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水体的蒸发是自然界水分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江、河、湖、库等水体水量损失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水文水利计算、水利工程调度运用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项工作中都需要蒸发资料。特别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水体蒸发的研究将日益迫切。水体蒸发量多数情况下难以取得直接实测资料,一般是通过间接资料分析计算取得。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蒸发器(池)直接观测陆上水面蒸发量,再换算为大水体的水面蒸发  相似文献   

2.
太湖、团氿湖水面蒸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锐 《海洋与湖沼》1978,9(1):26-35
湖泊水面蒸发是湖水上层和近水面空气层水、热动力交换的综合结果。水面蒸发是自然水体的水量和热量损失的重要组成,在湖泊和水库的规划利用及工业冷却循环水的设计中,都必须充分考虑。由于自然水体的水面蒸发目前仍难以直接测定,过去多采用面积为20平方米(直径为5.04米,深2米)埋在地下的蒸发池的蒸发量来代表,计算水面蒸发量的折算系数法就直接应用了这个假定。上述方法的依据及其精度究竟如何,我国以往尚未研究。为了探讨这一课题,我所曾对太湖、团氿两湖水面蒸发进行观测试验,并对岸边蒸发池的长期观测资料作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种水面类型蒸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锐  高俊峰 《海洋与湖沼》1996,27(4):445-450
分析有水草水面、污水面、受热水面、盐水(盐水)面等特定水面类型的蒸发量,并与清水、淡水对照,求出蒸发比,还计算了太湖地区有水草水面和受热水面的蒸发模型,为确定湖泊的蒸发量提供一新途径,最后建议用水生植物的蒸腾规律来控制水面蒸发,调节水面温度。  相似文献   

4.
曹统照 《海洋与湖沼》1987,18(4):320-327
本文应用极限淤积量的概念,并引进拦沙效率系数与极限淤积容积剩余率系数,导出了吞吐型过水湖泊或水库的淤积量计算方程式。用此方程对鄱阳湖淤积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证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近50年来南海海面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的OAFlux洋面蒸发量资料,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谐波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分析、趋势分析、M-K检验等方法,对南海海区蒸发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地区的蒸发量空间分布上秋冬季节最强,其次是盛夏季节,而春季最弱.2)南海海面蒸发量表现为全区一致变化型和南北反相变化型两个主要模态,并可以解释总方差 60%以上的变化.3)在2-5 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尺度上,南海海面蒸发量与12-2月Ni(n)o3.4区海温距平存在较大相关.距平合成分析表明,在强La Ni(n)a年,南海海面蒸发表现南北蒸发反相变化型,南海北部为正距平区,南部为负距平区;而在强El Ni(n)o年,整个南海几乎全为正距平区.4)南海海面各个季节的蒸发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2-5年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10-14年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周期振荡在南海海面蒸发量演变的不同阶段显著性不一.5)不仅从多年平均的年际变化上看南海海面蒸发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而且四季的蒸发量也均在1980年代后期发生过由偏弱转为偏强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氢和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湖泊蒸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稳定同位素被广泛用于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本文观测了2015年太湖湖水H~2HO和H_2~(18)O组分,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子,探讨亚热带大型浅水湖泊的同位素富集机制;基于稳定同位素质量守恒法计算太湖蒸发量;评价了动力分馏学系数的传统湖泊算法与海洋算法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H~2HO和H_2~(18)O示踪湖泊蒸发的效果,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太湖湖水和河水的氢氧同位素在南部特别是东南部较为富集但在北部区域较为贫化,这主要是受水流方向的控制,东南部湖水经历的蒸发时间较长,因此湖水中同位素累积较多;在季节上,冬季湖水同位素较贫化、春夏季较富集。对于2015年太湖的年蒸发量,用氢同位素示踪的结果与观测值较一致,为880mm;氧同位素的示踪结果略低,为690mm。使用传统湖泊研究中对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取值,会导致蒸发被显著低估,而氧稳定同位素的示踪结果对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取值更为敏感,同时氢稳定同位素在同位素分馏过程中主要是平衡分馏效应占主导,因此H~2HO在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参数化方案中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稳定同位素水文学研究中使用合适的动力学分馏系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西藏羊卓雍湖水环境变化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西平 《海洋与湖沼》1990,21(3):285-292
本文对西藏羊卓雍湖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用水量平衡方程和零维水质模型定量计算了该湖水利资源开发后水量和矿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湖水矿化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不大;67年后,湖水面积减少121.4km~2,年入湖水量比蒸发量大1.8l亿m~3,可供继续发电,水量达到新的平衡;湖泊水质逐渐淡化,700年后湖水矿化度将达平衡浓度。保持现状不开发羊湖水资源,湖泊水质将继续咸化。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海岸防护手册>(SPM)中估计不规则波浪下越浪率的计算公式作了分析并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利用规则波越浪率来计算不规则波作用下越浪率的一个新的公式.认为当建筑物堤顶高程(从静水面算起)为零时,越浪率不仅与波高有关,波速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SPM 法的假定不符合实际的工况,导致 SPM 法不是低估就是高估了越浪率的大小.通过数值模拟,将新改进的公式与 SPM 法、实验数据、以及经验公式作了对比,表明新公式是比较合理的,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前言无论湖、库或江河,都要研究其水量收支平衡规律、水量经济利用、合理规划、开发和调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正确地估算湖、库或江、河的来水量补给问题。以往解决这个问题,常采用实测雨洪资料估推单位线的方法,而一旦资料不足或缺乏时,只有依靠纯经验的方法,虽然也能勉强作计算,但总欠缺其严格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线粒体D-loop区测序技术,对巢湖、滆湖、洪泽湖、鄱阳湖和太湖5个地理群体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90个位点中变异位点有151个,简约信息位点24个。143个个体共检测到7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51±0.011,核苷酸多样性为指数为0.00614±0.00087。鄱阳湖群体和其它4个湖泊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比较大,滆湖和巢湖的遗传距离最小,总体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896(P<0.01)。群体间基因流系数Nm=2.22,表明5个黄颡鱼种群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