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德州市砂岩热储开发时间早,供暖工程数量较多,但受社区面积和布局的影响,采灌井距远近不一,过近的采灌井距,势必会加速热突破的发生。为指导今后区内地热工程建设,利用《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DZ/T0330—2019)中合理井距公式,代入德城区地热地质参数,推导出该区合理井距经验公式。随着地热工程开采量增加,合理井距亦随之增加,当开采量为60m3/h时,合理井距不应低于181m。根据计算,德城区51组采灌对井中,21组采灌对井将会发生热突破,且有8组采灌对井热突破时间不足10年,占比达到了19.6%。为保障采灌工程可持续运行,采灌井应及时调整布局。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地处鲁西隆起南部,地热资源丰富。该文介绍了临沂市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地热背景、主要控热断裂及20余眼温泉(井)的情况和分布。通过分析汤头温泉、白塔地热井、汤坊崖地热井、铜井地热井、松山地热井、新村地热井、西高都地热井等主要温泉(井)的控热断裂、成热机制,认为该区地热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与NW向深大断裂交会处,地下水补给多沿NW—SE断裂,热源以深大断裂沟通深部热源,水温、水量较好地热井均处在沂沭断裂带沂水-汤头断裂以西的、控热断裂为张性断裂或的张扭性断裂凹陷区内。结合临沂市区域地质构造特点,认为蒙山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深部交会处,尼山断裂、峄城断裂与鄌郚-葛沟断裂交会处为地热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在豫西火成岩地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一口地热井进行增产压裂试验取得成功,使地热井出水量增加3倍。压裂技术在油气增产和开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河南省基岩缺水地区水文水井或地热资源开发中应用尚属首次。该井位于豫西严重缺水地区,该院采用“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二合一’钻探”新工艺顺利完成1200米地热资源钻探工程,完井时地热井出水量为每天2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正>8月30日上午,位于洛阳市新区伊洛路北侧、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棕榈泉小区ZLQ1号地热井探采结合项目,举行成果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洛阳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新型能源之一。为改善洛阳市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区地热  相似文献   

5.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深部煤层气井生产资料,分析深部煤层气井在排采初期的气水产出特征;研究影响深部煤层气井产能的地质和工程主要因素,基于产能主控因素提出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开发建议.结果表明:深部煤层气井在排采初期产能偏低,影响产气效果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构造部位、煤层埋深、含气量及水动力条件,工程因素主要包括压裂参数、开采层数和抽采制度;开发时应注意控制压裂液排量高于7.75m3/min,保持30~40m3的加砂量,并根据产气变化及时调节泵冲次,调节幅度以小于0.05次/min为宜;工程前期设计和后期操作要与地质情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对产能控制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宁乡灰汤地热资源的热源、热通道、热储层、地热水化学特征及盖层特征的综合研究分析,查明宁乡灰汤地热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地温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地热资源成藏模式。研究表明:该区地热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地热资源赋存背景;地热成藏模式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及深大断裂热传导所致,地热资源受断裂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渤海湾盆地南乐地热田的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田成因机制,基于物探和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乐次凸地热田的热储展布规律、水化学特征、运移通道以及地温场等因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南乐次凸地热田存在加里东、印支-海西、燕山、喜山4期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热储,顶板埋深1 427~2 135 m,有效厚度累计46.2~91.7 m;具有良好的盖层,地温梯度高达3.04~3.24℃/hm,地下水类型为SO4+Cl-Na+Ca-B型;地热田形成于较高的大地热流、渤海湾陆内裂陷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带背景下,受西部太行山区和东部鲁西南山区裸露基岩大气降水的共同补给,进入基岩的冷水深部循环受到热流的"热折射""热流再分配"效应以及兰聊断裂摩擦生热等的共同加热、增温,沿区域内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向上运移、富集,最终形成了以奥陶系为热储的传导型地热田系统。南乐次凸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2×109 GJ,折合标煤3.50×107 t,可满足供暖面积12.37×104万m2,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研究成果对南乐地热田乃至渤海湾盆地的岩溶热储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鹤壁市创建新型的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鹤壁市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在鹤壁市新区成功施工了"鹤热一井",该井完钻井深3276米,取水层位为奥陶系灰岩,获地热水1847m3/d,井口水温74℃,CO2气体27704m3/d,它创造了我省地热井开发的四项记录:完钻深度最深(3276米);井口水温最高(74℃);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型,矿泉水类型在我国绝无仅有,国际罕见;另外还发现了二氧化碳气藏.该井主要发现了三种资源,即地热、矿泉水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9.
随着采深的不断加大,我国煤矿面临的深部地热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地热是一种地质灾害,不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采取防治措施,另一方面,地热又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可被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深井地热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目前在煤矿地热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目前矿井热害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最新的地热资源的利用技术,提出矿井地热具有双重属性特征,今后的研究应重点朝着热害防治与热能利用的方向发展,应多开展关于深井地热的形成机制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锦州市十分重视地热资源开发,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锦州市温泉开发工作办公室,科学制定相关规划,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启动地热项目20余个,已成井5个,其中,凌海市西八千子地热井,井深1510米,水温53℃,水量达1053立方米/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和抽水试验,结合区域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对山东省曹县城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条件有了初步认识,结合CD1号探采结合地热孔,对孔隙、岩溶裂隙型含水热储层及许庄复合热储层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对地热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继山西静乐1500米煤层气预探井和河南扶沟1560米煤层气参数井之后,由豫中公司豫08井队承担施工的一口1426米超深煤层气井——韩城区块韩试2井,经过广大职工不懈努力于日前顺利竣工。韩城区块煤层气韩试2井是一口煤层埋藏深、施工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方法主要依靠现有的地热温泉与地热地质钻探。其中地热井钻探一直是地热开发的主要手段。但是,地热井钻探有它固有的投资高、风险大、周期相对较长等特点。近年来在河北黄骅、辛集等地石油部门将油田已有的弃用油气井及注水井加以技术改造,作为地热井,用以地热资源的开发,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有关方法做以下介绍,供参考。1油气井注水井与地热井的对比油气井、注水井钻探的最基本目的是进行石油矿产资源的开采,达到采出原油或天然气供工业利用的目的。这些井的特点是成井孔径一般…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根据青岛地区50多个地下水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进行了地下热储温度的推测,结合遥感解译、测温、地质背景条件等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地热远景区,即温泉地热远景区、黄家山地热远景区和流亭地热远景区,这3个地热远景区均分布在N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上。通过对该区地热地质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其热储概念模型属深循环对流型。  相似文献   

15.
河套盆地吉兰泰凹陷西北坡的金属探矿井在数百米深的元古界变质岩裂缝中发现轻质原油,揭示了该凹陷存在一定生烃潜力。利用地震相分析来解决固阳组沉积相带和烃源岩展布已成为评价该凹陷勘探潜力的重要问题。根据露头、钻井和地震等资料重点开展了地层对比、地震相和烃源岩展布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河套盆地吉兰泰凹陷下白垩统固阳组为断陷盆地近源旱地扇沉积,在固一段发育两期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松探1井、松探2井和吉参1井在固一段钻遇薄层暗色泥岩;暗色泥岩波阻抗高于砂岩,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强振幅反射;地震模型和属性分析表明湖相暗色泥岩沿NE向凹陷中心分布,最大累计厚度为45m,一般为20~30m;暗色泥岩总有机碳介于0.31%~2.63%,为Ⅱa-Ⅲ型,露头区烃源岩过成熟,松探1井为未熟—低熟状态;金属探矿井(ZK500井)540m深度处变质岩裂缝原油和松探1井2 270m深度处的4m油砂含油属于同一油源,生烃期为上新世末期;地震剖面和航磁异常指示了ZK500井附近存在上拱的侵入体,导致了凹陷烃源岩成熟度的横向快速变化;有利生烃和勘探区应位于埋深较大的吉兰泰凹陷北部深凹带。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笔者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了解到,经过试抽采,该公司在沁水盆地施工完成的SH14-L-01煤层气水平井,日产量已达2.8万立方米,创造了我国沁水盆地煤层气L形单井日产的最高纪录。SH14-L-01井由山西蓝焰煤层气公司投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组织施工。该井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煤层气抽采试验井,为一口煤层气L形抽采水平井,完钻井深1288米,水平段长度800米。据了解,在山西沁水盆地施工煤层气普通直井平均单  相似文献   

17.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依托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鞍山市,城区周边五大铁矿全部坐落在城市建设规划圈内.超大型铁矿开发呈半环形围绕鞍山。已形成四个巨型的露天采坑.总面积达11.6平方公里,最大降深达到-2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鹤壁市创建新型的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鹤壁市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在鹤壁市新区成功施工了“鹤热一井”,该井完钻井深3276米,取水层位为奥陶系灰岩,获地热水1847m3/d,井口水温74℃,CO2气体27704m3/d,它创造了我省地热井开发的四项记录:完钻深度最深(3276米);井口水温最高(74℃);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型,矿泉水类型在我国绝无仅有,国际罕见;另外还发现了二氧化碳气藏。该井主要发现了三种资源,即地热、矿泉水和二氧化碳。它找到了替代煤炭能源的新型的绿色资源CO2和地热水,具有重大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8日,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鹤壁项目部钻探的2号井,地面排采的煤层气日产量突破了3100立方米,创全国构造软煤(指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被改造成松散状。这种煤层中的煤层气不易聚集,产气量低)地区煤层气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鹤壁项目部钻探的2号井,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范家坟村南,井深860多米。该井2012年12月开钻,今年4月完成,经过抽排水,7月8日开始产气。已经产气3年的1号井日产量维持在1500余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