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北非金矿的矿床类型、成矿条件与努比亚地盾演化密切相关。努比亚地盾金矿类型,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造山带有关的韧性剪切带金矿,即造山型金矿;另一类是弧-弧拼合过程中形成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金矿,即VMS型铜-金矿。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形成于闭合-碰撞造山阶段,与弧-弧碰撞缝合带展布方向一致的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为造山型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该类型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沿韧性剪切带成带分布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金矿床形成于洋壳俯冲-岛弧的形成阶段,其形成环境为岛弧裂谷或弧后裂谷环境,矿床规模以大型为主,成群分布于5个矿集区内。本文总结了该地区造山带型和VMS型金矿的主要特征,并依此提出在该地区寻找此两种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成矿背景及找金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成矿地质背景有利 ,具有与西邻国中天山相似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特征。提出应将穆龙套型金矿作为主攻类型 ,同时兼顾韧性剪切带型及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工作 ,并指出了相应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新月地金矿位于康古尔断裂南侧韧性剪切带中,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干墩组碎屑岩中。岩浆岩以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内共发现6条矿化蚀变带,5条金矿体,矿体长40~100 m,厚0.95~1.3 m,金品位1.08×10~(-6)~2.15×10~(-6)。伴生铅锌银矿,铅锌品位分别为Pb:0.55%、Zn:0.51%,Ag:13.8×10~(-6)。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区内花岗岩为造山类花岗岩,经后造山作用改造,具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构造环境特征。闪长岩具岛孤和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岩特征,沉积碎屑岩具大陆岛弧构造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北天山洋壳向塔里木大陆板块俯冲,形成含矿物质来源,后造山运动作用的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形成韧性剪切带,该过程伴有中浅成和浅成侵入岩体形成,与浅成侵入体相伴的热液及矿质沿剪切带上升,当与大气降水混合时,发生了矿质沉淀和蚀变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4.
穆龙套金矿构造、岩浆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龙套金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南天山成矿域西段、卡拉库姆和中哈萨克斯坦-北天山板块的碰撞带上,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纪别索潘组,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二叠纪.通过研究穆龙套金矿床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控矿作用,提出穆龙套金矿床控矿因素为NWW向桑格龙套-塔姆德套剪切带及NE向穆龙套-道古兹套剪切带,岩浆活动与成矿密切相关.中亚成矿域新疆境内穆龙套式金矿找矿方向是NWW向与NE向构造的交汇处及附近同成矿期隐伏或出露的花岗质岩浆岩.  相似文献   

5.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带,以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系为容矿岩石的穆龙套型金矿最为发育且规模巨大。将境内外南天山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金矿的找矿持续突破。南天山是南天山洋在石炭纪末闭合时在Karakum—塔里木板块北缘形成的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变形强烈的含碳质细碎屑岩建造,对金矿化有明显预富集;区域内的大型韧-脆性变形带,剪切带及相关断裂系统是穆龙套型金矿的控矿构造;金矿区岩浆活动虽然较弱,但岩浆活动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联系。矿体呈脉状、板状、透镜状,常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最为发育。成矿年龄多为晚古生代,同位素示踪指示成矿流体、硫及成矿金属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碳质岩系+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穆龙套型金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按照总体控矿特征,探讨了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主要找矿策略。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碰撞造山与金铜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根据碰撞带不同单元按构造一岩石地层划分原则,分出有序和无序两套地层岩石组合,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一火山活动带,碰撞造山与韧性剪切带强时空耦合.碰撞带两侧岛弧火山岩和带内碰撞花岗岩特征和成岩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省等表明其较特殊的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成盆多阶段演化特点。与碰撞造山有关的金铜矿分七种成因类型。现划10个成矿区带分属两个古陆边缘成矿系统,金矿成矿可分为五个阶段。金铜矿成带分布与碰撞造山演化有关,空间上北部铜矿带,南部金矿带,为今后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靶区。  相似文献   

7.
东天山成矿区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姬金生  丰成友  张连昌 《矿床地质》1998,17(Z1):197-200
本文从东天山成矿区地质背景和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分析人手,总结了成矿规律。金属矿产空间上集中成带分布,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产出不同类型矿产,主要矿产集中于板块边缘环境,成矿时间上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和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以其巨大的储量而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该类金矿床的成因也是众说纷纭,根据作者近几年在南天山地区的调研得到的一些认识,以及其他学者对该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南天山褶皱造山带形成过程中板块边缘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特别是与其伴随的韧性剪切变质变形带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与这些构造作用伴随的花岗质岩浆的侵入作用是形成该类金矿床的必要条件.因此,该地区的金矿找矿方向也应该是在区域性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浊积岩系及同碰撞花岗质岩石"三位一体"的交接部位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9.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西南天山的金矿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斑岩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5类,其中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提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或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水。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矽卡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岛弧挤压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的成矿机制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庆同  叶锦华 《矿床地质》1998,17(Z2):287-290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我国南天山造山带中的1个大型穆龙套型金矿,赋存于上志留统碳质千枚岩层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主成矿时代为231× 106a。其成矿机制和成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组成,成矿温度75~310℃,成矿压力为250~350 MPa,盐度3.2%~10.3%NaCl; 成矿物质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部分来自深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矿石堆积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与穆龙套和库姆托尔金矿进行了类比。  相似文献   

12.
大山口金矿区赋矿地层为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大山口组含碳细碎屑岩建造,赋矿构造为大山口韧性剪切带.矿区总体构造线走向NWW向,总体构造格架为大山口断裂和可肯达板断裂两个断裂所夹持的乌兰赛尔-大山口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宽度2~3 km,长度大于100 km;矿区内长度大于1.7 km,强剪切带宽度300~500m.韧性剪切带宏观上表现为强烈的片理化带、S-C组构、b型褶皱、构造透镜体发育,石英细脉表现为肠状褶曲.剪切带主要由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组成.大山口金矿床即产于该韧性剪切带内,由石英大脉-网脉及其边部的蚀变糜棱岩构成金矿石,金矿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均产于大山口韧性剪切带内.矿区内未见有大的侵入岩体出露,但是有较多的闪长岩、英安斑岩岩脉侵入于韧性剪切带内.将矿床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穆龙套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并参考了穆龙套金矿区超深钻新资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基本相同,应属于同一个金矿类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我们认为,在大山口金矿区,除应进一步加强区域上金矿成矿条件的勘查与研究外,应注意深部成矿的勘查与研究,以期解决大山口金矿床地表金矿化"只见星星、没有月亮"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初论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4,自引:17,他引:17  
准噶尔地区构造-岩浆-成矿带具环准噶尔地块分布的特征,这一格局是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结果。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在北侧古亚洲洋与南侧南天山洋的俯冲下不断侧向增生,并形成与岩浆作用伴生的火山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带、斑岩铜钼金矿带与浅成低温金矿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发生了强烈挤压-剪切变形,并导致准噶尔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从而造成构造-岩浆-成矿带发生位移、呈环状分布于准噶尔地块周边。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形成于俯冲成因的大陆岛弧、大洋岛弧与弧后盆地及后碰撞阶段板内4种构造背景,晚古生代是成矿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是深部流体的通道。位于中、下地壳中的超临界流体能够以硫络合物形式溶解大量金和其他成矿元素,这种含金的超临界成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浅部迁移。流体中金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金大量沉淀而形成金矿。北祁连地区的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床产于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中,是该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阶段性产物。红土沟川刺沟金矿是一种典型的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金矿带区域成矿规律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东疆近年发现的重要成矿带之一,产出于东天山造山带,受控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俯冲-碰撞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属于阿ˉ雅岛弧北缘金成矿系列,分为5类金矿,金铜铁具水平分带,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韧剪变形演化中晚期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金主要控矿和成矿构造,剖析了金矿分布规律,建立了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是深部流体的通道.位于中、下地壳中的超临界流体能够以硫络合物形式溶解大量金和其他成矿元素,这种含金的超临界成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浅部迁移.流体中金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金大量沉淀而形成金矿.北祁连地区的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床产于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中,是该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阶段性产物.红土沟川刺沟金矿是一种典型的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17.
东天山石英滩金矿个碰撞造山期的浅成热液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才富  李华芹  常海亮 《矿床地质》1998,17(Z2):425-428
石英滩金矿是近年发现的北天山浅成热液金矿带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热液金矿。但同位岽年代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对比表明,它与火山岩区浅成热液金矿一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不同的是,其矿体虽然赋存于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中,但成矿作用发生于碰撞造山期(成矿年龄288×106 ~ 244×106a),受同碰撞伸展带控制,并与造山期火山<超)浅成侵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相似文献   

19.
西天山位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西南缘,夹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与天山洋的俯冲?关闭过程密切相关.西天山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独特,既可形成与活动陆缘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和火山?沉积岩型铁锰矿,也可发育与伸展构造有关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等多个集中区.西天山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和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建造、岩浆演化、成矿地质特征与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等方面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西天山造山带从前寒武纪到晚古生代经历了古陆边缘裂解、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及后造山伸展等地质过程;与此相应形成了多个成矿区带,主要包括:(1)哈尔达坂前寒武纪古陆边缘裂陷盆地环境的铅锌成矿带,(2)与博罗科努古生代洋?陆俯冲、碰撞?碰撞后伸展环境有关的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带,(4)那拉提古生代岛弧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天山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模式,厘定了与西天山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序列,总结了西天山铁铜铅锌金等优势矿产时空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克拉克斯赛依金矿点处于中亚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距哈萨克斯坦大型的穆龙套型查尔库拉金矿床仅6km,资料显示二者成矿背景和成矿特征具有一致性。在分析克拉克斯赛依金矿点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库姆托尔金矿床、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两个典型穆龙套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指出该金矿点的成矿类型不是热液蚀变型,且与穆龙套型相似,具有较好的穆龙套型金矿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