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海洋学、大气物理学和地理学学部与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荒漠研究所于1983年4月25日——29日在阿什哈巴德召开了探讨苏联荒漠综合研究和开发问题的联合科学讨论会。约有120位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阿什哈巴德、塔什干、阿拉木图、撒马尔罕和巴库等城市。4月25日——27日,与会者参观了阿什哈巴德和土库曼斯坦一些地方的各种科研生产项目和自然物体,4月28——29日召开了会议听取并讨论了12个报告。学部学术秘书Л.И.布列霍夫斯基赫院士致开幕词,他阐述了这次会议所要讨论问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了荒漠所所从事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该所在荒漠研究问题方面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1982年11月17日—19日在伊尔库茨克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西伯利亚和远东地理研究所召开了第七届地理学家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在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中地理学家的任务”。这样的会议已成为定期会议,每隔3—4年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城市召开一次。  相似文献   

3.
1988年6月4日—10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例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尽管有些主要报告带有宣言式彩色,但总的来讲这次会议所宣读的报告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参加会议的人数在100—150人之间,其中有许多人是世界闻名的生物圈和生态研究方面的专家,从而提高了大会的身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与会者的平均年龄偏高,年青的研究人员几乎没有参加。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以下5个方面:环境变化监测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国际委员会主席 D.D.马卡尔季教授(美国)就有关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主要目的讨论作了综述性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年增长速度是5%,1980—2000年将下降到2.6—3.6%,2000—2030年间降至1.5—2.5%;同期,世界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将分别为3.0—4.1%和2—3%。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2%,2030年将下降到1%以下。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大工业中心,人们的生产活动,导致了大气污染及气象状况的改变。近年来,在小气候研究中,物理——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地球边界层污染的形成过程,深入研究各种气象特征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506—2008年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年表与川西高原色达和壤塘气象站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年表与色达气象站7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关较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3。利用该年表重建了该地区1506年以来的7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通过“逐一剔除法”进行交叉检验,发现重建方程稳定可靠,方差解释量为39.7%。重建序列显示:暖期时段有5个,为1512—1548、1577—1590、1612—1660、1670—1687年和1704—1784年;冷期时段有7个,为1549—1579、1591—1611、1688—1703、1785—1828、1837—1856、1863—1902年和1962—1998年。同时,利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信号检测,发现重建序列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振荡,主要有80~130年、24~33年、7~16年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7.
葡萄牙经济     
1985年葡萄牙人口估计有1013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占25.7%(1970年占28.8%),65岁以上的占10.3%(1970年占9.3%)。人口平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10人,这个指标超过了西班牙(每平方公里76人)和法国(每平方公里100人)。1985年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共有约100万葡萄牙移民,其中85%居住在法国。1985年底葡萄牙有经济收入的人口454.6万人,而工人的数目是404.8万。下述部门所占比例(%)分别是:农业、林业和渔业——24.3(1960年——44,1970年——33),工业——33.2(29,36),服务行业——42.5(27,31)。1986年末,根据各方面估计,葡萄牙的失业率为9—12%(意大利为21%)。  相似文献   

8.
《地理科学进展》1983,2(1):49-49
于1983年1月16—22日在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召开,会议的宗旨为“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9.
1980年9月在东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地理大会上,一致表决通过为在今后四年(1980—1984)内继续研究海岸环境,成立海岸环境委员会,并推选 E.C..T 伯德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澳大利亚人,H.J.沃尔克为副主席(美国人).  相似文献   

10.
一、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研究贯穿于山地研究的各个方面。因此山地稳定和不稳定性成为1982年9月14~19日在伯尔尼——里德拉尔普(Berne-Riederalp)召开的专题讨论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地理科学进展》1984,3(3):12-12
Ⅰ——Ⅲ——医疗地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a——r——第三发展阶段内的四个时期。1——医疗地理研究对象的系统:A——系统的被管理部分;B——系统的管理部分;2——管理机构。系统要素:3——居民;4——自然;5——经济。环境的地域类型:6——社会的;7——自然的;8——经济和日常生活的;9——系统起作用的标准9′——医疗生物的;9″——社会的;9(?)——经济的。10——关于系统被管理部分就其起作用的标准的性能和状况的信息加工组:10′——医疗生物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类型乃是某个阶段农业关系、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度相当稳定的结合,我们在编制世界农业类型图时是以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叫学委员会(主席—J.科斯特洛维茨基教授).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1月15—17日在苏联伊尔库茨克召开了以《西伯利亚生态—地理制图和自然资源利用最佳化》命名的专题制图第四届地区科技例会。这届例会是由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理研究所,苏联地理学会西伯利亚组织机构委员会,自然、经济和人口综合制图委员会共同组织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干旱地资源管理的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5月20—30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议探讨了各方面的问题。这次会议是由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沙尔玛和小组组长、汉伯格大学的门斯钦格主持、由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负责主办的。大约有100名地理学家参加了会议开幕式,50人参加了5月20—22日的论文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近18 a新疆沙地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疆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状态与趋势指数模型分析新疆沙地的动态,依据沙地的转化方向及转化源探讨新疆沙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区沙地在1990—2000年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84.40 km2·a-1,草地转换为沙地的面积最大;2000—2008年呈减少趋势, 2000—2005年和2005—2008年减少速率分别为86.98 km2·a-1和118.26 km2·a-1,且主要转换为耕地。沙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受气候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控制。同20世纪50—90年代相比,1990—2000年新疆沙地扩张速率降低了近一半,局部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原因为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与气候的暖湿变化。2000—2008年新疆沙地面积不断减少,原因为土地开垦模式发生着变化、生态建设的较快发展以及气候处于相对暖湿的状态。但一些地区沙化问题仍然存在,新疆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本质没有根本改变,依然存在着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16.
苏联地理学会——苏联最古老的(有140年的历史)也是最大的科学社会组织之一——于1985年10月在基辅召开了例会。地理学会受苏联科学院领导,拥有38,000名会员和700多名集体会员。学会的领导机构设在列宁格勒。参加本届会议的约有600名代表和200多名来宾。  相似文献   

17.
李茜  魏凤英  李栋梁 《中国沙漠》2012,32(4):1017-1024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旱涝分布和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存在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利用1470—2008年中国东部地区旱涝等级资料、1850—2008年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资料,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重建了1470—2008年的东亚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并对重建结果进行了检验,同时对1470—2008年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重建场和FGOALS_gl数值模式模拟的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1850—2008年重建的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在东亚夏季风关键区(中国内陆地区以及西北太平洋部分地区)重建效果相对于其他地区要好。②1470—2008年重建的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主要存在高纬与中纬气压差异、海洋与陆地差异的两种空间分布型;1470—1999年FGOALS_gl数值模拟的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主要体现了海陆气压差异。③根据重建的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定义的1470—2008年东亚夏季风指数的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东亚夏季风偏强,17世纪偏弱,18世纪经历了“弱-强-弱-强-弱”的变化,19世纪则是“强-弱-强-弱”的变化,20世纪是明显的“弱-强-弱”变化。而1470—1999年数值模拟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与重建序列的主要差异出现在16世纪末和18世纪末,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其他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区域城镇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轴系统是我国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之一。探索城镇点—轴系统空间结构,进而揭示其数理本质,是进行地理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分形理论出发,构建点—轴系统分形模型,明确该模型的地理意义,以此刻画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GIS软件开发了点—轴系统分形模型计算工具。以济南市城镇—交通系统为例,在GIS数据环境下计算其分形模型参数,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点—轴系统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确呈现分形性质,点—轴系统分形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映点—轴系统空间结构形态;{2}无标度性、分形、有序性是地理空间的不同状态,推论得出随着点—轴系统的发展,其空间结构也经历着无序→无标度网络→分形结构→有序→更为复杂的无序的演进过程;{3}济南市城镇—交通系统已经形成点—轴系统的雏形,城镇点—轴系统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于1983年2月1—11日在新西兰的达尼丁召开,关于地理学科的讨论专题有:(一)东南亚环境中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保护;(二)海岸环境规划与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阿克苏地区1960—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阿克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雷暴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位于该地区西部的乌什县为雷暴多发中心;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8.7~52.0 d;阿克苏地区每10 a雷暴日数减少2.8 d;雷暴主要集中在3—11月,7月达到最大值,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基本无雷暴;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出现在5月中旬至下旬之间,雷暴终日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间;阿克苏地区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前半夜,雷暴高峰值出现在16—19时,雷暴平均持续时间在35~47 min,雷暴出现最多的方位是W和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