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介绍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经α衰变后产生的α粒子的反冲现象、团簇理论和自然电场,分析了砂岩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磁化率、自然电位的变化等,对砂岩铀矿勘查的氡及其子体异常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胜地区是当前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覆盖层较厚,适宜于开展攻深能力较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本文扼要介绍了210Po法测量原理、工作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对东胜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得出210Po测量结果形成的曲线在矿体上为低值异常,而在矿体两端呈高值异常。通过U-Ra平衡系数、氡的运移、粒子的反冲、团簇效应等对其进行了解释,说明了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氡及其子体测量用于寻找砂岩型铀矿床上能够形成清晰的异常,但氡及其子体测量方法较多且各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结几种常用的氡及其子体测量方法在砂岩型铀矿上的异常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铀矿体所在部位大都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特征,而矿体的头、尾部多呈正异常,其中累积测量比瞬时测量的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对应钻孔的位置更好。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地区放射性测量受岩性、构造、后生蚀变、铀矿化等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放射性异常晕圈,如何识别深部铀矿产生的矿致异常,采用了氡子体积累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法和坑内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经过后期氡浓度和铀含量比值处理,放射性异常特征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钻探验证在矿致异常反映控矿构造倾向一侧见到工业铀矿体.  相似文献   

5.
氡气异常解释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铀矿勘探中,根据氡气异常计算矿体埋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运用测氡及其子体的方法寻找深部铀矿的事实出发,探讨了氡气运移的方式及其可能分布的模式,并对M.M.索科洛夫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理论讨论。同时,对根据氡气异常计算矿体埋深的解释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原则上适用于各种放射性测量异常的解释方法。实践表明,本法在矿床勘探工作中能提供关于矿体的某些参数(埋深和产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氡水异常(水中铀和镭含量不够异常值的单氡型水异常)在花岗岩地区非常发育,因而研究氡水异常与铀矿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是可以使我们正确确定水化找矿标志,提高水化找矿效果,其二是为氡水异常的解释和揭露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江西地区5个岩体13个矿床的水化找矿资料,对氡水异常的形成条件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隐伏砂岩型铀矿地表土壤具有活动态铀含量、氡及其子体放射性活度等异常。通过对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内不同铀品位见矿钻孔和无矿钻孔上方的表层土壤分别进行活动态铀、氡及其子体测量,并利用SPSS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上方表层土壤瞬时氡浓度明显高于无矿孔,两组瞬时氡含量差异明显(P0.05),结合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参数可作为揭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重要参数;相反,不同品位见矿钻孔、无矿钻孔上方的表层土壤活动态铀和210Po含量无明显差别,难以成为预测深部隐伏铀矿体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土壤氡异常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为提取地表弱矿化信息,建立直接找矿标志,在盆地内实施面积型土壤氡及其子体测量,通过剖面、平面叠合铀矿化信息分析,建立了砂岩型铀矿土壤氡异常模型:即土壤氡气异常往往位于铀矿体上游一侧,异常值高达15 000 Bq/m3以上,矿体上方大多为氡气背景值,而矿体下游一侧多为氡的偏高晕。此模型揭示二连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指明了进一步铀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连山关—祁家堡子地区岩体接触带为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带。为查明研究区岩体接触带的走向及其深部延伸特征以及氡浓度异常分布范围,指导区内铀矿勘查工作,根据其物化条件,选择AMT与土壤氡测量进行了联合攻关。通过资料解释,基本查明了区内氡浓度异常带的分布范围以及接触带的走向及其垂向延展特征,并预测铀矿勘查有利地段四片,其中Ⅳ号地段经后期钻探查证,发现铀异常孔两个、矿化孔一个,为本区铀矿勘查提供了深部找矿信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粒子反冲、团簇效应和自然电场等,对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建乐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99-1106
为了探查新疆昭苏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异常信息,选择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高精度磁测和土壤氡气测量三种物探方法,并简要介绍各方法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昭苏盆地的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和本区的找矿难点,对昭苏盆地综合物探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译。实践证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对低阻和高阻体均有良好的电性响应,可以划分地层、推断断裂构造;高精度磁测可以推断氧化还原界面,辅助解释断裂构造;土壤氡气测量可辅助解释断裂构造,对地下铀矿体有指示作用,三种方法的技术特性相互补充,提高了物探解释的准确性。突破了伊犁盆地以往600 m的找矿深度,并以电性稳定的中阻厚层、磁测异常、氡异常偏高晕和峰-谷状曲线作为预测标志,解决了深埋藏条件下赋矿地质体的圈定难点,在昭苏盆地砂岩型铀矿中、深部找矿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9,55(5):1241-1249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有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广阔前景。由于其埋深大、上覆沉积泥岩层较厚,常规物化探方法在该类型铀矿的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在二连盆地巴音杭盖地区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和土壤氡气测量,在重点异常地段进行了CSAMT正反演和土壤氡气抽气试验,然后对推测的砂体和土壤氡气异常部位进行钻孔揭露,结果表明砂体厚度和位置与CSAMT推测对应的较为一致,并发现了好的铀矿化线索。该方法为该地区下一步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开展地球物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粤北某铀矿勘查区深部铀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地质与勘探》2018,54(1):52-58
基于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粤北某铀矿勘查区通过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测量开展深部铀矿找矿工作。已知的隐伏铀矿区测量结果表明,铀矿赋存在断裂之中,在含矿断裂上方形成U的分量化探异常和土壤氡气异常;在该异常区内,同时伴随W、Be、Ba、Mo、Li、Ni的分量化探异常。综合分析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资料,勘查区内北北东向F_2、F_1处的分量化探和土壤氡气异常具备已知隐伏铀矿区的全部异常特征,推测该处异常具有较大的深部找矿前景,进一步的钻探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氡气测量在下庄铀矿田扩大矿床范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其在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上已知矿段的测量结果,来说明氡气测量是寻找深部隐伏铀矿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铀矿的区凋、普查工作中,发挥水化学找矿的优势,提高找矿效果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解释、评价所找到的水异常。为此就必须弄清工作区内铀矿与地下水放射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南岭南部地区多年的水化找矿资料,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阐明了地下水放射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放射性水的分市特征。从已知铀矿床水异常特征分析中提出了矿致水异常的五项标志,这对我国南方潮湿大陆地区水异常的解释与评价有着普遍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