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燕燕  胡毓钜 《测绘工程》2001,10(1):27-29,36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介绍了当今地图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图可视化。认为在地图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由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指导对虚拟地图、动态地图、交互地图、基于万维网地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U.Freitag  邓小红 《地图》1996,(4):22-24
旅游地图──旅游地图学的系统方法[德]U·Freitag下面的文章介绍了旅游地图学中的一系列地图和辅助地图。这些最新出版的各国资料种类繁多,都可以在国际旅游商品展览会上索取。该会于每年春季在柏林举行。1旅游业:面向空间的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地图的概念和定义出发,分析了地图学的本质和特点,重点讨论了现代地图学面临的挑战和表现出的新特征,并对地图学的地图制图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科学可视化概念出发,探讨地图可视化的概念模型以及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发展的关系.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联系紧密,它对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拓展了地图的功能和应用,是现代地图学的核心.讨论地图学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丁建伟 《地图》1994,(2):6-10
本文对地图哲学的概念、地图哲学在整个地图学中的地位、地图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地图哲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试图从探讨中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地图学的分期、地图学的方法论以及地图学争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让地图学走进现代决策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忠 《地图》1994,(3):9-13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不但改变了地图制作技术、亦改变了地图应用模式,拓宽了地图应用领域,现代决策领域是信息时代的地图学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天地,在中国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比较地图学在中国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毓钜  钟业勋 《地图》1991,(3):10-14
本文阐述了比较地图学在中国的形成和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这一科目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地图科学研究中的实质存在与作用,描述了比较法功能在研究成果中的体现,然后简要介绍了一些具体课题中比较方法的应用与成果,作者指出:进一步研究比较地图学将推动地图学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果清 《地图》1998,(1):26-29
传世至今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与古籍相比,仅仅是千分之一。其中的小部分散存在各省、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及国外一些国家或私人手中;而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及珍品之多,居全国之首,为研究地图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c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但是,地图学本身的发展是曲折的——兴旺,低落,甚至出现反复。因此,绘画地图的理论和方法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被较多的人理解和应用。所以在中国地图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地图始终走…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0,(4)
编者按:地图应用已成为地图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图应用于国民经济、科学文教卫、国防建设等部门日益广泛,而人们科学使用地图的知识尚不足,因此拥有丰富信息的地图没有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国内在地图学教育中除少数讲义外尚未见有关地图应用的教材出版。本文编译自国外1988年出版的地图学手册中的地图应用篇,约分4至5次载完。  相似文献   

14.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对于古代地图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很长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据可考的史料证实,中国的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人类文明的产生,萌芽状态的地图便产生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由于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都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直到消末,中国的地图学已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各种地图作品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胡邦波 《地图》1990,(1):44-45
计里画方是在地图上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网,并以此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的一种制图方法。这种我国古代地图学传统的制图方法,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禹迹图》,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  相似文献   

17.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地图学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地图学与虚拟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文  叶圣涛 《四川测绘》2002,25(3):99-101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等院校"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目前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地图制作技术发展现状这一问题,结合在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安排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进行探讨,提出基于数字环境下地图学概念体系、基础理论体系和地图制作技术与地图应用方面内容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