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地质,举世瞩目。“西藏阿里西部地区地质考察”系地质矿产部属国家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形成演化”中的二级课题。该任务是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直接领导下,在王鸿祯、杨遵仪、池际尚、郝诒纯、刘增乾等教授指导下,由武汉地质学院和西藏第二地质大队派人组建的地调四分队所完成。他们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战斗了十个春秋,耕耘着西藏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现值收获季节,祝愿他们再上一层楼,夺取丰收,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本期为西藏地质专辑。西藏是地质世界中一块光辉夺目的瑰宝,也是科学王国中一块正在开拓的新天地。现在,板块热、西藏地质热盛行全球,据说这里存在着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接合的边界,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越来越大的兴趣和重视。 一九五○年,北京大学地质系王大纯、清华大学地质系朱上庆等同志曾参加国家科考队赴藏进行开创性考察。随后,两校地质系成为建立我院的基石,而作为地处首都的高等学府,却中断了对西藏的地质调查与研究。不过从一九五九年开始,配合国家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的珠峰地质考察始终坚持着,并获得可喜的硕果。直到一九七四年,正当我院处在搬迁动荡之际,一批有抱负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与鼓励下,克服各种困难,组队进藏去学习、实践、探索、攀登,一干就是九个春秋。他们深入到人迹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形成与演化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在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地球物理资料,1980-1982年中法合作又在西藏得到丰富的深部地球物理资料.青藏高原是一个整体.它的构造活动可以分为南、北、中三个带.中部是整体隆升,且已达到均衡.南北两缘受到强烈挤压、叠覆,是差异隆升,但未达到均衡.它的构造作用形式,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上地壳)以叠覆为主,中层(下地壳)以挤压为主,下层(异常地幔)以隆升为主.在上下地壳之间有一壳内低速低阻层,是一个主要的滑曳面.它的地质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印度板块与西藏板块未碰撞前,异常地幔使高原缓慢隆升.在碰撞后,地壳加厚,重力均衡使高原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四年以来,笔者等先后在西藏南部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开展了路线地质调查工作,在沿线所见的中酸性侵入岩及与之有关的变质岩中采集了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现将上述地区地质概况及部分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数据和讨论分述如下。一、地质概况西藏南部和西部在大地构造上可以分为喜马拉雅、冈底斯、喀喇昆仑三个构造带。(见附图)。前两者为噶尔曲—雅鲁藏布江断裂分隔,后两者以班公湖断裂为界。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有机会参加了成都理工学院的“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后又见到该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地质研究所以文集形式出版的学术年报——《工程地质研究进展》,欣喜他们在工程地质学科建设方面的迅速发展和在工程地质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工程地质研究进展》是该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所逐年研究成果的专报。1993年6月问世的“1992年学术年报”刊登了论文13篇,包括了岩土工程特性的研究,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岩体稳定性研究,崩、滑灾害形成机制研究,以及岩体水力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反映了该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所近年来部分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质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丽萍 《地质通报》2006,25(1):302-307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汉彬 《铀矿地质》2006,22(1):37-37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大会是自2001年第七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以来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又一次盛会,与会代表共320多名,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及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5位代…  相似文献   

9.
杜乐天 《矿床地质》2006,25(2):213-214
由东华理工大学余达淦、吴仁贵和南京大学陈培荣三位教授联合编著的《铀资源地质学》一书于2005年6月出版问世,并作为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的教材.该书作者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国铀矿地质找矿、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并拥有众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此书以中国铀矿床为中心内容,汇集了全球各种类型的铀矿地质资料;既有矿床个论和具体成矿规律,又有其产出和分布的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因此,不仅可以使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学习到铀矿地质总体知识,同时对科研人员也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笔者认为此书的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矿石组构特征(构造结构特征)是在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它是造矿矿物形成过程的客观证据.研究它可以帮助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的特点,从而提供有关矿床成因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给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及选择最佳的矿石技术加工方法和选矿流程等提供基础资料.因此,矿石组构的研究很早以来就成为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们研究了一些金属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并纵观国内外金属矿石组构特点的研究现状,深感必须重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矿石组构的研究应与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电子计算技术的成就不仅使大量数据的快速加工处理得以实现,而且也使许多手工劳动的自动化成为可能.计算机处理大量地质,物化探数据的能力早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共知;然而,以图件的形式直接显示地质数据的处理结果更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因为绘制各种地质图件常常占去了他们大量的宝贵时间.本文介绍的DJS—6机绘图系统可以部分地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2.
陆彦 《西藏地质》2002,(2):99-104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业生产国,矿产品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西藏地矿访问考察团于2001年12月前往澳大利亚联邦的西澳大利亚州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和访问,这次访问了解和学习了西澳州乃至澳大利亚地质工作的状况,方法,技术和经验,同时也了解西澳州乃至澳大利亚的基本地质特征,以资和西藏的地质工作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帮助西藏地勘工作的发展,本文即是这次访问考察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某些新动向与岩矿测试的新贡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登红  屈文俊 《岩矿测试》2013,32(4):532-537
近年来地质找矿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也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趋势,现代的矿产地质工作面临着不分地区、不分矿种、不分专业的新动向,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的新格局,要求地质找矿工作与岩矿测试工作密切结合.地质人员要充分了解现代测试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作用;实验室也需要主动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支撑,针对“现、散、快、廉、难、全”的新特点研发相应的分析测试技术与设备,而不是被动地“来样品、出数据”;主管部门也需要在制定政策、规划立项时就安排好地质与测试工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据悉,1966年发现的西藏江达县内的玉龙铜矿,经过西藏地质部门详查,初步探明铜金属量为714万吨。而铜矿带远景地质储量可达4000多万吨。将成为我国又一重要铜矿基地。经过地质工作者的30多年艰苦工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届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 Workshop,简写HKT)到今年已举办了19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国际舞台,每年都有许多新“角色“和老“演员“出演新的“节目“,报告新的发现,交流新的思想.由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大陆巨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与动力学的野外实验室,故这个讨论会每年的进展备受各国地学界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李璞(1911年7月~1968年4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岩石矿床学家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家.1951年率领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队随军进藏进行首次综合科学考察,1954年起主要从事基性-超基性岩石学及其相关国家急缺矿产研究,1956起领导创建了中国首个同位素地质实验室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的秘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岩石矿床研究室副主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全国登山协会顾问,《地质学报》编委和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40年来西藏的地矿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派来了工作队,开始了中国人自己勘查西藏地质矿产的历史,1956年3月西藏第一次建立了地质局,组建了第一批西藏地质队伍,因条件不成熟,一年后撤消;1960年重建地质局,  相似文献   

18.
新矿物—桐柏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桐柏矿产于河南省桐柏县柳庄超基性岩体中,是自然界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根据产地命名为桐柏矿(Tongbaite)。河南省地质局实验室(1972年开始)在对柳庄超基性岩体进行研究时,在人工重砂中发现了该矿物。嗣后,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于1978年在西藏红区超基性岩体中也找到了该矿  相似文献   

19.
一、各项区调工作完成情况 (一)1:100万区调:本年度已无野外调查工作,西藏自治区1:100万改则幅地质报告通过最终审查验收,尚有日土、噶达克二幅继续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地质报告的编写工作。 (二)1:20万区调:又有云南、四川两省全面结束本省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今后他们将转移到以1:5万区调为重点。目前青海、新疆、内蒙、黑龙江、西藏等五省仍  相似文献   

20.
双频激电法在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带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主要介绍了双频激电法在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带的应用情况,并就本区开展双频激电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从所测量的结果分析,双频激电仪完全能适应西藏这种气候寒冷、海拔高、地形起伏很大的地区,并能取得很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