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威海地区榴辉岩位于秦岭大别苏北胶南巨型榴辉岩带的北东段。榴辉岩体大小悬殊,呈透镜状、不规则状、脉状及似层状等赋存在早元古代荆山岩群变质层状岩系、尖晶石橄榄透闪片岩及晚元古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并与围岩一起经受了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榴辉岩退变分带的核部为榴辉岩,次外边为榴闪岩,最外边为斜长角闪岩或石榴斜长角闪岩。三个变质作用阶段的特征是:前榴辉相阶段为中压相系绿帘角闪岩相;榴辉岩相阶段为高压相系;榴辉岩退变质阶段相当于中压相系的角闪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变质作用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榴辉岩形成于900Ma左右。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东部山东的荣成、诸城和莒南地区采集的四个榴辉岩样品中,柯石英的假象以包裹体的形态产在石榴石内。次浑圆状石英包裹体由中心不规则状石英多晶集合体和边缘放射状纤维组成。有些包裹体还含细粒钾长石。石英也可呈多边形晶体产在基质中。榴辉岩样品中的原生组合主要由石榴石(镁铝榴石=23—40mol%和钙铝榴石=15—30mol%)、绿辉石(硬玉=38—57mol%和锥辉石=0—4mol%)、角闪石、白云母、磷灰石和金红石组成。原生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由韭闪石到镁绿闪石。荣成和莒南的样品中还有原生蓝晶石。在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次生矿物有:韭闪石(或基性韭闪石)、绿帘石以及钠质普通辉石和钠质斜长石的后成合晶。柯石英—榴辉岩阶段的p—T条件大约为>2.8GPa和800—840℃。榴辉岩呈独立的岩体零散地分布于中朝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间的缝合带附近。含有柯石英或其假象的高压榴辉岩在华东和华中的前寒武纪地体中可能有广泛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胶南造山带榴辉岩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主要有绿辉石、镁铝榴石、柯石英、金刚石、金红石等。柯石英、金刚石均呈微晶状包裹于石榴子石、绿辉石中。柯石英多已转化为石英聚晶,并使包裹它的矿物产生放射状胀裂纹;金刚石呈近等轴八面体等,其形成压力达3.5GPa以上。榴辉岩围岩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主要有辉石类(透辉石、霓石、暗硬玉)、钠钙质钠质角闪石(钠闪石、镁钠闪石)、多硅白云母(3T型)、钠长石、绿帘石等。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广泛出现指示区内存在两期高压变质作用:早期为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晚期为高压绿片岩相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多次碰撞是区内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岚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分布在胶南造山带的南段,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晚期在引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含有霓石、钠闪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等碱性矿物;K2O和Na2O的含量为8.4%~9.6%,H2O+少于0.16%,具有富碱、贫水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在262.19×10-6~313.23×10-6范围内,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2902;Pb-Pb同位素年龄值为622.7Ma。含霓石碱长花岗岩体内含有较多的柯石英榴辉岩、榴辉岩包体。柯石英榴辉岩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而其围岩(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却保存下了岩浆成因的霓石,处于富Na、Al、Si变质环境中,未出现硬玉或硬玉分子较高的绿辉石。这说明含霓石碱长花岗岩没有经受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即柯石英榴辉岩相对其围岩而言是外来的。  相似文献   

5.
辽北晚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展布于建平—北票一带。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单斜辉石岩等高压变质基性岩组成。这些岩石遭受了从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连续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榴辉岩相变质反应条件为:T=800℃±,P>1.5GPa;麻粒岩相的温压条件为:T=800~900℃,P=0.9~1.15GPa,属中高压型;晚期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变为:T=570~650℃,P=0.60~0.75GPa。变质反应的P-T-t轨迹呈现出顺时针演化。结合辽北造山带其它的标志判断,这些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抬升与中、新元古代时期洋壳俯冲消减和陆块碰撞,并伴随快速构造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6.
岚山头含柯石英榴辉岩呈透镜状构造块体产于晚元古代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中,其原岩为玄武岩浆分离结晶晚期堆积的辉长岩。该榴辉岩典型的共生矿物组合可划分为4个世代:①Cpx1+Mu1(OrPhen1)+Qz+Pl1;②Cpx2(Om1)+Gr1+Ky+Cs;③Cpx3(Om2)+Gr2+Phen2+Ky+Zo+Qz;④Pl2+Tl+Mrg+Phen3+Czo+Qz。它们分别反映4个变质演化阶段:前榴辉岩相阶段(M1)、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M2)、后榴辉岩相第一退变质阶段(M3)及后榴辉岩相第二退变质阶段(M4)。各阶段的变质条件;M1为P≤1.56Gpa,T=700℃;M2为P=2.74~2.95GPa,T=722℃~981℃;M3为P=1.34~1.54GPa,T=568℃~589℃;M4为P=0.61~1.04GPa,T469℃。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M2)末期的年龄为613.3±30.4Ma,榴辉岩相第二退变质阶段(M4)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313.49Ma。据上述资料再塑了一个较完整的顺时针PTt轨迹。  相似文献   

7.
大别造山带西段的新县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 ,分布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榴辉岩。研究发现 ,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峰变质条件 ,但都经历了相同的绿帘角闪岩相前进变质 ,具有相近的峰变质年龄和相似的退变质轨迹。其形成和折返可能与华北、扬子两大古陆在早奥陶世末的陆—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8.
宿松变质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南部,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位。该带岩石类型丰富,如云母石英片岩、花岗片麻岩、变玄武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异剥钙榴岩、大理岩、石墨片岩和含磷岩系等。然而,它们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重点对大别山宿松变质带中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包括晚太古代(2.5~2.7Ga)和新元古代(770~830 Ma)两大类,经历了晚三叠纪的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是由经历了约2.0Ga变质作用的晚太古代岩石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鉴于花岗片麻岩的新元古代岩浆锆石年龄记录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正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一致,结合变质作用特点和已有资料与区域地质背景,进一步证明宿松变质带花岗片麻岩等参与了扬子板块的三叠纪俯冲,并发生了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局部可能达到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是扬子俯冲板块在较浅深度折返的岩片。由于大陆碰撞→造山后的逆冲、推覆以及构造堆叠与剥蚀作用,造成宿松变质带中有可能卷入较深俯冲的岩片。  相似文献   

9.
河南临汝安沟地区前嵩山群变质矿物、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变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前嵩山群分属不同的变质建造,其中安沟群属中压相系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登封群头道河组为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同时,两套地层变质作用之间缺少钠长—绿帘角闪岩相,这一变质作用的间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层的间断。  相似文献   

10.
胶南造山带范围指安丘-莒县断裂以东、五莲-桃村断裂东南、嘉山-响水河断裂以北狭长隆起区,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十多年来该区开展的区调工作和专题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表明该造山带主要由晚元古代晋宁期及震旦期变质变形侵入岩组成,另有少量中元古代四堡期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分布;变质地层为晚太古代胶东岩群和早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呈孤岛状残留于晚元古代花岗岩中。榴辉岩沿造山带广泛分布,部分榴辉岩含柯石英和微粒金刚石,表明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除此,造山带东段还有麻粒岩及麻粒岩相岩石出露。胶南造山带主体是晚元古代时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韧性变形作用强烈,可划分为早期中深部构造相推覆韧性剪切带和晚期浅部构造相走滑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1.
西天山中、上元古界包括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夹少量细碎屑岩和泥质岩,并有多层钾长岩、硅质岩和透辉岩等热水沉积岩,其沉积相为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述地层为本区含矿地层,不仅其成矿元素含量高,而且产有热水沉积型和以矽卡岩型为主的复合型两类层控铜多金属矿床。地层对本区铜矿化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东南部岚山安东卫、虎山地区位于苏鲁榴辉岩带南西段的中部,区域内赋存大型榴辉岩矿体,榴辉岩资源较丰富。榴辉岩含有的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都是应用很广的矿物,但榴辉岩的选矿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其中金红石的选矿分离一直难以解决。该文就日照东南部地区的榴辉岩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及选矿工艺进行了试验和探讨研究,为今后该区榴辉岩矿的开发利用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东沂水沂沭断裂带西部寒武纪地层发育.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划分4个组9个正式和非正式段。早期为滨海相陆源碎瞩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属于陆表海环境,为发育鲕粒摊和藻礁的缓坡盆地相模式.划分出七个三级沉积旋回.通过对比表明:沂水西部与复州地区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相当、沉积环境相似,为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量估算及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按照自然出露情况,丹凤岩群东段可以划分为商南─丹凤段和商镇─高桥段。研究证明,商南─丹凤段中侵入岩的出露面积大于变质地层。变质地层的变质级达角闪岩相;原岩主要是陆源碎屑岩和泥灰岩,有少量的灰岩和基性火山岩。而商镇—高桥段全部由侵入岩组成。这两段的侵入岩构成了完整的正序岩浆演化序列,包括了钙碱性系列中从基性端元到酸性端元的几乎全部岩石类型,明显地具有活动陆缘型岩石组合。商镇—高桥段的塑性变形明显地弱于商南—丹凤段。在后一段的郭家沟剖面,辉长质变晶超糜棱岩带宽度达几百米,变形强度达深层次的辉石相。  相似文献   

15.
鲁东榴辉岩是秦岭—大别山榴辉岩带的东延部分,由郯庐断裂将其切割向北平移。榴辉岩的产状有三种,分别产于片麻岩、层状变质岩系和超镁铁质—镁铁质宕中。其成因有壳成、幔成和岩浆结晶型三种。榴辉岩形成于7.5亿年左右,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最强烈的时间在3.29—2.1亿年。  相似文献   

16.
山西沁水盆地南缘晋城一带广泛出露寒武系一三叠系地层,其中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岩一陆相碎屑岩系沉积,反映了该地区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由海相向陆海交互相到河流相、湖泊相沉积的演化过程。笔者等对该地区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做了初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层中具有生油岩条件,但有机质演化成熟度较高,对找油是不利的,而对找气是比较有利的,有可能成为有希望的新的天然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7.
三叠纪贺兰山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沉积盆地。盆地中充填有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及湖泊体系的沉积。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古地理格局均受边缘断裂作用所控制.盆地的西及西北部边缘为断陷沉积边缘,东南边缘为自然超覆边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对小秦岭东部的区域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北部、北中部、中部区域韧性剪切带及闵峪花岗岩体南缘的区域韧性剪切带在区内均可见到;②区域韧性剪切带中出露的动力变质岩以条痕状糜棱岩、糜棱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糜棱岩为主,变质作用达角闪岩相;③闵峪花岗岩体南缘的区域韧性剪切带生成于燕山期,剪切方位多次变化,早期为左行,晚期为右行;④其余区域韧性剪切带生成于太古宙末期,并以右行逆冲为主;⑤它们对金矿的形成、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五大连池地区矿泉水采样分析,进行同位素测年研究,提出该区矿泉水主要来于大气降水。原生冷矿水和次生冷矿水中的放射性碳都已经历了万年以上的蜕变,说明该区矿泉水地下迳流条件极差,其冷矿水形成时间长,资源有限,因此应有计划地合理开采利用,防止过量滥采而导致矿水资源枯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