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金定 《河南地质》1995,13(1):61-66
本文浅述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内外部开发条件,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根据煤炭资源勘查储量的分布和内外部开发条件的实际,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难易程度划易采,较易采,难采三大类,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改变现有开发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煤炭资源及其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开发柴达木盆地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对振兴青海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介绍盆地内煤炭资源,并简要分析了开发煤炭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论陕北煤炭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地下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发的环境效应明显,大规模开发容易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因此作好与煤炭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工作,对全陕北地区煤炭开发进行总体规划,选择适度的开发规模,是保证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海南部及其毗邻地区,是青海省乃至全国工业基础最薄弱,社会经济最落后的地区,煤炭资源紧缺,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查明煤炭资源赋存状况,探讨聚煤规律,指出进一步找煤勘探的方向,科学,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以带动其它资源开发,使该区尽快脱盆致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河南煤炭资源状况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尚未利用煤炭资源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进行了评述,为河南省的煤炭工业规划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分析认为:河北省煤炭开发强度大,衰老矿井逐年增多使煤炭产能递减,探采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新建井基地严重不足,煤炭资源供给形势严峻。根据河北省近年来的煤田地质研究和勘探成果,开发新的煤炭基地,老矿区外围及深部煤田勘探,北部地区普查找煤,白垩纪褐煤勘探及开发研究应该是今后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因此,煤炭资源勘探工作任务艰巨,有关部门应从能源安全保障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煤炭地质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煤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洪烈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30-33,64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具有质量优良及资源相对集中的特点、研究西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建立我国合理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西北水资源和煤矿供水的一些特点,在分析了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的水资源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如煤炭资源的低效率应用、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指出了我国煤炭资源管理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管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煤炭矿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健全有偿使用资源法规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是煤炭资源开发大省,也是煤炭消费大省,占全国煤炭资源5%的产量、10%的消费量。但山东省并非是资源大省,仅占全国2.2%的煤炭资源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山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依据山东煤炭资源赋存及开发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山东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江西省主要能源。文章分析了江西煤炭资源勘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煤炭资源接替紧张,后备量严重不足。同时指出江西煤炭资源前景广阔,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大有可为。共同营造煤炭资源勘探市场,同时也引起各级政府关注,加大对煤田地质勘探开发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石炭井矿区煤变质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炭井矿区是西北重要的炼、配焦煤供应基地之一,由于生产年代长远,矿区内已面临着煤炭资源枯竭的重大问题。为使老矿区能够恢复生产活力,本文对矿区煤类变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作了分析探讨,证实矿区深部仍有大量优质煤类贮存。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出煤层在上覆地层压力下挥发分变化特点,本文作出一种新型的剖面图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廖莉萍  练兵 《贵州地质》2011,28(2):81-85
根据贵州"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本文对贵州重要矿产煤、磷、铝及金的资源及开发现状,结合"十二五"对矿产规划目标要求,对贵州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及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施贵州"十二五"规划,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是新疆第一个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白杨河矿区总体构造为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该示范工程开发方案主要井型为丛式井。经过多年钻井实践,丛式井钻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区块已经非常成熟,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丛式井钻井技术。由于白杨河矿区地质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各区块相比差异大,特别是存在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等地质特点,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本文依据白杨河矿区地质资料,分析了白杨河矿区煤层气丛式井钻井难点,对解决该区块钻井难点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思路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白杨河矿区大倾角厚煤层的丛式井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4.
所指的"中亚"主要包括阿尔泰山、天山两大造山带的主要部份及其间的丘陵与盆地.独特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造就了区内极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及天山是世界著名的金属成矿带,哈萨克斯坦丘陵是固体能源矿产(煤,铀)重要产地,里海低地是世界著名的油气资源产区.本文仅对区内主要固体矿产成矿特征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是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保障,据新疆煤田地质局完成的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1.82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40%。近五a来,新疆煤田地质局以重点矿区的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为基础,以探采结合为重点,以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目前,新疆煤炭已由满足内需进入到弥补、支援全国需求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新形势下,煤田地质工作还存在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环境不佳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应加强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探、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煤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煤田地质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资源潜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预测煤炭资源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探明程度很低,仅为12%,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依据构造控制、成煤时代及聚煤规律等因素,将新疆含煤地层划分为三大含煤地层区,即:准噶尔含煤地层、塔里木含煤地层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含煤地层区。依据早―中侏罗世的聚煤作用与古地理环境、古构造的关系,可将三大含煤地层区再划分为13个赋煤带,进而细分出60个煤田(煤产地、煤矿点)。通过对13个赋煤带含煤地层与构造的研究,对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潜力作出评价,认为新疆煤炭资源量潜力巨大,有很好的勘查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的研究开发程度较低。以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遥感、物探等资料,通过对重点含煤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阿勒泰地区侏罗纪煤系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侏罗纪煤系均赋存在准噶尔板块内;含煤盆地类型为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和小型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且内陆坳陷盆地成煤环境优于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最终圈定了卡姆斯特、奥塔乌开给什、青格里、哈拉通沟、迪伦山-喀拉玛盖、托斯特-乌伦古6个(预测)含煤区。   相似文献   

18.
新疆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主要煤田的煤炭资源分布特征,煤变质特征及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新疆的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对新疆主要煤田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新疆的煤层气基本属于少生中储型,虽然单位含气量较低,但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集中,煤气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伊宁盆地的“红层”与找煤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宁盆地是新疆主要聚煤盆地之一,预测煤炭资源总量2178.8亿t。通过对含煤盆地岩石地层分析,发现研究区发育三套红层,即三叠系小泉沟群(T2-3xq)红层,侏罗系水西沟群(J1-2sh)红层及古近系红层,三套红层分属于两个构造层。根据红层与煤系地层的关系分析,认为古近系红层覆盖区最有可能发现隐伏的整装大煤田。查清红层的层序,对指导找煤及加速进行煤田地质勘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煤炭资源及其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煤炭资源较少,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分析煤炭地质和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煤炭资源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区外围和深部、推覆体下和苏鲁豫皖交界处的空白区找煤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