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回顾了地震地面加速度随机过程模型,根据随机振动理论采用迭代方法求解出与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相对应的功率谱密度函数,选用胡聿贤功率谱密度函数拟合上述功率谱密度函数,运用非线性拟合技术给出了与规范对应的胡聿贤功率谱参数,可供这种模型作为地震地面运动输入时选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胡聿贤平稳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作为基础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动输入,采用Bouc-Wen模型描述隔震结构的层间滞变位移,将滞变体系动力特性矩阵随机等效线性化,并建立等价线性状态方程。引入左右特征向量系,对振动微分方程进行解耦,推导了基础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统计矩解析解。采用变形失效准则,定义了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功能状态极限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首次超越破坏模型,基于Possion分布假设和串联系统可靠度模型,建立了从整体上评价基础隔震体系抗震可靠度的简化分析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基础隔震框架结构计算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1979年我国面临地震和地磁资料要进行国际交换的任务,需要全面地提高我国地震和地磁台站的观测资料的质量.由于"文革"的影响,台站观测质量全面下降,于是当时的地球所九室主任曲克信同志,创办了这个刊物,他任主编.成立了编辑部.成员有詹贤軻等人.特聘秦馨菱院士为名誉主编.顾功叙先生写了发刊词,李善邦先生题写了刊名.该刊的宗旨是面向基层,面向台站.企图通过此刊全面提高台站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同志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或是在查看地震图;而我,时而向他请教,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你是我暗夜里见到的一缕阳光”,这是我在身体极度欠佳时的一个念头,我想到的就是我当时作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时的导师、我国著名地震工程学家胡聿贤院士。那时我就想将来一定要把自己对胡先生的这种感恩之情写出来。本来我的认识也不多,但却是最真实的。当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震学会设立的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 ,在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期间颁发。陈院士、陈运泰院士、马瑾院士、石耀霖院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励证书及奖金。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论文及作者见表 1。许力生等 7位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人员 ,是奋斗在我国地震科技工作岗位上许许多多青年科技人员的代表。他们这次获奖 ,是他们平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的结果。中国地震学会对许力生等 7位青年科技人员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表示热烈的祝贺 !…  相似文献   

7.
李玶院士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地震构造研究的地球科学家。生于1924年3月20日,祖籍湖北大悟县。1943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学习,194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解放后百业待兴,先生与肖楠森教授一起协助南京市政府从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1950年深感这方面人才的急需,先生上书教育部建议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创办工程水文地质专业,获批准后即开办,为我国早期工程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1954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讲授军事工程地质学,并从事沿海地下工程选址。1959年调入北京,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构造、工程场地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至今,同时培养了一批学有所成的硕士和博士。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先生作为长江三峡工程地震地质工作的负责人,多次在该地区围绕三峡坝址区开展大范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航空目测。通过细致的野外工作,发现了该区断块结构的特点,以及围绕断块的活动断裂带与强震的成因联系,认为完整的断块内部不会发生强震。三峡坝址就位于该区的黄陵断块内,故其未来受地震的影响,主要来自断块外围大断裂带的活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0月 1 4~ 1 6日 ,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界的一次盛会——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 ,在金秋硕果累累的北京雁栖湖畔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在学术研讨会上 ,胡聿贤院士、谢礼立院士、林皋院士、张楚汉院士、张国民研究员、董伟民先生、K.T.Chau及周锡元院士等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于人员伤亡控制的抗震设防决策分析”、“混凝土动力特性与拱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复杂地质环境下高坝安全稳定性”、“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阶段进…  相似文献   

9.
前言1973年1月,组织决定我到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工作。地震工作,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自己是一个“门外汉”,让我领导科技人员从事地震预报科研工作,就我而言,这要比过去战争年代上级下达命令,带领部队攻下一座城镇,心中无把握得多。但我决心依靠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因此,当时我还是满怀信心地来到了新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以吉尔吉斯科学院通迅院士、地震研究所所长φ.H.尤达欣为团长的吉尔吉斯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于1989年8月2日—14日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访问期间,代表团了解了新疆地震预报、地震地下水、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形变测量诸方面的研究情况。参观了局属各实验室、测震、水文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动力学、地磁、形变测量台和地方地震办公室所属地震台。  相似文献   

11.
译编后语     
陈保华 《内陆地震》2005,19(4):447-447
原著《哈萨克斯坦地震和地震安全性》(《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исейсм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Κазахстана》)一书,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科学部地震研究所原所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程院院士、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通信院士КурскеевА.К.教授在地震学方面的最新力作,2004年阿拉木图Эверо出版社出版。КурскеевА.К.教授于2004年4月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时,将此专著惠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并我局副局长王海涛研究员。该书研究了现代地球动力学和地震过程的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2.
在两相邻结构间设置耗能阻尼器能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文中对相邻建筑结构设置Maxwell型阻尼器而形成组合体的结构地震动响应进行了研究。频域法中,结构响应功率谱表示为频率响应特征函数模值平方项(称之为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与随机激励功率谱的乘积,文中提出了响应功率谱二次正交化法并获得了结构系列响应(绝对位移与层间位移)0~2阶谱矩及方差的简明封闭解。首先,综合复模态法与虚拟激励法提出了组合体结构频率响应特征值函数的二次正交式;其次,运用留数定律给出胡聿贤地震谱的二次正交式,由此求解出组合体结构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二次正交式;最后,得到了组合体结构系列响应0~2阶谱矩及方差的简明封闭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验证了相邻结构间设置连接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引 言新北京市地震局组建以来,北京市区县地震工作在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机构建设和法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个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北京市区县地震工作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北京市政府、中国地震局对支持和领导首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是北京市区县地震工作的坚强后盾,北京市地震局党组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1 区县地震机构升格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1997年5月,北京市政府第66次办公会议决定,为全面加强区县地震工作,对区县地震办公室进行行政升格。区县地震办…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地震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周锡元教授因病于2011年5月29日溘然长逝。周院士毕生勤奋治学,为发展我国地震工程科学作出卓越的贡献。作为本刊的编委,他一向大力支持本刊的出版工作。他的逝世是我国地震工程界和本刊的一大损失。对于他  相似文献   

15.
转眼间 ,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 ,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 ,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 ,或是在查看地震图 ;而我 ,时而向他请教 ,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 ,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原尊礼先生 1 93 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震系 ,1 944年晋升为教授。 3 0~ 40年代 ,正是包括内陆直下型地震在内的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在此期间 ,先生将自已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震观测 ,以及地震仪观测技术和倾斜仪、伸缩仪连续观测系统等的研发之中。1 956年研制的。原式电磁地震仪 ( HES) ,在 1 …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合肥市长丰县科技局(地震工作办公室)在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过程中,如何拓展服务领域,推进震害预测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对市县地震主管部门加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里兹尼钦科生于1911年,卒于1981年。他是苏联著名的地震学家,在地震领域里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数理学博士,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震模拟实验室主任,《苏联科学院汇报、地球物理丛刊》杂志主编。里兹尼钦科出生于地质学者之家。1935年基辅矿山地质学院毕业。1938年起开始在理论地球物理所工作,在甘布尔采夫院士的指导下通过研究部的学习,取得了副博士和科学博士的学位。在不同时期领导过地震现象模拟研究室、地震勘探研究室、地震物理研究室、地震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刘胡兰中学,是以党的优秀女儿——刘胡兰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刘胡兰烈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一直激励鼓舞着我校的全体革命师生,在党的领导下,为党为社会主义培养刘胡兰式革命接班人这一光荣任务而不懈努力。我校的地震测报组也同样是在刘胡兰公社党委、刘胡兰大队党支部的热情关怀和学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建组二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发扬刘胡兰烈士的彻底革命精神,以大庆人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认真,努力工作,使我组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回顾二年未走过的路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搞好地震测报工作的思想基础;学习对胡兰烈士的彻底革命精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局召开了全省地震战线学大庆会议。很多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振奋了革命精神,决心要在学大庆运动中来一个学习比赛,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赛高潮。本刊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和本期刊登的运城地区地震办、文水县胡兰中学、南下庄矿、昔阳台、大同一中地震测报组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新一届中国地震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成立。委员会荣幸地请到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中国委员会主席陈运泰院士 ,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秘书长朱传镇教授 ,IASPEI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石耀霖院士 ,曾任IASPEI执委会委员的谢礼立院士、许绍燮院士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院士等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初 ,曾计划邀请这些高级专家担任委员会的指导顾问 ,但这些专家反复表示希望以普通委员的身份 ,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