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解决青海东昆仑重点成矿带金刚石钻进中钻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对该区域典型岩石的研磨性、可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影响钻头寿命的因素进行了现场调研。测试结果表明:岩石的研磨性主要在5~6级,可钻性为7~8级。回归统计分析表明,影响钻头寿命的显著因素是钻孔深度和钻头回转速度:钻孔越深,转速越高,钻头寿命越短;认为这是由于地层漏失,导致环空粗颗粒岩屑不断累积,造成钻头重复破碎岩屑、拉槽和微烧,从而降低了钻头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矿区煤层灰岩顶板厚度大、致密坚硬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切眼放顶和顺槽预爆破拉槽的顶板控制措施,确定了放顶高度,并给出了具体的放顶、拉槽方案以及爆破工艺,对坚硬顶板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真空热压烧结金刚石钻头的特点、优越性,即排杂、脱氧、脱气、促进金属粉末合金化、降低金刚石强度的热力损失、钻头内在质量明显改善;介绍了几个厂家钻头的试验情况,对其综合效果进行评价;文章还展望了这种新型钻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钻头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决策问题。本文将多指标决策中的TOPSIS法应用于金刚石钻头的综合评价,并用实例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北半球两大长波槽即东亚大槽和北美东岸大槽的异常变化对贵州夏旱的指示作用。并得出冬春季节东亚大槽明显偏浅(弱)与北美东岸大槽明显偏深(强)同时发生,是贵州夏旱预测的一个强信号,并以两大长波槽指数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夏旱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经最近3年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避免采取岩心的直径变大、孔径变小、新钻头下不到孔底和新钻头在下钻过程中卡钻等钻探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钻探施工中新钻头初次下孔过程中扩孔的麻烦,通过长时间在钻探过程中的摸索与试验,我们总结提出了一套在钻探工作中比较实用的金刚石钻头“分组“与“排队“的方法。通过在钻探过程的实际运用,这套方法能有效地避免了前述钻探事故的发生,对提高钻探质量,保证钻探安全,减少单孔金刚石钻头的消耗量和提高钻探经济效益指标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井眼形成是通过钻头牙齿破碎岩石形成岩屑来实现的,对钻头牙齿侵入破岩机理的认识有助于优化钻头结构,提高工
具破岩效率。阐述了钻头牙齿与岩石相互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分别从弹性力学、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综述了钻头牙齿
与岩石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虽然前人开展了众多的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但是由于钻头牙齿
破岩过程及井底环境的复杂性,目前为止其机理并没有被完全认识清楚。理论与实验研究证明,井底压力是影响机械钻速的重要
因素之一,针对钻头牙齿与岩石相互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建议采用先进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将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结合开展研
究,揭示井底复杂应力环境下钻头牙齿的破岩机理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去年六月在安徽屯溪举行的金刚石钻头设计加工调研会,对钻头的金刚石浓度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论和重视。金刚石孕镶钻头传统浓度是75%或50%,甚至更低。特别对付打滑地层通常都采用低浓度,低硬度的办法。但在屯溪会上,长春地质学院的张祖培付教授及探矿工艺所的邵继武同志都提出了提高金刚石浓度的新论点。他们认为:当浓度在0—70%范围内,由于金刚石含量少,在钻进过程中容易破碎,钻头表现出较低的耐磨性,钻头寿命很低。当浓度在70—120%范围内时,钻头的耐磨性与浓度几乎是直线关系。因为随浓度的增  相似文献   

9.
营口—宽甸地区重力场自北而南有逐渐增高的总趋势。中部区重力低与重力高呈带状相间出现。结合该区已知的地质构造特征综合分析,重力负值带是早元古宙拗拉槽边界深断裂和构造—岩浆岩带的反映。隐伏、半隐伏花岗岩体的解释和推断,为逃一步寻找金、硼、铅锌等矿产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压金刚石钻头在钻进中尚存在钻进时效不高、适应性不广的弱点,进行了聚合粗粒金刚石钻头的应用研究,从聚
合粗粒金刚石的聚合方法与工艺,到聚合粗粒金刚石破碎岩石的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制的聚合粗粒金刚石钻头,在室
内进行了钻进试验,钻进Ⅸ级中-细粒致密花岗岩能获得2.59m/h的时效,和普通金刚石钻头相比钻进效率提高了24%,表明聚
合粗粒金刚石可以弥补普通金刚石钻头对岩层适应性较低的弱点,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辽北地区中,上元古宙凡河群,据其总的构造样式;近万 m 厚的沉积—火山建造;厚度巨大的细碧岩及其与硅质岩、英安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组合;非补偿性和补偿性堆积的双层结构;平行裂陷槽延伸方向的生长性断裂和重力梯级带,以及拉伸角砾岩带、滑塌构造、碳酸盐岩的浊积岩系等,表明凡河群为中、晚元古宙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坳拉谷沉积。其形成作用可据 Ramberg(1972)的重力不稳定模式来阐明。该坳拉谷构造作用的早期阶段控制了关门山铅—锌矿田的成矿和分布。对该坳拉谷构造及成矿作用的研究无疑对关门山矿田新一轮找矿和靶区分析是有稗益的,同时对整个华北地台北缘构造演化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队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在南丹芒场矿区开始使用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的电镀人造孕锒金刚石钻头,到八四年七月底止,共三年,计使用完各种电镀钻头344个,总进尺11521.55米,总纯钻时间6795:05小时(表1),平均钻头寿命33.49米/个。其中八一、八二年平均寿命为58.51米/个;平均时效1.70米/小时,每米钻头费用7.46元/米。其中1219号钻头进尺405.67米,纯钻时间109小时。过百米钻头29个,为钻头总数的8.2%,过50米(不含过百米钻头数)钻头43个,为钻头总数的12.5%。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3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省煤田地质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王天顺到煤田一队在吉尔吉斯斯坦承担的卡瓦依矿田金矿普查区检查指导工作。在项目施工现场,王天顺实地查看了卡拉稍拉矿段和西瓦力矿段现场钻机施工和探槽的编录、取样情况,详细询问了金矿脉、矿体的延伸情况,并到岩心库查看了岩心、矿心。王天顺充分肯定了吉尔吉斯斯坦项目部的生产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反循环钻进与正循环钻进的冲洗液流向不同,同时反循环钻进孔径一般比正循环钻进的孔径大,反循环钻进仍沿用正循环钻进用的开放式翼状钻头,由于孔内冲洗液中心流速高,边沿流速低,孔底边沿排岩屑不畅,特别是在粘土地层钻进常引起糊钻,致使钻进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把钻头的翼板顶部改成封闭(即挡水罩)式,使冲洗液先流到钻头边沿再到中心钻杆,这样孔底排屑较彻底;另外把钻头底唇改成收敛式的(即倒漏斗状),使岩屑翻起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加强钻头的排岩能力,阻止粘土滞留及粘结钻头的可能性,保持孔底清洁,从而提高了反循环的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右江盆地南部出露大量基性岩、超基性岩。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的内部(田林、西林、百色一带)可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洋壳,三叠纪仍然具大陆地壳性质;而盆地南缘在三叠纪则已演化到大洋环境了。文章认为,中生代右江盆地可能是一个拗拉槽,不仅仅是裂谷。  相似文献   

16.
距我的老家村庄北面约3公里的地方,有两座对立的山峰,两山之间是一条缓平、宽阔的大槽,由于湾度相当大,状似农家砍猪菜的砍槽,自古以来人们都称这里为大槽湾。大槽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所以无论种什么庄稼都长势良好,早熟早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拉宾诺维奇磨粒磨损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型中牙齿磨粒磨损系数Kε。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牙轮钻头与岩石互作用模型。用网格重划分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解决了岩石网格变形大、求解速度慢等问题。分析了3种齿形的牙齿磨损、牙齿磨损形貌,并与现场实验钻头磨损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牙齿寿命及其磨损形貌;探索了机械钻速、转速和岩石与牙齿磨损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择钻头型号、推荐钻井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碎岩动力和洗井介质,配用双壁钻杆,实现全孔反循环连续取芯(样)的钻进技术。本文在对反循环钻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循环钻头的设计依据和原则,并依据野外生产试验资料,确定了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的设备配套方案、钻进规程参数和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常规地质导向系统测量盲区大、地层响应滞后等问题,采用方位伽马成像测井和无线电磁波通讯一体化设计,研制近钻头随钻伽马成像系统。该系统集成近钻头伽马成像探测短节、井下无线电磁波短传子系统和地面实时成像导向软件等,具有测量零长短、方位成像精度高、无线电磁波传输距离远等特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保证测量、施工工艺等稳定性前提下,近钻头随钻伽马成像系统可以实时获取钻头附近的地层方位伽马成像图,实现跨螺杆动力钻具无线电磁波通讯。该结果可为定向井、水平井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辽东早元古宙拗拉槽中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层状矿床和脉状矿床两大类。本文论述了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特征。依据大量地质事实,作者认为: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与基底花岗岩活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半地堑系;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液态矿源层;中生代岩浆活动是矿液上升的热动力。综合这三大因素,建立了东胜式矿床的成矿模式。由此,期望对进一步找矿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