布的《土地评价大纲》,其中指出土地适宜性的前提之一就是土地利用方式必须是持续的,即在当前环境条件下的可维持性与稳定性。但是直到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针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持续发展”的概念才得以明确定义并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国际上一些土壤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伸到土地利用,提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sustainable landmanagement…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0,(2):38-38
云南美术出版社准备再版美国伯特·克拉夫奇克先生的摄影作品集———《一个美国人难忘的云南印象》。编辑以特有的敏感 ,一下看中了我们留藏的那本《昆明导游》中的“昆明市区街道简图”。这本 1944年由中国旅行社印刷发行的旅游指南 ,出版的年代正好是克拉夫奇克先生 1943年至 1946年作为陈纳德援华空军 (飞虎队 )的一员 ,来到中国云南工作战斗的时期。他的摄影作品集中了很多当时昆明的街景、公园和标志性建筑 ,这地图对了解 5 6年前昆明城市的建筑范围是很有帮助的。  无独有偶 ,当此书正在印刷中 ,我们又无意中在昆明十五中外语老教…  相似文献   

7.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09,(2):4-4
国新办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25日发表的《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的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10年发表《美国的人权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2,(2)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地图科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地图学年鉴》首卷间世后,受到了广大地图制图工作者的欢迎与关注,为今后继续出版树立了信心,提出了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新的一卷《年鉴》将主要有两点改进:1.增加信息量。在有关方面支持下,专业单位、专家、法规、图书信息、学术活动的信息覆盖面将更广,并增加了1978年以来我国博士、硕  相似文献   

9.
粮食危机毁灭全球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9月,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曾经发表了一份长达141页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人?——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目报告》。报告说,由于中国目前面临日益严重的水短缺,中国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造成的破坏,再加上中国每年增加一个新北京的人口,中国为了养活她的12亿人口,很可能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这种进口很可能会引起世界性的粮价上涨。布朗称,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将会对全球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国际舆论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反映强烈。为了回答布朗先生的质疑,1996年5月30日,现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时任中国国土资源开发促进会会长的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中国怎样养活养好中国人战略研讨会",与会的国家和有关部委领导、"两院"部分院士和专家学者以科学的态度,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人们吃饭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全国各大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最近,布朗先生又有新作:《粮食危机毁灭全球文明?》,标题如此骇人!但是,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人们会用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将分三期刊登由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奥托博士组织编写、23个国家矿业税收专家参与完成的《全球矿业税收比较研究》中的第三章,题目为译者所加,内言有删减。《全球矿业税收比较研究》一书中译本将于近期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这是中国政府为落实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精神所采取的切实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年寄语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在国土资源的保护利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配合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办实事,将"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共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欢迎。研究会还成功地举办了"中华十大名山推选暨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城市森林论坛等活动,编辑出版《今日国土》和《国土经济》两本杂志,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与呼。 在新的一年里,研究会将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请听学会理事长王先进和副理事长刘堪、孙鸿烈、江泽慧、陈洲其、吴明瑜、钱易以及秘书长柳忠勤的新年寄语--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14,(4):22-22
1.《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本书中对西方所认识的中国形象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他的考察范围上起1253年传教士威廉·鲁伯克出使和林时所做的记录,下至20世纪下半叶卡尔维诺创造的文本《看不见的城市》,共选择了48个对中国进行描述与研究的文本,每个文本都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敬爱的朋友、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微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美国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主任大卫·西蒙教授(Prof.David Simonett),多年来与癌症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于1990年12月22日在美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他的中国朋友,无不深表哀悼。 西蒙教授一生为美国地理学的发展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无私地奉献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真知灼见;他的著述丰富,并主编《遥感手册》  相似文献   

15.
一、国土资源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研究迫在眉睫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1994年 3月,我国正式颁布《中国 21世纪议程》,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  相似文献   

16.
方俊,字君选,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他曾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担任过国际地潮委员会委员。他的早期研究是从地图学开始的。首次吸收美国海岸与陆地测量局的绘图经验,设计了中国全图用的兰勃脱正形投影和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系统,参加了编制工作,于1934年由上海申报馆出版了《中华民国新地图》,成为我国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地图集。继而他开始研究地图投影理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图投影的论文。在地图投影方  相似文献   

17.
冯仲科教授生于1962年5月,甘肃省灵台县人,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测绘与3S技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负责人,森林经理学科3S方向学术带头人,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3S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测绘杂志《GIM》中国唯一编委,中国GPS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资源与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博士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测绘学会理事,测绘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测绘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盛巽昌 《地图》2005,(6):57-59
《中国城市老地图》推出了。世纪之初,张锡昌先生走进“世纪之门”,他的著述定势,从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辐射、扩散至摄影和绘画等领域,他策划、编辑、著述了不少有一定影响的图文书籍.诸如策划编辑了获得1999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的大型画册《江南古镇》及编著了《感悟人生》、《老弄堂》、《弄堂怀旧》、《说亭》、《古镇遗影》等著作,成绩是不小的。  相似文献   

19.
一、投入产出技术的产生历史及在我国的应用概况投入产出分析的思想由法国经济学家Quesnay于18世纪首先提出,但投入产出技术的真正产生要归功于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其主要标志是他于1936年发表的《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随后又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著作,提出了投  相似文献   

20.
方华 《地图》2002,(2):26-28
杨守敬从20岁起,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个人之力编绘巨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可谓独有千古。他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编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