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海口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兰  郭纯青 《地下水》2005,27(1):39-43
介绍了海口地区的自然地理地下水的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介质条件和补、迳、排条件,分析了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水位降深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关系,对地下水水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徐州市区地面塌陷与岩溶水开采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水是徐州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由于对岩溶水的长期不合理开采,诱发了地面塌陷。论文概述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采状况。较系统地分析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华北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供水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区是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50%以上,地下水开发利用率达54.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在本文中阐述华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采补平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区内拟选的85处可供建立城市地下水应急(后备)水源地的供水条件与前景,对保障华北地区主要城市供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林  魏琳  杨瑾  余宏生 《地下水》2005,27(4):266-267
简单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概况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论述了新疆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量,并对地下水开采潜力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准格尔矿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为16760t/d,而开采量为74973t/d,长期开采将引起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泥沙充填带运移和水质恶化,所以应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开拓新的供水水源;建立新的供水水源地;减少集中开采;建立地面污水处理系统,避免污水排入地下   相似文献   

6.
在鄂尔多斯盆地都思兔河流域供水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查明了流域含水层的结构、埋深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求取了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对比圈定了包乐浩晓、巴彦布拉格、好勒包勒吉3处富水区;采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3处富水区地下水开采量进行计算,提出了27种地下水开采方案,并经过对比得到地下水开采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包乐浩晓、巴彦布拉格、好勒包勒吉3处富水区主要补给为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以潜水面蒸发及向河流排泄为主;在地下水浅埋区,结合含水层单井涌水量的大小,确定采用管井开采方式、中段悬挂式非完整井结构,平均布井,井深300m,单一开采白垩系环河组的地下水,最大限度夺取潜水蒸发排泄量;根据推荐方案,上述3个富水区总开采量达到123500m3/d,可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立  钱宇红 《地下水》2008,30(3):66-68
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剧增,南通市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我们水利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介绍南通市水文地质概况和地下水开采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第Ⅲ承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地下水强烈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水质咸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并对地下水压采效果进行了简单评估。  相似文献   

8.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北部地下水开发中存在若干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光泉  齐素文等 《地下水》2000,22(4):157-160
本文从松辽盆地北部水文地质条件、用水现状出发,总结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 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福一  杨威 《地下水》2011,33(2):32-33
水资源贫乏的山丘地区,水源地一般选择在山前河谷平原区作为地下水开采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的加大,水源的保证程度也会降低.利用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区域用水情况和现状水源地开采量对王府水源地进行安全性评价.给出水源地安全性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2.
面对北方小麦主产区的持续干旱,国土资源部发挥专业优势,迅速部署开展抗旱找水打井水文地质工作,为抗旱保春苗、保人畜饮水服务。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特别编制了《受旱区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和《受旱区应急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地分布图》,并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开辟绿色通道作为统一服务窗口,调动所有信息资源,为应急抗旱提供及时、免费的地质、水文地质信息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佩仙  李京生 《地下水》2002,24(1):16-18
通过对太原市兰村泉城内兰村、西张、枣沟三大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水位、水质的分析,阐述了因地下水超采造成泉域内大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从而导致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分质供水、优质优用的供水方式和做好人工回灌,限制地下水开采量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万伟锋  李云峰 《地下水》2005,27(1):34-38
针对严重缺水的陕西省扶风县城供水问题,本文在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择了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描述,采用解析法无越流的无界承压含水层干扰井群法求解该数学模型,设计了两套地下水开采方案,计算评价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并对两套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建议选取第二套方案,布井19眼,设计开采量19500m3/d,为拟建城区水源地供水工程新增1.5万m3/d~1.9万m3/d可开采水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兆馨 《地质论评》1982,28(5):453-460
孔隙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中以第四系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又以浅层地下水居多,约达孔隙水资源的80%—90%。从大区域来看,用于大面积农田供水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占总开采量的80%以上。这充分说明浅层地下水在农田供水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济南保泉供水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功能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保泉供水数据库的建成,为及时预报地下水动态及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方案提供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文中介绍了该数据的建库情况、开发功能模块及在保泉供水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铁锰离子作为石家庄地区浅层超Ⅲ类地下水的主要贡献指标,严重威胁着当地供水水质安全及居民身体健康。本文在资料收集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138组地下水水样的采集和分析,研究了地下水中铁锰的空间分布特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和地下水开采、地表污染输入等人为因素,分析铁锰分布成因,并进行多元回归建立了影响因子和铁锰问题之间的数理关系,确定了区内铁锰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Fe、Mn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2和0.04 mg/L,超Ⅲ类水样点分别占总水样点的15.2%、5.8%。其低值点主要分布在冲洪积扇顶部单元、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主要受地下水开采影响,超采区易形成氧化环境使低价铁锰被氧化成高价难溶铁锰化合物,导致了铁锰浓度降低。铁锰中值点主要分布于冲洪积扇中部单元,中部单元岩性变细、水力梯度变小、易形成还原环境是导致铁锰集中在中部单元的天然优势。高值点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于石家庄市区北部、正定县、灵寿县南部等局部地区,主要由地表污染输入所贡献,污染物输入导致了氧化还原和酸碱环境的改变,促进了铁锰的还原溶解,造成铁锰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全省地下水开采现状调查和地下水资源重量新核算和开采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开采出现的水位大幅度下降、涌水量衰减、水质污染、井间干扰争水、地面沉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控力度、开展水量、水质模拟研究、以研究工程控制论思想理论和方法渗透到水文地质勘查研究领域,建议引进更新食品设备,促进黑龙江省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研究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辐射井的两种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军 《地下水》1989,(3):153-155
一、用于供水作为供水的辐射井,根据其水文地质条件可有以下三种形式:1、滤水管呈辐射水平向打进含水层这是普通形式,见图1。主要用于含水层较浅的水文地质地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及德阳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对比研究,较全面的分析了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现状、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控制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