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SMS(短信业务)的无线远程电源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实现。该系统由一个无线GSM模块(WAVECOM公司的Q2403模块)和一个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的监控单元组成,监控单元利用AT指令通过串口和GSM模块进行通信,借助GSM模块Q2403使用户能够通过短信便捷地对相关设备进行断电、上电和重启等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SMS(短信业务)的多功能智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实现。它由一个无线通信模块(WAVECOM公司的Q24plus模块)和一个单片机(P89c668)为核心的监控单元组成,监控单元利用AT指令通过串口和GSM模块进行通信。它借助GSM模块Q24plus使用户能够通过短信便捷地对相关设备进行断电、上电和重启与备用设备切换等控制。  相似文献   

3.
新型数字强震仪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强震仪采用高速信号处理器为控制核心,24位∑- △A/D转换器与数字滤波器构成的3通道信号采集系统.仪器采用大容量CF卡记录采集数据,具有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接口,内置GSM通信模块,内置嵌入式网页服务器,可以通过浏览器与发送中文短信的方式对仪器进行监控.详细分析了仪器所采用的烈度算法与触发滤波器的特性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王小明  陈婧  张勇 《地震工程学报》2013,35(S1):158-161
由电源测控单元、短信平台及远程控管平台构成的上海市地震局台站电源远程管理单元,实现了对台站市电、UPS、电池组等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对台站电池组的远程充放电功能,以及对台站电源故障的短信告警,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的台站电源状态报表,提高了用户对电源故障的处理效率和台站设备运行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实时故障报警问题,提出一种手机短信报警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网络管理站实时监控、接收UPS发生停电或故障时自动触发的Trap自陷信息,并生成UPS故障报警记录,然后基于SMS方式,由短信服务器将故障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网络管理员.最后通过模拟各类UPS故障成功自动触发手机短信报警,验证了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地震台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JB35GSM模块的远程监控系统,介绍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系统构成图及主要硬件电路.实践证明,该系统为地震专业设备的可靠运行和及时维护提供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信息网速报信息实时同步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速报信息实时发布需求、速报信息源及接收方式,针对现同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路接收、对比监控"的技术思路,并进行了功能设计与主要功能的实现。新系统不仅提升了网站速报信息服务的可靠性,而且将其与短信功能结合,能自动发现异常状况,便于及时处置故障。  相似文献   

8.
地震系统实现与政府相关应急部门的单路点对点视频会议,为满足双方双路甚至多路的视频会议需求,采用编解码器的模数/数模转化技术,通过增加音视频切换器模块、音视频分配器模块和双绞线传输器模块,最终实现地震局值班室与应急办、指挥大厅与应急办的双路点对点视频会议,同时实现上海市地震局多路视频源信号与应急办传输功能,拓展沟通渠道,丰富通讯信息,保证信息传输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9.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MCSEM)是勘查海底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在MCSEM海洋作业过程中,利用甲板端的监控单元,可以在甲板端对海底发射机进行直观地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测.监控单元硬件以发射机的通讯模块、万米光电复合缆中的光纤、甲板端控制计算机和光纤转串口的光端机为基础,软件采用图形化的LabVIEW高级编程语言.通过甲板端监控单元,仪器操作人员可建立船上计算机与海底发射机的远程数据通信,从而实现对海底发射机运行状态的实时查看和更改.经过多次海洋实验验证,研发的甲板端监控单元硬件性能稳定、软件界面友好直观,能够很好地满足海洋可控源电磁海上勘探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移动通信短信息业务SMS出发,思考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应用新领域。介绍了DsnSMMS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分析了OCX短信控件、系统软件、地震信息处理程序、台网实时监控程序的开发,各模块实现的功能。通过系统软件开发和短信收发设备的集成,实现了地震信息的快速群发、触发报警及台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并可以采用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台网软硬件。从无锡市数字地震台网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智能化的交互操作与远程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