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等级设计需要充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相关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结合农用地分等技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折算相关成果,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中进行了尝试性评定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经济技术水平、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现状及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质量等级的规划设计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本研究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和成果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设计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豫西北太行山地丘陵类型区为例,采用比较法和模型法探讨了耕地整理等级目标的确定问题。研究内容:(1)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耕地建设等级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研究,可以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而确定耕地整理的质量等级目标。(2)根据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结合土地整理设计工作,确定出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所能达到的标准,该标准能够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工程标准编制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等别评价方法可作为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目标的方法与成果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向。文章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导向,以农用地利用等别与自然等别的高低延伸顺序与耕地最低需求量相结合,确定出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以基本农田数量的105%~110%为基准,将县级利用等别图与自然等别图重叠的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交叉运用分等的土壤肥力图、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曲线图来选择作物适宜生长区和改良土地用养结构;以分等因素图作为限制因子的选择标准来划分土地限制类别区。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是通过工程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生产实践,新增耕地质量等级成为项目竣工验收和农业分等定级的重要依据,也是农用地估价及土地管理的参考尺度。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评价了陕北风沙滩区农地的相关因素,探讨了耕地评价的等别指数参数和重要因子系数,评定得出开发项目的国家经济等别为12等和13等、与周边地块一致性的结论。文中质量分析评定路线、方法和研判过程也为耕地质量评价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2,(6):17
呼和浩特市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相关要求,以现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根据变更后的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数据,开展更新评价工作,对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建立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相配套的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认真开展了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本次呼和浩特市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雅安大相岭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偏干季风气候区(汉源、石棉),以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将雅安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亚区,从气候、土壤、灌溉、地形条件入手选择评价指标,并以不同灌溉条件的选择和海拔分级体现南北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最后采用均匀内插法,进行分等定级。评价结果表明,雅安市耕地后备资源以三等和五等居多,其土壤类型以暗棕壤、沙黄泥土、淋溶紫色土、砖红紫色土为主。针对耕地后备资源特点,建议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应根据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及其限制条件,采用不同的开发手段;对有较严重限制因素的耕地后备资源,宜暂缓开发。  相似文献   

7.
选择典型干旱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相关应用软件,在详实的野外实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遥感数据支持下,应用空间插值、叠置分析、逐步回归、神经网络、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自然、生态、土地利用和综合适宜性评价,相应确定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适宜性等级、适宜度及其分布;提取三期遥感影像信息并进行分类,根据后备耕地资源利用/覆被类型的特征,构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安全性指数计算模型,加入水源保证条件限制,构建综合安全性评价模型,进行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综合安全性的时空分析;基于适宜性与安全性评价,进行叠置分析、综合性分级。研究表明: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综合性等级的区域分布呈现环状特征,适合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区域面积与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数量相差十倍。最后提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典型城镇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武汉城市圈内的嘉鱼县鱼岳镇为研究区,以2005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分析鱼岳镇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鱼岳镇耕地减少速度较快,耕地连片度明显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耕地间的转换差异明显,城镇用地和林地是耕地流失转换的主要方向;而农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则是耕地增加的主要土地整治方式。研究期间,鱼岳镇耕地流失速度过快,有效后备资源供给不足,耕地供需基本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应以"开源节流"的理念科学引导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春雨 《西部资源》2014,(2):17-17
<正>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受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利用处委托,组织实施对内蒙古白音察干至永泰公段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占耕与补充耕地的评价工作,该评价工作属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自接到通知起,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该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区域和补充耕地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并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对该项目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同时,为保障评价工作有据可依,数据可靠可行,顺利推进内蒙古白音查干至永泰公段高速公  相似文献   

10.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区域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监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达拉特旗为研究案例,根据2000年、2007年、2010年、2011年达拉特旗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同时依据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和内蒙古上轮分等技术参数,分析了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四个时期的耕地质量结果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上耕地质量呈现增加趋势,且北部平原区尤为明显,南部丘陵区变化不大。这种耕地质量的变化与近年来开展的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密切相关。根据耕地等别时空变化特征,可以对研究区内的耕地等别演化方向进行预测,以期为制定区域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与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人多地少, 农用地集约利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河北省县( 市) 为 评价单元, 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四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值法 确定指标权重, 综合指数法计算1985~2005 年河北省各县( 市) 的农用地集约度, 并进行农用地利 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分析, 以期为河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 土地投入强度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较大, 各县( 市)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 区域性差异, 农用地的投入强度和持续状况都表现出提高的趋势, 而农用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 率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集约利用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是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技术.从农用地分等成果入手,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对其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界定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内涵,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的概念,提出了利用产能潜力系数和效益潜力系数计算集约利用潜力系数的方法.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对临沂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土地产能的城郊农用地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香河县、大厂县接壤区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其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郊农用地健康评价等别与产能PI1、农产品质量PI2、土壤质量PI3、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PI4、投入产出状况PI55类指标体系和内梅罗(N L Nemerou)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产能高、健康状态良好,但区域地表水水质差以及污水灌溉会使区域农用地面临一定的健康风险,提出保障城郊农用地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合理划定基本农田对于保护耕地、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重数量、轻质量、轻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要实现基本农田的科学管理,土地质量评价科技成果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在介绍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技术思路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合理确定基本农田数量、空间布局,以及实现基本农田分级管理的应用思路.借助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大好机遇,各地应积极探索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农用地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新中国农用地评价研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农用地评价体系有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两大类.两大体系在评价的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体系上存在着区别,但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农用地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理的转变,实现土地资源的环境友好利用.新时期,在农用地流转的背景下,通过论述比较两大评价体系,指出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科学量化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新疆拜城县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对历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考察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拜城县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农用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率和持续状况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率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是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随着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8.
何祥 《地理研究》1993,12(2):86-93
以宜兴市南部为例,本文采用Weaver组合指数法,分析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天系,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案,并对我国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市(州)层面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湖南省农用地可划分为集约利用、中度集约利用、低度集约利用三等,归并为6类;环洞庭湖地区及湘江流域的岳阳、常德、益阳、长沙、湘潭、衡阳、永州7市农用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长沙、湘潭归并为一类,岳阳、益阳、衡阳归并为一类,常德、永州归并为一类;湘中娄邵盆地的娄底、邵阳和湘东的株洲3市农用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状态,归并为一类;湘西的怀化、湘西州、张家界和湘南的郴州4市(州)农用地处于低度集约利用状态,其中,郴州、怀化归并为一类,张家界、湘西州归并为一类。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对湖南省农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耕地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关键,因此合理确定耕地数量是耕地资源管理的客观需求。引入耕地质量指标,提出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通过标准地块,从数量、质量两方面确定耕地需求量,从而提高预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应用于山东淄川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