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荷叶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 等数据库搜集荷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GenCLiP3数据库获取NAFLD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荷叶成分-疾病-靶点蛋白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荷叶活性成分15种,潜在靶点441个,疾病相关靶点1316个,成分-疾病-靶点161个。PPI网络显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抑制基因 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靶点与荷叶抗NAFLD的关系最密切。GO功能主要有药物的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胞液、核浆、细胞质、线粒体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乙型肝炎、癌症的途径、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结论:荷叶通过调控161个靶点参与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作用于NAFLD。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虎地肠溶胶囊治疗UC的活性成分143种,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点69个,主要有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MYC)、胱天蛋白酶3(CASP3)、人雌激素受体α(ESR1)等靶基因。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DNA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调控、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从多靶点、多通路治疗UC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平台,对玉屏风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基因进行检索、收集和筛选。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查询和挖掘HSP的相关基因和玉屏风散治疗HSP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和可视化分析。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45个玉屏风散活性成分,212个药物靶点,294个疾病靶点和35个交集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构建,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白细胞介素-1β、肿瘤蛋白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趋化因子c-c配体2、白细胞介素-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肽酶抑制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8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数337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84个,分子功能条目35个,细胞组成条目2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01条,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硬化信号通路、疟疾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传导通路、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HSP。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罗汉果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罗汉果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利用GeneCard、TTD、OMIM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4和Pymol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和可视化。结果:筛选出有效成分18种,糖尿病靶点14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572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6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山柰酚、罗汉果醇等关键活性成分与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等关键靶点的亲和力较高。结论:罗汉果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其关键活性成分通过与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黄紫参油治疗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从 TCMSP数据库筛选三黄紫参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压力性损伤的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利用 STRING 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用Potts-Guy模型预测药物经皮渗透性。利用 DAVID 6.8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三黄紫参油中有182个具有良好药物经皮渗透性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29个靶点发挥对压力性损伤的治疗作用,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29个靶基因在压力性损伤相关的142个生物学过程、25个细胞组分、38个分子功能和28条KEGG通路显著富集(P<0.01)。通过分析,这些靶基因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细胞基本进程的调控有密切关系。结论:三黄紫参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压力性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调控细胞基本进程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对青风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查出青风藤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并在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中共同筛选出DN的基因靶点,通过Venny 2.1.0得出青风藤和DN基因靶点的交集,运用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制作蛋白互作网络图,运用Web Gestal数据库对相应基因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种有效活性成分,潜在靶点蛋白58个,其中治疗DN有效活性成分4种,潜在作用靶点18个。GO功能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青风藤治疗DN与凋亡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相关,并通过调控这些通路降低尿蛋白的产生、保护细胞组织、延缓肾小球纤维化及肾脏硬化。结论:青风藤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延缓DN的进展,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筛选出参芪复方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成分相关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与T2DM相关的疾病靶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即为参芪复方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并寻找核心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参芪复方药物活性成分152种及成分相关靶点218个,T2DM的相关靶点12648个,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210个,其中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可能是参芪复方发挥效应的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共涉及255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核、RNA转录、DNA等,KEGG通路分析共涉及96条通路,主要包括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等。结论:参芪复方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介导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T2DM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郭维琴教授经验方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等数据库,检索益气泻肺汤主要药物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等数据库检索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分子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795个,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356个,取交集得到94个关键靶点,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得到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抑制蛋白(TP53)、内皮素1(EDN19)、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血管紧张素原(AGT)、C反应蛋白(CRP)、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连环蛋白(CTNNB1)8个核心靶点,此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潜在靶点;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的潜在通路主要有钙信号通路、肾素分泌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气泻肺汤有效成分通过多靶点调控、参与多种信息通路和生物学过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蒲黄-姜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蒲黄-姜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挖掘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PyMOL、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蒲黄-姜黄”有效成分9个,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190个,核心靶点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JUN)、肿瘤蛋白P53(IP53)、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MAPK1)、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有2438个、细胞组分有97个、分子功能有252个,共计2787个GO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信号通路170条,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显示各个成分与靶点均能较好地结合,其中AKT1靶点与这些成分的结合强度最佳。结论:“蒲黄-姜黄”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王清坚教授基于“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靶点;通过R语言将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169种药物活性成分,对应2781个作用靶点,其中与难治性面部痤疮的共同靶点有77个。PPI网络筛选得到AP-1转录因子亚基、转录因子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等9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共1878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为进一步发掘其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桂枝-柴胡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MDD)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检索桂枝-柴胡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经BATMAN-TCM平台对预测靶点予以补充,构建药物靶点库;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分别获取CHF与抑郁相关靶标,二者取交集,建立疾病靶标库;利用R语言将药物靶点库与疾病靶标库取交集,构建Venn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及其内在插件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及PPI核心网络;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网络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筛选出桂枝-柴胡有27个活性成分,288个靶基因;筛选出CHF伴MDD相关靶基因882个,药物与疾病Venn图提取关键靶点83个,PPI核心网络构建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GO分析(P<0.05且靶点基因富集度>10%)得到19条生物过程,13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8个分子功能相关过程;KEGG分析(P<0.05)显示72条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结论:桂枝-柴胡活性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CHF伴MD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浙贝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 TCMSP平台及UniPor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浙贝母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腺样体肥大的靶点基因,并筛选浙贝母有效活性成分与腺样体肥大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预测其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浙贝母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化合物包含天竺葵素、β-谷甾醇、贝母辛碱、浙贝树脂醇、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吡喃葡萄糖苷,相关潜在靶点涉及腺苷受体(A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点主要与雌二醇的反应、药物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相同蛋白结合、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潜在基因主要集中在凋亡-多物种、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结论:浙贝母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系统等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重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以及相关文献获取重连口服液所含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DisGeNET、DrugBank、Herb数据平台获得流感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的靶点映射到流感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即为重连口服液抗流感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及靶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R语言clusterProfiler工具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获取160个活性成分,59个潜在靶点;经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重连口服液前5位重要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β-谷甾醇,2个重要靶蛋白转录因子P65(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通过分子对接显示5个重要成分与RELA、MAPK14结合能均<-5.0 kcal/mol。GO富集分析发现重连口服液作用的生物途径与调节脂多糖、细菌源分子等有关系;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重连口服液治疗流感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重连口服液以多种成分通过调控RELA、MAPK14等靶蛋白,作用于多种生物途径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调控氧化应激等,从而起到抗流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真人养脏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运用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UC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 2.1平台筛选共同靶点,导入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真人养脏汤成分-靶点网络可视化关系图,筛选出核心成分;依据STRING数据库得到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DAVID 6.7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将筛选得到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真人养脏汤治疗UC的核心成分为山柰酚、谷甾醇、豆甾醇、可待因、碎叶紫堇碱、蓝堇碱;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 p53(TP53);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低氧诱导因子-1(HIF-1)、Toll样受体(TLR)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真人养脏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并验证苏子降气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预测苏子降气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根据GeneCards、OMIM、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哮喘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平台筛选中药和疾病共同基因,利用Cytoscape 3.9.1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 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Bioconductor 数据库和R版本4.1.3 (64 bit)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 Autodock 软件对核心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54种化合物,257个靶点,涉及哮喘的治疗靶点共134个。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芩素等为关键活性成分。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4(MAPK1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FGFR)、原癌基因蛋白(MY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肿瘤蛋白P53(TP53) 为关键基因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人巨细胞病毒感染、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大部分结合能<-5 kal·mol-1,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苏子降气汤通过抗炎、调节免疫等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哮喘,为后续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加减蠲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加减蠲痰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PCOS相关靶点;通过微生信平台获得加减蠲痰方与PCOS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靶点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对接能力。结果:获得山柰酚、豆甾醇、异鼠李素、汉黄芩、柚皮素等96种活性成分,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3(MAPK3)、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AP-1、蛋白激酶B1等126个交集靶点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肿瘤坏死因子、转录因子、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槲皮素与9个关键靶点均可良好结合,结果排前3位的靶点为MAPK3、TP53、MAPK1。结论:加减蠲痰方治疗PCO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颗粒细胞自噬并促进卵泡发育、减轻排卵障碍、促进细胞凋亡、调控血糖稳态、调节激素水平、抗炎等药理作用来调治PCOS,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杜仲-续断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杜仲-续断的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PharmGkb数据库收集RSA疾病靶点,在Cytoscape 3.7.2软件中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基于STRING数据构建杜仲-续断治疗RSA靶点高置信度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分析参数筛选杜仲-续断治疗RSA的核心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药物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通过筛选获得杜仲-续断治疗RSA有效活性成分26种,预测靶点119个,涉及11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杜仲-续断主要参与对脂多糖反应、细胞氧化应激、R固醇激素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杜仲-续断药对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KB)、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关系密切。结论:杜仲-续断治疗RSA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为进一步探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养心定悸膏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TCMSP、BATMAN-TCM等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筛选获得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得疾病相关靶点;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的互作关系;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并合并活性成分靶点及疾病靶点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到139种活性成分,预测靶点780个,疾病靶点5066个,交集靶点412个,核心靶点10个,包括胰岛素(IN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A)、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白蛋白(ALB)、活化蛋白-1的转录因子(JUN)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对无机物的反应、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突触膜等条目。获得KEGG信号通路222条,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神经退行性变、cGMP-PKG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养心定悸膏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氨基酸代谢,cGMP-PKG等多通路治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潜在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查找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和药物潜在靶点。基于GeneCards、OMIM、DrugBank和TTD数据库获取RE疾病靶点,使用R语言4.0.4得到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分析软件筛选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半夏泻心汤治疗RE共收集到162个活性化学成分和151个靶点,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出Jun激酶(JUN)、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YC基因(MY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核转录因子-κB/p65(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等核心靶点和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柚皮素、黄芩素等关键活性成分。GO富集条目2740个,包括2470个生物过程、84个细胞组成和186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得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17、TNF、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的关键活性成分可以对JUN、STAT3、MYC、MAPK3、TP53、MAPK14、AKT1、MAPK8等核心靶点产生调控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RE,为半夏泻心汤治疗RE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连脂清肠汤(LQ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收集LQD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UC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匹配得到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并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对筛选所得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LQD有效活性成分123种,LQD作用靶点216个,UC靶点1189个,共同靶点117个。LQD治疗UC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芒柄花黄素等。核心靶基因包括信号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JU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功能主要包括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核、细胞溶质、细胞质、蛋白结合、酶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性较好。结论:LQD治疗UC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