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一次发生在我区的特大冰雹天气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此类天气的认识并为令后预报此类灾害性天气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中部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玉琴  曹玲 《干旱气象》2006,24(4):51-56
从天气实况、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1994年5月1~4日和2004年5月1~5日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的2次较强寒潮、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此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2008年年初黄南州的一次低温阴雨雪天气过程,从气候特征、大气环流、拉尼娜事件、天气系统、数值预报释用等多角度入手,找到此类天气发生、发展的一些规律,为以后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分析思路。分析表明:此次历史罕见、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和灾害影响重的天气过程的发生与大气环流是常密切相关,同时,拉尼娜事件也是产生此类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生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北方低涡系统(横槽低值系统)的长时间稳定少动,加之青藏高原南部的南支槽活跃、中低层西南风的维持,地面冷空气的持续南下,造成北方干冷空气与南方暖湿空气不断交汇、维持;数值预报在短中期预报中对此类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4.
两次冬季寒潮、暴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方面,对2002年1月15日至18日和2003年2月9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市的寒潮、暴雪天气过程作对比分析,以揭示此类天气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为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桃仙机场仅有的两次雷雨转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此类天气的形势特点,并初步得出此类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为秋季飞行提供可靠的预报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大暴雨的天气环流特征和一些物理量进行分析,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0年4月6日辽宁大风扬沙天气的地面、高空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分析 ,试图找出此类天气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6年3月21-23日海西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背景形势、降水区周围的散度场、涡度场、水汽通量、总能量分布、大气层结稳定度的运用等进行分析,总结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对进一步提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加深巩固了对此类影响系统的认识,以便提高对春季大降水的预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和EC、T213预报产品等,对2011年春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一次历史同期罕见的局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朗和乌拉尔山高压脊同位相叠加是本次天气的主导系统;500 hPa横槽、850 hPa中尺度辐合的配合是影响系统;地面气温在0℃以下,850 hPa温度在-5℃左右,构成了本次暴雪的有利物理条件;垂直环流增强、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为暴雪提供动力条件。数值预报对30 mm降水漏报,对暴雪预报造成一定难度;850 hPa温度与地面温度差值不稳定,影响降水相态预报,暴雪预报是本次预报的难点。通过分析得到了春季暴雪、强降温天气的预报指标。由于春季在新疆巴州出现暴雪天气过程极其罕见,分析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对提高预报员对此类罕见天气的认识和把握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2012年吉林省逐时降水资料及相应的北半球高空、低空、地面观测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总结了冷涡影响类、高空槽类、副高后部类三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中尺度概念模型,为预报员今后预报此类天气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