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对简单差分、二阶差分、Frame差分、三阶反距离权差分、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和三阶不带权差分6种常用坡面法向量算法的分析比较,得出在求算fx和fy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差分算法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三阶不带权差分和三阶反离权差分在计算精度上最佳。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EGNOS系统以及EGNOS在我国测试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静态测试的数据处理过程,并将EGNOS差分结果与GPS未差分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差分结果优于未差分结果.同时在EGNOS数据处理中也发现许多问题,如差分结果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精度差、接收的数据中不能用于EGNOS差分定位的较多、差分定位结果超过用户定位保护限值的较多等,对此文中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EGNOS系统及其在中国测试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EGNOS系统以及EGNOS在我国测试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静态测试的数据处理过程,并将EGNOS差分结果与GPS未差分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差分结果优于未差分结果。同时在EGNOS数据处理中也发现许多问题,如差分结果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精度差、接收的数据中不能用于EGNOS差分定位的较多、差分定位结果超过用户定位保护限值的较多等,对此文中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动态检测平台,设计了GPS动态差分试验和双动态差分试验,分析了GPS动态单点定位、动态差分测量、双动态差分测量在两种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了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的基本思想、基本构成、工作流程和它的技术特点,针对广均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中的数据通讯和难点,难过改进计算技术和软件的方法,提出了分布式广域差分GPS这时定位系统。相对通常的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来说,该“分布式”的技术特点是以预报精密星历来代替星历差分改正;设立地区性差分基准站来计算星钟差分改正和电离层差分改正;极大的降低了主控站和跟踪、用户站之间的大范  相似文献   

6.
集成定位的大众服务是北斗产业化的主要方向,针对目前服务大众的传统单站差分定位技术基准站单一、作用范围有限、随距离增加定位精度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多个基站差分信息,根据流动站到基准站的距离,通过加权方法内插出流动站的改正信息,利用改正后的差分信息进行差分网定位解算的方法。通过多基准站差分定位网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或降低了单基准站差分定位的不足,BDS单系统定位精度满足导航要求,大大提高伪距定位精度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广域差分GPS中用户接收机多为较廉价的单频接收机,可以接收差分播发站发播的差分改正信号进行DGPS计算,由于WADGPS的算法和常规算法不一致,差分改正信号难以是标准的RTCM格式,因此必须研制专用的差分信号接收机和DSP运算平台,并在平台上集成用户定位的算法,用户定位软件可以实时对观测数据、差分改正信号进行解码,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差分GPS实时定位技术的二种基本类型,即普通差分GPS和广域差分GPS,或称为测量域差分和状态域差分技术,对这二种差分系统的构成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基站、双基站差分定位及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对海岛区域的机载GPS定位数据进行解算。实验表明:基站距离影响差分定位的精度,双基站差分定位可以改善高程精度;机载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与差分定位的精度在平面中偏差在0.10 m以内;在高程方向偏差在0.15 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单基站差分GPS定位精度的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单基站差分GPS测量的主要误差因素,研究了不同基线长情况下广播星历、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等误差对单基站差分GPS数据精度的影响程度及规律,通过设立双基站测量、与精密单点定位软件处理比较等方法检验了单基站差分GPS数据精度,得出了在用单基站差分GPS测量系统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