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铀系标准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元月7日——10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讨论会的代表30多人,来自国家海洋局、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核工业部、401所仪器厂及省研究所等20多个单位。这次会议主要检查了各铀系实验室的实验程序,流程和测试数据、讨论了有关问题,总  相似文献   

2.
全国铀系标准样讨论会于1984年元月7—10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铀系专业组召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与会代表30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地质矿产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核工业部的研究所和核子仪器厂、401所以及有关省属科研所等二十多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于1988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核工业总公司航测遥感中心联合召开了全国铀、金矿产资源评价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高等地质院校、研究院、所和各产业部门等六十多个单位,共计83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1987年5月25日在中国核学会铀金开发技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稿,供广大从事砂金地质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发起和主办的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2月7日至10日在广州华燕宾馆隆重召开。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西德、香港、意大利、日本、朝鲜、瑞士、美国和苏联的40位国外代丧以及来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200多位国内代表参加了讨论会,其中有世界著名学者涂光炽教授、徐克勤教  相似文献   

6.
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铀成矿省讨论会定于1990年5月21日至24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举行。总公司地质局作为会议的东道主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据机构官员,会议科学秘书Tauchid 3月22日来电告知,已有20—25名来自亚太地区和欧洲等14个国家的代表报各参加会议,估计近期还会有代表报名要求参加会议。中国方面将有包括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及其所属的苦地勘局、研究所和地质大队,北京地质研究院以及地科院、科学院地化所、南京大学、成都地院、华东地院等47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以交流和讨论锡矿地质、锡矿资源勘查经验为主旨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地区和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51位代表,以及国内的共120多位从事锡矿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这次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是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能源信息署2010年11月7日公布了美国国内2010年第3季度铀产量,共计生产铀442.6t(产品来自4家铀工厂,其中3家为原地浸出铀工厂,一家为常规铀工厂),其生产量同比增加20%、环比增长9%。美国运营中的104座核电反应堆今年估计要消耗铀19538t,而国内全年的铀产量预计在1500~1600t,只能满足需求的8%左右。不足部分由各种库存(政府、公司等)、海外进口、美-俄高浓铀协议等补充。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五日至九日,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西山饭店隆重召开。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市、十二个部门的二百三十名青年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黄汲清、王鸿祯、袁见齐、孙殿卿、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全委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津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全委会暨学术讨论会1995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在天津大港石油管理局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86人,分别来自地矿、化工、建材、煤炭、核工业、有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前苏联某些河流流径矿带的河水及城市市自来水中铀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污染研究,探讨了饮用水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地区具不同的天然环境和不同的天然异常生态环境,但多数污染除重金属之外,主要来自农药中的杀虫剂和硝酸盐,事实证明,天然和人工的污染物能无障碍地进入地下水系统中,为了有效地评价饮用水的质量必须开展生态-地球化学填图。  相似文献   

12.
团结、合作、奋进,开拓黄金科研新局面──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工作者’95黄金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95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金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4月1~3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院地学口5个研究所的3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58篇。这些论...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第三届全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分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表、K-Ar年代学、壳幔演化同位素示踪、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铀系年代学等七个专题组宣读了170篇论文。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致了开幕词,在闭幕式上还颁发了第一届侯德封奖,获奖人刘嘉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三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纪要全国第三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2月11~14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生产、科研及高校的代表88人,特邀代表和领导14人。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7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西德、印度、伊朗、塞内加尔、西班牙、泰国、英国、美国、苏联、赞比亚、摩洛哥共14个国家的35名代表和我国的46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取土技术和取土器专題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5日至10日在浙江省富阳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煤炭、水电、冶金、纺织、化工、铁道、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全国各系统97个单位120多名代表。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7.
1991年4月23日—4月28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地下水水流和污染模拟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来自国内、外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  相似文献   

18.
讨论会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20号项目,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有色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主办。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桂林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西德、英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南朝鲜共13个国家或地区的165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其中非中国代表45名。各国代表共提交了185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和主办的“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7—10日在广州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位代表参加了讨论会。国外代表40人,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朝鲜、瑞士、美国、苏联和中国香港地区。国内代表来自全国生产、科研和教学等系统的68个单位。代表中有国际花岗岩研究的著名学者涂光炽、徐克勤、怀特、  相似文献   

20.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7,13(2):76-82
本文以621与670地区为例,概述了钠长石与水云母型铀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及成矿前期岩石的蚀变特征,综合分析了这两类蚀变岩型铀矿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共生元素、成矿温度、成矿时间、流体成分及放射性场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这两类铀矿不同的成因机制:钠长石型铀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铀以碳酸铀酰络离子[UO2(CO3)3]4形式搬运,铀的析出富集主要由溶液成分、碱度发生突变所引起;而水云母型铀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期后热液,铀以钼酸钠酰络离子[UO2(MoO4)2]2形式迁移,铀沉淀富集主要由溶液温度、压力降低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