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对虾、青蛤和江蓠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减少养殖污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降低对近海水质的污染,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青蛤(Cyclina sinesis)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不同混养系统的氮(N)、磷(P)收支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的单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75.5%,占P总输入的93.6%,混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54.7%~64.8%,占P总输入的81.6%~88.7%;在支出项目中,单养组和混养组收获的养殖生物分别占N总输入的25.0%和44.4%~51.5%,占P总收入的11.2%和25.1%~31.8%;底泥沉积N,P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单养组和混养组分别占总输入的45.1%和30.0~32.5%,68.3%和50.3%~57.1%,其中混养组N,P的底泥沉积量低于单养组。  相似文献   

2.
龙须菜在滩涂贝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张涛  杨红生  刘保忠  周毅  刘鹰 《海洋科学》2006,30(12):72-76
2005年5-7月,在室内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壳长为48.35 mm±4.27 mm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成贝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Weber-van Bosse)的4种配比(生物量配比分别为0∶1、1∶1、2∶1、4∶1)进行了混养实验,每周测定养殖水体中营养盐变化情况以及文蛤、龙须菜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等。实验表明,加入了大型藻类的文蛤养殖系统,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其氨氮、亚硝氮和磷酸盐浓度显著降低,NH4-N从5.52μmol/L降至1.30μmol/L、NO2-N从0.31μmol/L降至0.06μmol/L,而PO4-P从0.48μmol/L降至0.006μmol/L。实验结束后,文蛤及龙须菜生长情况良好,文蛤特定生长率最高达到了0.84%,龙须菜最高则达到了1.79%。本实验条件下,在文蛤成贝养殖系统中加入大型藻类,对养殖水体中的NH4-N、NO2-N、PO4-P有明显的吸收效果,吸收率分别为86%、98%和99%,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对养殖效益的分析。实验分为3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结果表明:pH变化范围在8.40~9.06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pH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最高值达9.06;COD变化范围在101~211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COD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范围在132~211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为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异养菌数目和弧菌数目,随着养殖的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对虾单养组1.1×106 CFU/mL、2.0×103 CFU/mL,鱼虾混养A组1.45×106 CFU/mL、1.80×103 CFU/mL,鱼虾混养B组1.20×106 CFU/mL、1.56×103 CFU/mL;养殖效益上,总产值、纯利润、亩利润、投入产出比均呈现出鱼虾混养B组鱼虾混养A组对虾单养组。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和鱼类混养,可以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养殖效益,是一种相较于凡纳滨对虾单独养殖优越的养殖模式;而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鱼类和不同数量凡纳滨对虾的混养,又会产生不同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饵料条件下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生长和碳(C)、氮(N)、磷(P)营养要素的收支。实验设置了6个饵料处理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组、孔石莼(Ulva lactuca)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组、海带和孔石莼组、海带和龙须菜组、孔石莼和龙须菜组,编号分别为S、U、G、SU、SG、UG,其中S为对照组,混合组饵料中2种饵料投喂比例均为1∶1,养殖周期为12周。研究表明:(1)SG组的特定生长率SGR(1.18%±0.11%)显著高于其他几组(P0.05),其次是S组(0.96%±0.09%)和G组(0.94%±0.05%),U组的SGR(0.66%±0.08%)最低(P0.05)。(2)含有孔石莼的饵料组(U组、SU组、UG组)的排粪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并且粪便中的有机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组,说明皱纹盘鲍对孔石莼的消化率较低。(3)S组与SG组的皱纹盘鲍对C营养要素吸收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SG组对N营养要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S组(P0.05);含有孔石莼的饵料组(U组、SU组、UG组)对C、N营养要素吸收效率都较差。U组、SU组和UG组排放到环境中的营养盐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龙须菜搭配海带作为饵料,可显著提高皱纹盘鲍N的吸收效率。因此,龙须菜搭配海带投喂皱纹盘鲍,不仅可以提高皱纹盘鲍的养殖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效益,值得在养殖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气水比对移动床生物滤器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滤器是海水养殖废水净化的核心处理单元,而气水比是影响移动床生物滤器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本实验采用挂膜成熟的移动床生物滤器和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研究了不同气水比(6︰1、10︰1、15︰1、20︰1、30︰1)对移动床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水比的增大,氨态氮(TAN)去除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亚硝酸盐(NO_2~–-N)的积累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气水比为6︰1时TAN和COD平均去除率最大(TAN 12.55%±0.80%,COD 16.63%±1.28%),NO_2~–-N平均积累率相对较小(109.71%±23.94%),且出水水质稳定,波动最小,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气水比条件,因此气水比6︰1是实验条件下的最佳气水比,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1年4~9月期间对养殖系统N、P营养盐含量进行连续采样分析,比较刺参单养(S池塘)和刺参-对虾复合养殖(SS池塘)2种模式养殖系统水体、沉积物、底泥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及循环过程。结果表明,水体中总氮(TN)含量为:S池塘(1.16±0.13)~(2.64±0.09)mg·L-1;SS池塘(1.24±0.08)~(2.55±0.09)mg·L-1。水体中总磷(TP)含量为:S池塘(0.03±0.01)~(0.08±0.01)mg·L-1;SS池塘(0.03±0.01)~(0.09±0.02)mg·L-1。水体中总无机氮(DIN)含量为:S池塘(0.10±0.03)~(0.32±0.05)mg·L-1;SS池塘(0.16±0.03)~(0.45±0.02)mg·L-1。3种营养盐浓度并未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而持续升高,反而下降,说明这2种养殖模式均不会增加养殖水体营养盐负荷。2个池塘底泥的TN、TP含量从实验开始到结束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说明这2种养殖模式均不会增加养殖池塘底泥N、P营养盐的积累。各营养盐指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池塘底泥氨氮与水体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氨氮在池塘底泥与水体之间存在交换作用,并且刺参和对虾的扰动作用可能促进这一交换过程。8和9月刺参处于夏眠期,SS池塘水体颗粒氮(PN)显著低于S池塘(P<0.05),水体颗粒物的沉积通量也相对增大,底泥氨氮含量显著低于S池塘(P<0.05),而水体氨氮、DIN、TN浓度均高于S池塘,说明刺参-对虾复合养殖池塘中,因混养对虾的生物沉积与扰动作用,加强了养殖系统内水体与底泥之间的偶联作用,加快了营养盐的循环过程,防止营养盐在底泥的连续积累造成的养殖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7.
几种虾、贝、藻混养模式能量收支及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围隔实验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青蛤(Cyclina sines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voides)和活菌净水剂的不同单、混养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系统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1 983.2 MJ/m2。浮游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在各处理间无差异(0.147±0.007)%,混养江蓠显著地提高了总利用效率(0.308±0.019)%。总能量的转化效率,虾藻混养(28.36%)和江蓠单养(27.65%)最高,其次是虾贝藻混养(26.70%),对虾单养(12.24%)最低。单位净产量对饲料能的消耗,对虾单养(21.24 MJ/kg)最多,虾菌、虾贝混养(18.76~18.97 MJ/kg)次之,而虾藻、虾贝藻混养(2.64~3.24 MJ/kg)则显著地降低了饲料消耗量。实验中投喂组都有较多的能量沉积,对虾单养沉积量达到1.10 MJ/m2,虾贝混养(1.30 MJ/m2)稍高,而虾贝藻、虾菌、虾藻混养平均为0.53 MJ/m2,显著地低于对照。结果表明,混养青蛤和菊花心江蓠显著地提高了对虾养殖中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减少了能量沉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海洋碳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碳汇渔业的发展理念,可直接或间接实现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本研究以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主要品种(海带、裙带菜、牡蛎、贻贝、扇贝、蛤、蛏和蚶)为碳汇研究对象,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的相关数据对辽宁贝藻海洋碳汇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通过养殖海藻和贝类的方式,10年间总计碳移出量约为26773万t,相当于减排了98257万t CO2。有效地证明了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对辽宁渔业发展有着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我国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nner-Pond Raceway Aquaculture,IPRA)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情况,阐明其生态特征及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归宿,合理评价IPRA的经济与生态效益,通过定期采样计算氮磷的输入和输出项目,同时设置传统常规养殖池塘(usual pond aquaculture,UPA)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两种养殖模式中,饲料是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IPRA和UPA池塘氮输入的95.02%±2.31%和94.57%±1.82%,占两种模式磷输入的93.19%±2.75%和91.81%±4.44%;(2)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方式,占IPRA和UPA氮输出的45.16%±1.31%和53.98%±1.48%,占磷输出的40.28%±3.19%和59.59%±4.45%,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养殖产出,IPRA渔获物氮输出比例37.73%±0.91%高于UPA的35.07%±0.99%,差异不显著(P0.05),磷输出比例25.50%±1.77%显著高于UPA的20.78%±1.33%(P0.05);(3)IPRA对氮的绝对和相对利用率高于UPA,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磷的利用率显著高于UPA (P0.05), IPRA提高了养殖对象对氮、磷的吸收利用率;(4) IPRA耗水系数、排水系数及排污系数均显著低于UPA (P0.05),但IPRA养殖效益显著高于UPA (P0.05)。综上所述, IPRA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可以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IPRA水质管理和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IPRA模式在节水生态、经济效益等评价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间歇施肥对龙须菜的生长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1984年5-7月在青岛麦岛氮营养盐贫瘠的海区,对人工养殖的龙须菜进行间歇施肥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可以在短时间里快速吸睡氮盐并累积在藻体内以用于生长;经间歇施肥的藻体生长较快,产量较对照组的高88%;藻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龙须菜体内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组成呈现负相关变化,存在氮低糖高,糖低氮高的现象。以上结果提示对氮盐贫瘠海区人工养殖的龙须菜间歇施肥,可以促进藻体生长,提高产量;在养殖  相似文献   

11.
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光色对鱼类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作者在模块化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以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体长21.2 cm±1.22 cm,体质量112.46 g±2.632 g)为对象,设置5种光色环境(红、黄、绿、白和黑暗),进行了4个月的循环水养殖实验。结果表明:绿光下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率高、饵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低,但不同光色下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体长增长,绿光组和红光组大,且与其余3组间差异显著(P0.05);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绿光组最大,红光组和黑暗组次之,白光组和黄光组最小,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幼鱼的肥满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白光组幼鱼存活率(只有50%)最低外,其余各组幼鱼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绿光组最高,为88.33%。可见,在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绿光环境有利于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2.
微藻处理养殖尾水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有关一定盐度范围内海水养殖尾水的微藻处理研究较少。本试验调配了两种盐度(16和26)的海水养殖尾水,以空白组作对照,设置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初始接种密度梯度(5×105、1×106、2×106和3×106个/mL),研究小球藻对海水养殖尾水中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海水养殖尾水中生长良好,可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氮磷营养盐,16盐度组中各初始藻密度组对NH4+、NO3-和总溶解态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5.03%~85.87%、60.87%~63.70%和54.53%~57.6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6盐度组中除5×105组外,其余藻密度组对NH4+、NO3-和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7.23%~88.16%、56.70%~57.79%和53.31%~54.62%,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小球藻初始接种密度对尾水中氮盐的去除无显著影响。除5×105个/mL组外,16与26盐度组中对TDN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表明盐度变化对氮的去除无影响。随着初始藻密度的升高,16和26处理组对总溶解态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TDP)的去除率均上升,分别为76.13%~99.53%和63.72%~96.83%,表明藻初始接种密度的升高可促进尾水中磷的去除,且盐度升高没有影响小球藻对磷的去除。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小球藻对一定盐度范围的海水养殖尾水的吸收利用特点,可为海水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高效进行水体脱氮,本实验从形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到一株具产絮能力的脱氮菌xt1,经16S r RNA基因测序与生理生化分析确定菌株xt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该菌的脱氮特性。结果表明:菌株xt1最佳碳源为葡萄糖,以其为底物对氨氮、硝态氮去除率分别达95.56%和57.40%。以蔗糖为碳源亦具较高脱氮率,对氨氮、硝态氮去除率分别达69.95%和49.50%;该菌能利用有机氮加速生长,添加0.25%、0.5%、1%和2%的蛋白胨能促进OD600,分别达到0.925、1.034、1.103和1.314,均高于未加蛋白胨下的生长,且氨氮去除率均超过90%,硝态氮去除率均超过88%;该菌能适应20—200mg/L无机氮浓度;该菌能以NH4+-N、NO2–-N或NO3–-N为唯一氮源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反应84h去除率分别达到94.16%、47.60%和91.17%。其中,该菌的硝化形式是将氨氮转化为气态氮脱除,其硝态氮反硝化形式是先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氮,再以气态氮脱除。在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同时,菌株xt1体现絮凝特性,絮凝率最高分别达到82.28%、73.15%和75.60%;此外,添加该菌于养殖水体中能加速生物絮团形成,同时提高脱氮率。各项结果表明,菌株xt1可作为水产养殖水体脱氮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4.
海水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水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分析了人工湿地对不同形态氮的净化效果,探讨了人工湿地表层基质酶活性变化及其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选取互花米草作为人工湿地植物,煤渣、珊瑚石和细砂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实验期间连续进水,系统运行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NH4-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O3-N)、总氮(T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99.6±0.7)%、(99.9±0.0)%、(98.2±2.0)%、(92.6±1.5)%和(86.1±4.8)%。人工湿地表层基质下行池脱氢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的酶活性均高于上行池,下行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脱氢酶活性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氨氮的去除有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着海水人工湿地硝态氮的去除;脲酶活性与人工湿地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存在明显相关趋势。下行池硝酸还原酶和脲酶的酶活性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6, P0.05)。人工湿地微生物种类丰富,下行池微生物多样性高于上行池,植物根部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提高了系统脱氮的效率。上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海水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形态氮的迁移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体中设置弹性填料对比实验的方法,在12口聚乙烯水槽实施淡水精养殖日本鳗鲡,进行对鳗鲡精养殖水体生物膜原位修复节水增效效果、机理及应用前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7天的养殖期间,生物膜原位修复技术应用处理组的平均日换水率仅1.2%,比对照组显著节水减排74%(P0.01);处理组的主要水质因子pH、DO、TAN、NO2-N、NO3-N、COD等浓度均符合相关的渔业水质标准;处理组的起捕尾重、产量、生长速度分别比对照组高106%(P0.2)、108%(P0.2)和220%(P0.15),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38.4%(P0.1)。此外,处理组弹性填料设置的适宜密度为填料占水体体积的10%。因此,精养殖水体生物膜原位修复技术,具有节水、减排与节能效果显著,投资与运行成本低,环保、低碳、安全,操作简便、易推广等优点。该革新性的生态工程低碳养殖技术对推动我国水产养殖发展方式从高耗费资源型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转变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海水养殖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本研究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福建漳浦县凡纳滨对虾海水养殖中后期水体样品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同时进行水质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值波动较大,其他水质参数值波动较小。检测到的细菌种群归属于19个门、35个纲、80个目、135个科、254个属,说明该养殖水体中细菌群落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是养殖期间主要优势类群,不同养殖时期细菌组成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蓝细菌在第67天、115天表现出高丰度,且其丰度在养殖期间变化较大(比例变化为0.7%~63.9%)。此外,益生菌和潜在致病菌丰度在养殖期间很低。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对细菌群落影响最大的水质因子是化学需氧量与硝酸盐浓度比值(COD/NO3-)和COD;降低溶氧可以增加细菌丰富度。总之,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对虾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发现水质因子对养殖水体微生物组成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释鱼、蚌生态混养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微型生态系统,探索不同养殖密度和处理时间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池塘底泥释放营养盐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对pH、DO和总固溶物的影响总体不明显,但能够显著降低浊度和Chl-a含量(P0.05),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9.2%和83.4%;背角无齿蚌对营养盐的净化效果受到处理时间、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TN、NO_3~–-N和NO_2~–-N呈现升高的趋势,而能够显著降低NH_4~+-N、TP和PO_4~(3–)的含量(P0.05),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0.9%、55.6%和52.9%。响应面优化分析显示蚌养殖密度和处理时间的配比分别为27个/m~3和22.63 d、25个/m~3和23.69 d时,对TP和PO_4~(3–)的去除率可进一步提升至68.9%和58.1%。本研究表明背角无齿蚌有潜力用于养殖池塘底泥富营养化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自然海区与室内养殖环境对软体动物壳色及壳表面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黑色壳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海区与室内环境分别暂养30 d后,对长牡蛎的壳色及壳表面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差异细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养殖的黑壳长牡蛎出现较为明显的壳褪色现象,其黑色素含量显著下降,远低于自然海区养殖的黑壳长牡蛎。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Cyanobacteria)为长牡蛎壳表面的主要优势菌,其中变形杆菌的丰度超过50%。在门水平上,放线菌(Actinobacteria)、俭菌超门(Parcubateria)和Bacterial rice cluster 1(BRC1)在室内、外养殖长牡蛎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而具有降解作用的放线菌和俭菌超门细菌在室内养殖的黑壳长牡蛎壳表面丰度较高。在属水平上,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共计67种。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生境条件下,黑壳长牡蛎壳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差异,为解析长牡蛎壳色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水深对工厂化流水养殖水环境的影响,本实验将9 000尾初始体质量为141.62±24.47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按照低水深(20 cm)、中水深(40 cm)、高水深(60 cm)条件分为3个不同养殖水深组,实验周期为80 d。实验期间,跟踪检测长期和特定时期(投喂后8 h内)不同养殖水深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NO2--N)、固体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等参数,并在实验结束时对大菱鲆成活率、体质量、饲料系数水平进行测量。研究表明,水池内水流速度与水深呈负相关,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高水深组的固体悬浮物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两组,低水深组的化学需氧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两组,各水深组中氨氮、亚硝酸盐都在大菱鲆幼鱼安全浓度范围内,且无显著性差异。在投喂后,固体悬浮物含量在各水深组中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低水深组波动最大。氨氮含量在投喂后3 h开始上升,其中低水深组涨幅最大。各水深组中化学需氧量随着投喂时间延长而逐渐积累,而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实验结束,低水深组中大菱鲆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显著(P<0.05)高于高水深组,而存活率、肥满度、饲料系数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增加水深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环境水质恶化的缓冲能力。在保证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安全的前提下,低水深在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中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缺乏基于经典抗体和记忆细胞的适应性免疫, 因而天然免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变剪接正是产生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重要途径。牡蛎(Crassostrea)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养殖贝类和我国产量最高的海水养殖贝类, 理解其天然免疫系统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对牡蛎病害防治和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不同病原诱导以及诱导后不同时间的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分析, 系统地研究了长牡蛎天然免疫应激反应的可变剪接事件。发现在弧菌诱导下可变剪接事件的总数显著增加, 表明弧菌的感染会诱导长牡蛎可变剪接事件的产生。对病原诱导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及表达量显著变化的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表明免疫系统相关功能被显著富集, 病原感染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原感染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和表达量均不一致, 表明长牡蛎免疫系统可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免疫响应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研究结果为长牡蛎等无脊椎动物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提供了典型实例, 也为长牡蛎病害防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