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朱官忠  李性真 《气象》1988,14(11):30-34
1987年8月26日,济南市出现了一次对流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强雷雨主要集中于中午、傍晚和上半夜三个时段,以上半夜降雨强度最大,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02.5mm,出现于22时57分—23时57分。过程总降水量为270mm,是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298.4mm)之后,25年来济南市最大的一次暴雨。据山东省防汛指挥部统计,市区降雨量均在300mm以上(图1),东城  相似文献   

2.
气旋暴雨是我区暴雨的一种主要天气系统。根据25年(1960—1984年)5—10月份的资料统计,≥50mm降水共58次,其中气旋暴雨次数占93.1%。平均每年出现2—3次气旋暴雨,最多年份(1957年7月)为5次,没有出现的只有两年(73、81年)。最早出现在5月7日(72年);最晚出现在10月28日(77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5—10月出现次数的80.8%。 本文应用1960—1984年6—8月500mb、709mb、850mb及地面实况资料和我区各站25年降水资料。前20年(60—79年)作为历史资料,后5年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4.
暴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出现机率较少,而且山区夏季的暴雨往往带有局地性,如一日降水量≥30毫米,两日降水量≥50毫米,定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则我县6月份暴雨较少,主要是7—8月。1958—1978年7—8月共计出现暴雨48次,平均每年2、3次。其  相似文献   

5.
从1963年—1975年,我片汛期(7—8月)大—暴雨共出现71次,产生大—暴雨的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暴雨过  相似文献   

6.
利用贵州玉屏国家气象站1959—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及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皮尔森-Ⅲ等方法,对玉屏县暴雨气候特征及日最大降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屏县暴雨日数年变化呈略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前期为暴雨偏少时段,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80年代中后期为暴雨偏多时段。暴雨发生在夜间的概率较大,尤其是4—7月;玉屏县暴雨降雨持续时间大多在3~12 h之间,占72%。暴雨过程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概率及极值较大。玉屏县有2个多暴雨中心,分别位于亚鱼乡、大龙镇。用皮尔森-Ⅲ推算,玉屏县10 a出现一次的日最大降雨量为114.8 mm,20 a出现一次的日最大降雨量为139.6 mm,50 a出现一次的日最大降雨量为174.0 mm。1960年出现的日降雨量226.2 mm,属于188 a重现一次,2007年出现的次大日降雨量191.9 mm,属于75 a重现一次。  相似文献   

7.
1 1995年7~8月沈阳的降水概况及暴雨所造成的灾害 经统计,1995年7~8月沈阳降水量为460.2mm,比常年同期多117.1mm。而7月份降水特多,其降水量为332.6mm,比常年多149.4mm,是1951年以来第3个降水高峰月(1953年为365.2mm,1963年为336.9mm);7月出现两次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而且集中  相似文献   

8.
白城市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坡,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暴雨和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但出现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机率很小。2003年8月5—6日白城市出现了典型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五市县过程降水情况是:洮南89.8mm、镇赉83.1mm、大安80.0mm、洮北区44.5mm、通榆36.0mm,其中镇赉、  相似文献   

9.
对商丘国家观象台1954--2005年月报表中挑取的符合暴雨日条件的142个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商丘暴雨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频发于7、8月份;暴雨日年平均2.73个;日暴雨量最大(193.3mm)不超过200mm;最长连续暴雨日数不超过2日;连续暴雨日降水量累计(223.9mm)不超过250mm;1h最大降水量不超过70mm。暴雨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日出现较晚,60--90年代的暴雨日数递减,90年代后有增加趋势;大暴雨日数自60年代起有逐步增加趋势。暴雨日对月、年降水量有显著贡献,4—9月暴雨日对月降水量的贡献很大,且从4月到7月暴雨目的贡献呈递增趋势。一年内暴雨日出现5次时,当年的年雨量为偏多年份。  相似文献   

10.
张明席 《气象》1982,8(7):2-4
赣南18个台站中有2/3或以上的站同时出现暴雨,称为全区性暴雨。1959—1980年共出现过15次,其中13次是西风带暴雨,2次东风带暴雨(台风暴雨)。3—6月有12次,全是西风带暴雨,其中以6月为最多,占6次,3、4、5月均等。8月有2次,10月有1次。  相似文献   

11.
焦佩金 《气象》1991,17(11):58-61
8月,我国中部和东部的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华北、东北地区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汛期少雨;华北、东北等地气温偏高。 天气概况 上旬,江淮等地有一次大范围强暴雨过程;中旬,仅浙江及华南等地有暴雨;下旬,全国无暴雨过程。北方全月无暴雨过程。 本月的降水量,除江淮地区西部(180—250mm)、云南的部分地区(300mm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博罗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逐日降雨资料和乡镇区域气象监测站2013—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博罗县暴雨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博罗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平均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分别为8.1 d和676.6 mm,暴雨日数月变化呈双峰型分布,暴雨日数存在5~12和2~3年的显著周期;连续性暴雨日数占暴雨总日数的23.8%,2007年出现了最长的连续5 d暴雨,暴雨初日多在3月30日—5月13日出现,暴雨终日多在8月11日—10月15日出现。  相似文献   

13.
分析贵定县1957-2009年出现的134次暴雨日样本。结果表明:贵定县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增长率为0.2d/10年,年暴雨日数在0~7d次之间,暴雨日平均每年出现2.53次,最大降水量为234.9mm,1h最大降水量为63.5mm;2—10月均有暴雨日出现,暴雨日发生的季节性明显,夏季暴雨日占全年的54.3%,暴雨日频发于6—7月,且6月下旬为暴雨的高峰期;暴雨日降水对月、年降水量的贡献显著,5-9月的暴雨日雨量对月降水量的贡献较大,6月为最大。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无暴雨日出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门市新会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暴雨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研究了江门市前汛期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3年江门市前汛期年平均暴雨日2.8 d、大暴雨日0.7 d、特大暴雨日0.04 d;年平均暴雨量为385.4 mm,平均强度为75.5 mm/d。平均每10年的上升速率年暴雨频数为0.29次、年大暴雨0.13次、年暴雨量为28.6 mm、暴雨强度为1.0 mm/d;但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2006年以来大暴雨出现的频数增加,表现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暴雨气候事件也呈现异常现象。前汛期年暴雨量和频数呈正比,暴雨日数多的年份对应降雨量也较多。  相似文献   

15.
使用通辽市11个国家级气象站自建站到201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共统计出暴雨过程301次,其中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79次。对其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1)通辽市暴雨出现在4—10月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8月,以7月最多、8月次之;(2)近65a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趋势,但阶段特征明显。20世纪60—70年代暴雨过程的年际波动比较平稳,80—90年代波动较大,其中,1994年暴雨过程最多,为13次。进入21世纪以来暴雨过程比20世纪略有减少。(3)从年代际变化看,20世纪90年代暴雨过程总次数最多,为63次,60年代次之;2010—2015年最少,仅发生4次。(4)年暴雨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在扎鲁特旗站维持一个多暴雨中心,在青龙山—库伦—科左后旗至科左中旗站一线分布着一个多暴雨带;在霍林郭勒站有一个少暴雨中心,在奈曼—开鲁—科左中旗西部的舍伯吐站一线存在一个少暴雨带,这种分布与通辽市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遵义地区5—8月暴雨天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刚 《贵州气象》1994,18(3):6-9
暴雨是遵义地区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对全区5~8月份暴雨的气候概况和天气系统特征进行统计分忻,为建立本区暴雨的预报方法提供依据.1暴雨的气候概况全区范围内当3站以上日降水量≥50mm时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普查1981~1990年5~8月历史资料.10年中,该过程5月份共出现5次,6月份11次,7月份!0次,8月份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最多的年份是1987年7次,最少的是1990年1次,详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6月份是暴雨集中的月份,6月中、下旬到7月份中旬是暴雨的高峰期.2失至影响系统民纪500hPa上全区33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7.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18.
通化市位于长白山系的西南端,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暴雨和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但出现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机率很小,全区各站均达到暴雨的天气过程则更少。经历史资料查询,自1951年建站以来,50年中只有1971年8月1日产生过一次全区性质的暴雨天气过程。2005年8月17~18日的暴雨天气则是历史上第二个全区性的暴雨天气过程,8月17日08时-18日08时各站的降水量如下:辉南县52.7mm;梅河口市58.4mm;柳河县64.7mm;通化县64.0mm;通化市区71.1mm;集安市73.4mm。本场降水,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前12小时,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后12小时,降水过程中雨强不是很大,但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极端长历时暴雨时空分布及影响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15年辽宁省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的1°×1°格点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辽宁极端长历时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天气系统和不同天气系统下的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宁极端长历时暴雨分布广,大致可划分为4个易发区,降水雨强≥10 mm·h~(-1)的持续时间以6—8 h为主,最长可达14 h,最大雨强可达91 mm·h~(-1),总降水量6—7 h可达150—200 mm、8—10 h可达250—350 mm;暴雨次数年际变化大,7—8月是多发期,7月过程次数虽多但范围小,8月过程次数虽少但范围大,15—17时和22—02时最容易开始发生该型暴雨;高空影响天气系统中,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次数最多且造成的降水持续时间最长、雨强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纬向环流型暴雨分布零散,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型暴雨分布相对集中;地面影响天气系统中,高压后部型次数最多且造成的降水雨强最大,华北气旋造成的降水持续时间最长,高压后部型、台风型和江淮气旋型暴雨分布相对集中,蒙古气旋型和华北气旋型暴雨分布零散。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5—2017年吉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EC数据通过配料法构建吉林省暴雨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省暴雨出现时段为每年的5—9月,集中时段为7—8月,7—8月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9.1%;吉林省各站点暴雨年平均次数以2~5次为主,白城西部、长春北部地区暴雨<2次,东部暴雨次数稍多,尤其是长白山天池站3a内暴雨达到了13次;该预报模型的FY预报方法TS评分为22.34%,比EC模式预报的TS评分高5.02%;FF预报方法漏报率为36.65%,明显少于EC模式的75.16%;FF预报方法空报率偏高,FY和FF两种预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吉林省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