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东白云地铅锌矿床位于三洲盆地矿集区,地处NE向恩平—从化深断裂带、EW向高要—惠来深断裂带及NW向西江大断裂的交汇处,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重点对矿床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成矿作用探讨成矿机制及找矿前景。结果表明:F2是本区的主要导矿构造,其旁侧的次级张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流体经F2运移至本区在次级张性断裂中析出成矿;矿区东部西江断裂与高要—惠来断裂交汇处,构造应力集中,次生张性断裂发育,距离矿源较近,且在新构造运动中未抬升剥蚀,是本区的首选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特征,分析了地层与成矿的关系、控矿构造与容矿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通过化探分析确定了元素组合、富集系数和变差系数,为在该区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辽西建平北部金矿床和矿点分布集中 ,具有利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TM图像的遥感地质解译 ,提取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构造信息 ;利用波段比值及主成分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对区内重点地段进行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处理 ,蚀变异常在图像上以彩色晕圈显示。研究表明 ,区内线环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及蚀变异常发育的复合部位 ,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段。根据对本区金矿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 ,在区内圈出了 3处金矿成矿预测区 ,并在野外验证中发现 3处金矿点 ,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遥感地质信息,主要是断裂构造和环形构造。通过分析区内遥感地质特征,圈定成矿有利部位,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笔者立足于区域地质构造整体格局,对研究区不同级别断裂进行系统观察及产状测量,对矿区各断裂级别、性质以及控矿作用大小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探索破头青断裂带及其形成机制、矿床成因和构造-矿化网络时空演变过程,构建本区控矿构造格架;结合探采资料研究了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确定本区成矿有利地段,为下步探矿工作部署、实现找矿...  相似文献   

7.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械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控矿形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完成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内容简介:通过本次遥感综合矿产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了区内主要的断裂构造,提出了本区主要断裂具有两期多次成矿作用的新观点,为该区找矿及成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此观点为基础,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型和以遥感为主的矿产综合预测系统,结合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全区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划分出7个成矿带,新圈定遥感远景区及遥感找矿靶区5 5处,查证2 3处,新发现矿点6处,矿化点17处,并在夏塞隆、兰达、莫仁达靶区取得了找矿重要突破。创建的图像数字剖面分析方法,在本区地质填图、成矿远景区划和找矿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西部的熊耳山地区是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区内环形--线性构造与成矿存在耦合关系。本研究中对最新高分SPOT--5图像和Aster的遥感地质解译发现,熊耳山北部上观周围区域存在多个环形构造,主要发育于太华群古老变质岩和熊耳群火山岩中,南部附近为中生代花山岩体。环形构造集中分布,大环套小环、线性和环形构造交切。影像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发现,环形构造周围及其内部发育较好的铁染异常和羟基异常,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附近和周围已知的金矿床和金矿点零星分布,但其遥感图像与熊耳山其他类似环形构造发育地区相比,影像特征更为典型,且成矿条件似更为优越,有可能成为熊耳山地区又一个金银成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个旧矿区卡房矿田遥感地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个旧矿区卡房矿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田的遥感线性构造特征、环形(弧形)构造特征及线环构造组合特征,通过等值线法显示和计算遥感综合信息量,由遥感综合信息量频数曲线图的拐点确定了找矿信息临界值为7.5和15.划分了一、二两级找矿远景单元,类比已知成矿区,最后提出了五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1.
武际春  吕古贤  任宏 《地质通报》2011,30(4):579-587
利用采空区的生产资料,开展矿化蚀变带剖面实测,建立石英脉和蚀变岩2种类型金矿的构造蚀变分带关系,形成野外可观察的矿化蚀变图例。通过地表结合井下构造蚀变岩填图,把找矿标志从矿脉和近矿蚀变岩扩大为全部蚀变岩石乃至弱钾化花岗岩,使找矿预测目标从1~2m扩大到几十米至几百米,扩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用构造蚀变岩相地质测量与深部找矿方法,在山东九曲地区采空区之下预测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纳赤台地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中段,为解决该区域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矿产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1:5万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结果显示: 区内构造强应变带和糜棱岩化带交替频繁出现,脆—韧性剪切带中强片理化及糜棱岩化、S-C组构、旋转碎斑和不对称褶皱等构造现象常见,EW向、NWW向构造发育; 新识别出的构造形迹和新发现的一些金铜铅锌等矿点及矿化线索,与区域上绝大多数矿床、矿点分布实例及EW向、NWW向线性构造带产出较一致,表明构造与成矿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EW向、NWW向为主的构造与多金属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昆仑河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为中—晚志留世(432~423 Ma),同区内新发现的二道沟白钨矿、铜金山钨锡矿的成矿时代较接近,认为该区域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磨石山火山盆地位于宾县-伊春-甘欣(俄)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中部,为白垩纪中-小型火山盆地.盆地北部的滚子沟地区新发现一铀矿化异常区,矿化异常区内存在一条铀异常带及两处铀异常高值点.在综合该异常区地质和矿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等地质特征,通过对滚子沟地区铀异常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异常区内赋矿岩性为早白垩世宁远村组碎裂流纹岩,主体受到北北东向断裂控制,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赤铁矿化,具明显分带性.与区域产铀火山盆地对比分析显示,磨石山火山盆地具有更优越的成矿前景.可依据滚子沟地段归纳的铀矿化特征,在火山盆地内进行铀矿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西藏谢通门县斯弄多铅锌矿区1:10000地质填图和1:10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矿区不同岩性中Ag、Pb、As、Sb、Bi浓度克拉克值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元素分布型式具对数双峰分布,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因子分析显示成矿具多阶段性,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Pb、Zn、Mn,可作为找矿的指示元素;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在矿区圈定4个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区,其中Ⅰ号、Ⅱ号异常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延边东部金铜矿化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玉凯 《矿产与地质》2008,22(2):158-163
珲春东北部金铜矿化区与古生代、中古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通过对中生代火山岩及矿区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及已知典型矿床的研究,提取多元综合成矿信息,总结出矿化区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区内找矿靶区和找矿方向,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何宝山和长兴脉状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意在找到多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关联,解决制约本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难题.基于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总结了控矿构造框架中多级断裂对不同规模成矿单元的控矿特征,建立了构造格架.主要成果如下:1)坳上-南溪及叶家断裂,为矿分布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矿田的空间展布;2)朱溪、大马圩断裂,...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芦塘坝研究区三维预测模型及靶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琼  陈建平  尚北川 《现代地质》2012,26(2):286-293
通过对云南个旧芦塘坝研究区成矿信息分析,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深部隐伏矿体预测。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概况与成矿规律,确定地层和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条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该研究区的数字矿床模型,应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地层、断裂、构造定量化信息、化学元素异常,将其作为预测变量,最终通过计算圈定出预测远景区进而优选出4个预测靶区。预测远景区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其矿产预测方法有效性较好。构造定量化信息分析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三维找矿。  相似文献   

19.
黔西北矿集区亮岩铅锌矿区成矿构造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亮岩铅锌矿是川滇黔接壤区黔西北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该矿床三个中段出露的垭都—蟒硐断裂带结构进行精细解析,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分析,认为该区至少历经了三期构造成生发展过程,相应的主压应力方向依次变化为北西向→北东向→东西向,其中在成矿期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为北东构造带。因该断裂带走向变化,在其不同部位的力学性质相应发生改变,导致矿体赋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合黔西北矿集区内其它典型矿床控矿构造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构造控矿规律,而且与滇东北矿集区会泽型(HZT)铅锌矿均受到统一的构造应力场控制。不同于垭都—蟒硐成矿带在成矿期受北西构造带构造体系控制的传统观点,该新认识认为燕山期北东—西南向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北西构造带构造体系为成矿后构造(破矿构造)。这些认识为该区乃至黔西北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阳山金矿为核心的甘肃阳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107片整装勘查区之一。勘查区位于中央复合造山带中段西秦岭南缘,该区构造-岩浆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以阳山、新关、关牛湾、塘坝等为主的金矿床,经过近20年的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勘查区正处于找矿勘查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时期。文章在系统梳理前期勘查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并经野外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制约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基过于勘查区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复杂造山过程,需从全新角度认识勘查区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的演化;基于野外勘查新发现的地质事实,进一步查明区内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的时空、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厘定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及其对成矿产物的影响;从整装勘查区乃至区域成矿带巨量金聚集的角度,深化巨量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全面分析阳山整装勘查区内典型金矿床特点,并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矿床的对比研究,确立区内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勘查类型;以区内复杂构造演化为脉络及其对成矿的控制研究,提炼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面向找矿突破的总体目标,全面总结勘查区、矿田和矿床等不同层次的成矿规律,系统全面评价勘查区资源潜力和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