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桩基础在无限层地基中的横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按Winkler(温克尔)地基土模型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横向自振特性及在横向动力与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在横向动力与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按Winkler(温克尔)地基土模型,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经过动力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横向自振特性及在横向动力与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在横向动力与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按Winkler(温克尔)地基土模型,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经过动力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横向自振特性及在常轴力与横向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具有常轴力和横向地震载荷作用的无限层弹性地基中桩基础的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宗贤  李玉亭 《地震研究》1995,18(4):388-396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端承桩基础按Winkler(温克尔)地基土模型,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经过动力分析,给出了端承桩基础横向自由振动特性及在横向动力载荷与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端承桩基础在横向动力载荷与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宗贤  李玉亭 《地震研究》1994,17(3):292-300
本文对无限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软科学模型,按分层弹性地基土模型对桩进行动力分析,给出了桩基础轴向自振特性及在竖向地震载荷与动力载荷作用了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无限层弹性地基中的单桩基础轴向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分层弹性地基中的单桩基础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按分层弹性地基土模型对柱进行了扭转振动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扭转自振特征及在扭转地震载荷与扭转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强迫反应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的桩基础扭转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通过特征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按分层弹性地基土模型对桩进行扭转振动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扭转自振特性及在扭转地震载荷与扭转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强迫反应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的桩基础扭转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端承桩基础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端承桩基础轴向自振特性及在竖向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中的端承桩基础轴向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分层弹性地其中端承桩基础按Winkler地基土模型并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经过动力分析,给出了端承桩横向自振特性及在常轴力与横向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解析解,为具有常轴力与横向地震载荷作用下的无限层弹性地其中端承桩的运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Winkler地基模型,对桩基础通过特性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在动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桩基础横向自振特性及在常轴力与横向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强迫反应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桩基础动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常轴力桩横向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Winkler(温克尔)分层地基土模型,通过特性分析对分层地基中桩基础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横向振动反应的解析解,为桩基础的横向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地震力及动弯矩作用下层土中单桩基础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温克尔(Winkler)分层弹性地基理论将层土中的单桩基础通过振动分析,给出了单桩基础的弯曲自振特性及在地震力与弯曲动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为单桩基础的弯曲振动与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场对上按分层弹性地基土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竖向自振特性及在竖向地震与爆炸以及冲击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的竖向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场地上按分层弹性地基土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竖向自振特性及在竖向地震与爆炸以及冲击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的竖向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场地土按分层弹性地基土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出了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扭转自振特性及在扭转地震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文中的解析公式为分层弹性的基场地土扭转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场地土按分层弹性地基土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给分层弹性地基场地土水平方向自振特性及在水平方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环板基础、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环板基础和桩基础超大型冷却塔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和基础形式对超大型冷却塔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相同阶数的振型时,刚性地基模型的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最小。地震作用下,刚性地基模型和桩基础模型的加速度响应、支柱内力、塔壳混凝土主应力等一般比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环板基础模型偏大,但塔顶水平位移偏小。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比基础形式对冷却塔动力特性以及地震反应的影响更大,且二者对冷却塔竖向振动的影响比水平向大。三种模型计算所获得的冷却塔薄弱部位均集中于支柱,且支柱最大侧移角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以港珠澳大桥工程人工岛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有限元法模拟了地基-人工岛-海水系统三维地震反应。为计算土体的沉降变形,分析模型中回填土部分采用可以反映土体剪胀和应变软化特性的统一硬化模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在水平单向、水平双向和三向输入地震荷载时,人工岛-地基系统加速度反应规律,以及人工岛地表峰值位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与岛壁桩墙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土体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地表沉降规律,均与地震动作用方向和人工岛长轴方向的夹角相关,多向地震作用时人工岛地表纵向地震反应大于横向地震反应,且在三向地震作用下地表差异沉降最显著,将引起桥梁与隧道连接处的非一致变形。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复杂环境荷载和地震共同作用下饱和场地中单桩基础的动力响应,文中采用有限差分整体时程数值分析方法,对饱和砂土场地中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在水平环境荷载与地震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地震单独作用和水平环境荷载-地震联合作用2种工况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规律差异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上部结构质量、埋深等对联合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水平环境荷载与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且应将桩的埋深作为重要设计参数加以考虑,而结构质量对联合荷载作用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体系响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考虑波流影响的深水群桩基础桥墩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基于ABAQUS软件为平台的平行计算技术,对考虑波流影响的地基土-群桩-桥墩体系进行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土体和墩台以八节点等参单元离散,桩以梁单元离散,采用土体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采用动力塑性损伤模型描述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基于Morison公式,采用Stokes五阶波浪理论描述表面波流,波浪力以分布力的形式施加于桥墩之上,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波流作用时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群桩基础桥墩的地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波流作用对桩体加速度反应的影响很小,但对桩体相对位移和弯矩的影响显著,波流作用使桩体弯矩和顺流向的相对位移增大、逆流向的相对位移减小,其影响幅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波流作用与输入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考虑波流作用对深水大型桥梁群桩基础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