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恩旺 《气象》1975,1(11):28-28
1958年,我当上了大队气象员。17年来,我坚持做到脚、手、耳、目、口、脑并勤。为了获得群众管天的经验,我挨家挨户地走访了本大队及邻近大队一百多位老农,从群众中获得了三百多条管天经验,经过反复实践,能够运用较好的有  相似文献   

2.
惠民地区: 桓台县唐山公社后七大队气象哨 广饶县大营公社气象哨 桓台县果里公社西果里大队气象哨 桓台县索镇公社北王大队气象哨 广饶县油郭公社油郭大队气象哨 邹平县好生中学气象哨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7,3(6):9-9
近几年来,小文案大队党支部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光辉指示,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把大队的4000亩耕地,实现了农、林、路、渠的统一规划。现在不仅防护林生长良好,灾害性天气有所减少,同时粮棉大幅度增产,该大队成为修武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也是全省农林网化的先进典型。在许昌农学院的协助下,我们对农田林网化与气候的变异作以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们梅县丙村公社人和大队,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实行科学种田。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大队气象组,与公社气象哨一起,开展大寒露地育秧的农业气象试验。经过1970年以来5年的试验,证明大寒前后不仅可以培育壮秧,防止烂秧,而且“大寒秧”一般都能高产。到1974年,我们大队“大寒秧”的种植面积已达到早稻面积的40%,使全大队早稻平均亩产达到801斤,实现了一季跨《纲要》。 为什么要育大寒秧? 多年来,在早稻育秧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季节矛盾,一个是天气矛盾。过去,人和大队早稻习惯晚播,多数在惊蛰前后播种,这时气温已稳定通过12℃,很少出现烂秧。但是,由于播种较晚,成熟较迟,常常使晚稻抽穗期遇到寒露风危害,  相似文献   

5.
《气象》1977,3(2):28-28
也虎桥公社阳山堡大队的胡家堡子炮群,十年驱云消雹,十年战胜冰雹灾害,根本原因是大队党支部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毛泽东思想建设防雹阵地的结果。这里气候高寒阴湿,山大林多,过去历年遭受冰雹侵袭,长期影响着农业的丰收。1966年,全大队粮食亩产只有64斤。大队党支部在1967年建立了消雹炮点,进行人工消雹试验,冰雹灾害减轻了,粮食也增产了,为夺取农业丰收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们王家坊前大队,三百七十户,一千七百五十人,二千一百亩地。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们大队是“穷山恶水土地薄,十有九家都挨饿,官匪地主食人肉,穷人血泪流成河。” 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我们王家坊前大队新建农业合作社关于《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哨时时注意抓关键性天气预报,为领导指挥生产提供了气象保证,起到了参谋作用。 75年4月1日地瓜插秧时,连续刮了两天西南风,天气回暖气温较高,全大队准备插秧,我们根据“北风不受南风欺”,“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的农谚,结合省、县预报,分析本哨资料,预报两天内有场偏北大风和低温天气,立即向公社和大队做了汇报,公社通知各大队两天内不要插秧,要做好地瓜炕防冻工作,结果4月2日刮起了5级偏北大风,4月3日早晨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6,(7):3-4
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慈利县通津铺公社长峪铺大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大队党支部书记黄炳秀同志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改天换地,大闹旱粮生产革命,经过反复实践,终于闯出了一条旱粮增产的新路子——两季三熟,把过去全大队亩产只有二百来斤增产到一千二百多斤,  相似文献   

9.
俺大队自七四年开始种茶,实行南茶北引,现种茶面积已由七六年40亩发展到400亩,全公社由七六年1000亩发展到5000亩。我们大队气象哨就设在茶园里,几年来为南茶北引作了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大队全面开展了科学实验活动。我们气象哨为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提供气象依据,促使我大队小麦产量不断提高。1974年亩产达到了802斤,一季过了长江。1975年亩产871斤,创造了历史上最高水平。广大干部和社员都满意地说:“气象哨不简单,能为革命管老天。科学种田来指导,生产一步一层天。”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夺取小麦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前,俺大队都是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开发气候资源,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做贡献,建阳地区气象台组成了气候普查组,于1975年6月中旬对建阳县12个公社、78个大队进行了气候普查工作。5个月来,普查组同志步行2,400余里,召开各种座谈会160余次,参加会议的贫下中农和社队干部达1,200余人,写了72个大队的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12.
1976年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劳模种的4.3亩“友谊麦”田,平均亩产806.1斤,创造了我省小麦生产历史上的单产最高记录,比1975年平均亩产729斤增加77.1斤。在他所在的庄家桥大队117.2亩移栽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3.
技术革新     
《气象科技》1974,(7):59-59
自“地电”观测被一些台站用来试作天气预报的一种参考依据后,河南省内黄县中召人民公社西街大队气象哨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狠批了林彪、孔老二“上智下愚”、“天才论”的反动谬论,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县气象站的指导下,初步试制成一台“地电计”,已开始正式记录,进行地电天气预报试验。“地电计”是利用“湿度计”改制的。将湿度  相似文献   

14.
肥是庄稼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但施肥必须用水来配合。如果无水,无论是化肥,还是农家肥均不能起作用。如果能在雨前施上肥,肥既能发挥作用,也节约了水及抽水的电力和人力。我国大批农村气象哨,在这方面也起了很重要作用。(一)连晴天中抓雨前一九七六年辽宁省锦县三台子公社二台子大队,准备六、七月施肥。第一次施肥时天气晴朗无云,公社领导要求开水沟追肥。这个大队的气象哨预报六月十五日有一次降水,建议雨前撒肥。大队按气象哨预报,组织人力将化肥、农家肥撒到田里。十五日果然降雨十五毫米。七月分第二次施肥前,天气一直干旱,如等雨施肥,可能影响收获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7,(1):14-15
河北深县后屯大队实行了“排、灌、路、林”四配套,县气象站和大队气象哨对方田林网防御干热风的效应及特殊性作了调查,现将其林网结构及其防干热风的气象效应介绍如下。一、林网结构,主林带为东西林带,与磁南北向交角100°,南北林带为副林带,与东西林带垂直,耕田被纵横整齐排列的路、林、渠划成方块,一般方田  相似文献   

16.
韦玉岗同志是田阳县那满公社治塘大队人,今年六十六岁,他不图名、不图利,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观风云,做预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作出显著成绩,被群众称为“气象土专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县和自治区劳模大会。 一九五二年他担任大队管水员,整天忙碌在水库、渠道上。有一天,突然下了大暴雨,山洪爆发,水利渠道崩塌二百多方,将要成收的玉米、稻谷被淹没。韦玉岗看在眼里、疼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吴家堡气象哨是一九七四年成立的,建在大队科研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推动下,三年多来,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努力办好气象哨,使气象工作在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服务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九七五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九百多斤,为国家贡献四十万九千五百多斤。一九七六年在长期低  相似文献   

18.
戴加洗  苏宏德 《气象》1982,8(2):50-50
1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与太阳能硅电池发电。 2 青海省西宁市东郊友谊大队太阳能塑料大棚温室全景。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俺大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几年来,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今春,我们在黄山公社中朱冬大队自力更生建厂,对保墒增温剂的土法生产进行了反复试验,终于试制成功,并已成批生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