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气象》1985,11(3):44-44
日本气象厅现在每天发布2—3次降水概率预报,效果较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后的发展动向是: 1.增加预报发布次数: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每天发布2—3次,计划今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 2.增加预报时段:现在降水概率预报仅预报当天9—15时、15—21时及第二天9—21时的降水概率。拟再增加其他时段的概率预报。 3.增加不同类型降水概率的预报:现在的降水概率是指6小时或12小时时段内1毫米以上降水的概率。但是,很多用户需要10毫米、20毫米以上等不同降水等级的概率。现行的降水概率是“地点概率”,但像大雨这类现象,“地点概率”难以应用,不如使用“地区概率”更合适。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7,(3):12-13
一、预报思路我们利用1956—1975年(缺1967年)历史天气图,对春播期3月20日—4月20日进行晴暖时段的形势普查(主要以700毫巴为主,其次参考500毫巴)找规律、定形势。通过在一定形势下找指标的方法初步探讨了我区春播期晴暖时段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根据贫下中农的反映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将晴暖时段的标准定为:连续≥3天无雨,且每天日照都≥5小时,为一次晴暖时段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韵律编码法做低温冷害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八月高温与元月低温冷害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很好的韵律性。通过逐日对八月气温>35℃的高温日等气象要素进行编码,来预报元月低温时段,可得到改满意的预报结果,为越冬作物预防寒害提供了科学依据。亚拒津经场预报低温时段方法的制作1.且预报对象。按省局规定,日最低气温<5℃为低温日。规定出现低温日y为五,否则y为0。1.2预报因干。共选择8个预报因子分别为:X;:8月B最高气温>35℃,编码为1(起报日),否则为0;X。:起报日士5天内已<996shP。,编为三,否则为0;Xs:起报日上5天内14时气区为月最低值编为1,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500hpa五天平均日特征为主,参改逐日500hpa天气图,对1975—1986年7—8月份的多降水过程,少雨时段进行分型,分别找出各型的形势特征。预报时使用欧洲预报中心500hpa数值预报资料,预报日前一天的零时高度场和以其为初始场的24—96小时预报的格点高度资料,在计算机上打印出5天平均高度场图,然后套用各型指标,作完全预报,当符合某型时,将其预报结果向地、市台发布。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5—2017年吉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EC数据通过配料法构建吉林省暴雨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省暴雨出现时段为每年的5—9月,集中时段为7—8月,7—8月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9.1%;吉林省各站点暴雨年平均次数以2~5次为主,白城西部、长春北部地区暴雨<2次,东部暴雨次数稍多,尤其是长白山天池站3a内暴雨达到了13次;该预报模型的FY预报方法TS评分为22.34%,比EC模式预报的TS评分高5.02%;FF预报方法漏报率为36.65%,明显少于EC模式的75.16%;FF预报方法空报率偏高,FY和FF两种预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吉林省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海拔1000—1700米,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两侧有六盘山脉南北耸峙,地形较为复杂,是甘肃多雹地区之一。年平均雹日18天,初夏(6月)最多,占全年雹日的三分之一。我们通过对天气图表的三维分析,寻找本区降雹前日的条件,确定预报指标。 雹日资料为1970—1981年初夏5—6月本区各县气象站记录,包括各社队降雹情况。1970年以来共计雹日108天。用相应时段地面、700mb、500mb天气图和T-Inp图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7.
引言汛期区域暴雨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是我市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天气工作者熟悉区域暴雨的气候规律是作好汛期暴雨预报服务的前题,为有利于预报和服务,将汛期分为初汛期、主汛前期、主汛后期、汛末期四个时段,根据1970至1991年22年资料划分区域暴雨雨型,结合各雨型前期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暴雨落区特征,供预报时参考。现将统计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1 预报时段的划分和气候特征我市汛期为五——九月,根据夏季风的  相似文献   

8.
数值预报产品在天气预报预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016—2020年汛期ECMWF模式预报降水与湖北襄阳区域站观测降水的对比分析表明:ECMWF对中雨及以上降雨的预报,第1、2天预报偏小,而第3天预报偏大;三个预报时段强降雨中心位置偏差无规律。为了更好地对ECMWF产品进行释用,提高汛期降水预报准确率,从概率匹配角度研究了不同降水量级订正值,并对2021年汛期ECMWF降水预报进行逐日检验。结果显示:概率匹配订正法可有效地改善模式预报性能,对中雨及以上降雨预报均有良好的订正效果,尤其对第1天暴雨预报改进最为明显。228站平均的TS评分提高了6个百分点,由11.1%增加到17.1%,漏报情况改良了13.5个百分点,由85.0%降为71.5%。采用该订正法开展定量降水预报,由于增加了当地降雨概率分布的背景信息,能表现出比原模式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方差分析是分析时间序列周期性变化的一种方法,在水文气象的中长期预报中一直为台站广泛应用。怎样提高方差分析的预报效果?我们在制作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预报工作中有一些作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三样本时段的选取方差分析的结果和样本时段的选取有很大关系,同一个要素的时间序列取不同时段的样本作方差分析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我们运用历年《月乎均气温资料,对不同的样本作方差分析,作1996年4月平均气温的预报,结果见表1。表中定性拟合准确率是指预报误差在全0.st内的次数与预报次数之比。从表1可见,1、2、5三个样本预报结…  相似文献   

10.
二月底到四月初是我县早稻播种期,也是冷暖空气在桂北、桂中一带交绥的季节,一定强度的冷空气侵入我县,常造成日平均气温低于12℃以下的烂秧天气,因此,准确地作出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对早稻抓住时机适时播种防止烂秧是很重要的。几年来在我局应用多因子点聚图分区百分率综合的方法,提前十五天作3月1日到4月10日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预报方法简介 1、根据冷空气活动与前期天气存在着复杂的韵律关系的特点,我们把3月1日到4月10日按历年出现低温阴雨的状况,分成以下8个时段:3月份1到4日、5到8日、9到11日、12到16日、17到19日、20到23日、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T639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及其使用,对2009年夏季5—8月T639降水预报产品在威海市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验证。对降水趋势预报、时效为3小时和12小时的定性预报、定量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天气系统与降水落区预报的关系。结果表明:3小时趋势预报准确率较高;3小时预报中,大部分时段预报值大于实况值;12小时预报中,各时段预报准确率均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译者加) 本文主要分析了苏联第11个五年计划期间数值天气预报方面的成就,并讨论了第12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前景。文章指出最近几年苏联数值天气业务预报进步显著,运用新模式的区域预报,24小时气压场预报成功率比第10个五年计划期间提高了10—15%;24—72小时的半球预报提高9—14%。进一步提高短、中期业务预报精度和延长预报时效已列入第12个五年计划之中,改进5—7天的气象要素预报,建立新一代全球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模式是本五年计划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CFSv2未来45 d的气候模式产品资料、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贵州省8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评估了CFSv2延伸期时段降水量预报产品对贵州省2019年6月5—9日区域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CFSv2在提前15~10 d时段对贵州区域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较好,对6月8日最大降水日的预报信号稳定、持续。通过500 hPa环流形势的预报场与实况场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暴雨过程预报量级偏小的原因主要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报的强度偏小、位置偏南。  相似文献   

14.
选用2005-2009年沈阳地区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总结了沈阳地区雾天的时空分布规律.沈阳地区一年中近一半的时间出现轻雾,大雾年平均16.4天;轻雾和大雾的季节分布都呈夏、秋季多,春季少的态势;大雾多发时段在清晨.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利用UPS预报方法,进一步做出大雾天气订正预报,建立沈阳地区大雾天气UPS订正预报方法.当数值预报有大雾时,如T-Txover(最高气温出现时段温度露点差)≤5℃则可预报有大雾,当-4℃<T-Txover≤5℃时可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500 m的浓雾;如T-Txover≤-4℃则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200m的强浓雾.如T-Txover>5℃则有暖湿平流时预报有大雾,无暖湿平流时预报不会出现大雾.  相似文献   

15.
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对降水量、风场、相对涡度、OLR进行了30~50天滤波处理,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强降水低频特征及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5—9月期间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6月中旬至9月中旬,尤其集中于6、7、8月的月末,降水存在30天左右的周期振荡,强降水均发生在低频滤波曲线的正位相时段。西北地区东部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频偏南气流与低频偏北气流汇合后低频偏南气流时段;正好出现在相对涡度30~50天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期及附近;大多发生在对流扰动的负位相区,也就是强对流活动区,其中45°N以南的负位相对流振荡向南传播及该地区西面的负位相对流振荡向东传播到此,共同形成了该地区的强降水过程。应用大气低频振荡方法对西北地区东部强降水过程进行预报,近4年预报准确率在67%以上,预报时效在1 0~30天,有效地衔接了天气与气候预报的时间缝隙。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陕西省2008—2013年5—9月日降水资料及NCEP 500hPa的u、v风场资料,基于低频天气图的预报原理,统计降水时段500hPa风场上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空间分型、位置和出现次数,归纳出影响降水过程的9个高影响区,以及不同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配置类型与降水过程间的联系,通过低频系统的活动特征来预报降水过程。在2013—2015年陕西省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试验中,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较好,且预报时效为10~30d,可以在延伸期预报业务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盛夏—初秋强降水的延伸期过程预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飞  陈伯民  孙国武  王超 《气象科学》2014,34(6):672-677
针对长三角汛期强降水过程,根据不同降水类型的特性,提出分时段建立低频模型并给出建模流程。综合分析长三角汛期强降水期的低频特性,将低频气旋及反气旋区分划分7个关键区。重点研究盛夏—初秋时段的强降水特征,在总结强降水期低频特征的基础上,借助EOF分解建立延伸期大—暴雨的预报模型:1区或2区有低频气旋维持并发展;6区、7区或5区存在低频反气旋。并且在7个关键区中1、2区的低频气旋及5、6、7区的低频反气旋为主要低频系统,起决定作用,而3区的低频系统为次要低频系统,起辅助作用。利用该模型提前30 d预报出2012年汛期最强降水过程,并分析本次过程的低频系统演变,给出动态演变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省台中期预报在预报员经验的基础上,向定量化、客观化方向发展,江苏省台利用欧洲中心4—5天预报格点资料,集成省台目前应用的4种主要中期预报方法(波谱分析和天气图分析方法、MOS法、PP法、相似离度分析法),制作了梅汛期4—5天逐日降水分级(包括分区和南京等8个单点)预报业务系统,经1986年试报,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曾雪华 《气象》1991,17(1):1-1
雷达回波数字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天气系统和降水区域的位置,是一个有用的预报工具。该图的播发时间是4—8月。我们根据不同时间的天气气候特点,将该时期划分为4—5月、6月和7—8月三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 1.关键区 (1)4—5月和6月同为雨季结束前,主  相似文献   

20.
陈汉耀 《气象》1978,4(11):16-18
近来学习了国内不少中期预报的文章,这里结合过去的中期预报发展情况,作个综合介绍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5—10天(或3—15天)的中期预报,必须有中期预报理论为依据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当前某些工具,从天气动力或理论上讲,只能反映中期天气过程的某些侧面,而且中期天气预报原理还不那么完整。因此我们不得不综合分析各个侧面,引用思维逻辑,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