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王鹏飞  李子华 《气象》1982,8(6):15-16
我们在1980年《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一文以后,为了广泛了解一些不同的看法,并补充说明一些情况,曾又写了《“大雹”乎?“巨凇”也!》一稿,并在《气象》1982年第2期刊登。现在看到《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见《气象1982年第4期,以下简称《探  相似文献   

2.
林大强 《气象》1982,8(9):19-20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和《气象》(1982年第2期)先后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和“大雹乎?巨凇也!”两文(以下简称“巨凇”两文),这两文对林西大冰块都作出了是“巨凇”的肯定性结论。《气象》(1982年第4期)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就当时是否有形成“巨凇”的过冷却降水到达地面提出了疑问,作为这个资料的直接收集人,笔者也打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林西大冰块的发现经过和当时的气象情况1975年7月25日,内蒙昭盟林西县十二吐公社境  相似文献   

3.
“淞”与“凇”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甚至连一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也把二者弄混了。下面就是其中的两例。第一例:由中央气象局编定,气象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P.22上有:“雨淞——过冷却液体降水碰到……。”(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下同);“雾淞  相似文献   

4.
看了《新疆气象》1986年第7期“关于新疆冬季气温——答一个值得推敲的结论”一文.我想还是以林之光、张家诚同志的新著《中国的气候》(1985年8月第一版)第三页最后一段话:“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季,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是最冷的”,来结束这次讨论吧!  相似文献   

5.
《新疆气象》1985年第8期“一个值得推敲的结论”(以下简称《推敲》)一文,对拙文和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内部出版的《新疆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第一分册中“冬天,新疆几乎都是相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一句提出质疑并进行推敲.对此,笔者表示欢迎.我们能够在《新疆气象》上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已见,这对新疆的气象科学将是一个推动,值得提倡与鼓励. 笔者在拙文和中,对“冬天,新疆几乎都是相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一说没  相似文献   

6.
《气象》今年第6期上刊登了谈刚毅“烟幕与轻雾能否同时记载”一文,我们对该文论点有不同的看法。 在城市中,烟幕和轻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轻雾中可能有烟的成分,烟幕中也可能有轻雾的成分。从这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张爱民 《气象》1990,16(5):65-65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气象》1989年第9期《特殊情况下非日界降水量的补充观测》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着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提出几点看法: 1.作者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是不够的。他认为规范规定不全面需要补充,其实不然。首先应明白,我们所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都是“定时观测”。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8.
汪孝清 《气象》1982,8(4):30-30
《气象》1979年第12期刊登了“用‘补去法’校对气表—1’的计算错误”一文,我们在应用该文所介绍的方法校对“气表—1”时,进行了一点补充。 原文介绍的方法,只涉及了日合计为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盘点”了一下自己的业务,发现我发表的论文中,刊登在《广西气象》的差不多占了一半。自从在1981年第4期发表题为《从地面平均流场看北部湾海面、海岸不同季节四种型式的水平辐合》的第一篇习作以来,作为多年来科研成果的反映,先后有10多篇有关广西天气气候的文章与《广西气象》的读者见面。文章不多,但交往时间长,也说得上是老“文友”的了。记得在80年代初,负责《广西气象》日常工作的同志在组稿会上曾经对我讲述,在科研所工作,一年至少向编辑部提供1篇稿文。当时我说:“争取吧”。但现在看来没有实现这个计…  相似文献   

10.
朱自玺  艾敬贤  周月玲 《气象》1983,9(1):26-29
在进行不同熟制降水气候分析和区划时,我们首先按照作物对水分的要求,确定适宜的农业气候指标(见“作物耗水模式和降水指标的确定”一文,《气象》1982年第12期),以此为相似中心,来分析各点与它的亲疏程度。由于“相似”本身具有模糊性,难以确定两个客体之间的明确界限,故利用模糊相似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模糊集的概念确定其相似程度,建立全部信息的模糊优先比矩阵,最后将各时段进行综合评判,得  相似文献   

11.
也谈夜间如何测云@吴金玉@臧继业¥爱辉区气象局¥黑河民航站也谈夜间如何测云吴金玉臧继业(爱辉区气象局164300)(黑河民航站)收稿日期:1997-08-04·42·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4期《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二期曾登一篇“夜间如何测云”一文,有感...  相似文献   

12.
近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张祖强博士被授予“2 0 0 3年世界气象组织 (WMO)青年科学家研究奖”。他获奖的论文是“ENSO发生前和发展初期西太平洋赤道西风爆发的研究” ,此论文发表在《气象学报》2 0 0 0年第 5 9卷第 1期上。在此我们表示热烈祝贺。这是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钟青研究员获 1998年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研究奖”(他的获奖论文也是发表于《气象学报》1997年 (第 6期 )后 ,第二位中国青年学者获得此奖。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年轻的气象工作者在世界气象科研领域 ,通过不断努力 ,勤奋工作 ,严谨求实 ,开拓进取 ,使中…  相似文献   

13.
赵天维 《贵州气象》1998,22(1):28-29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苏维词等在平塘县实地考察研究岩溶山区气候后,在《贵州气象》1992年第3期发表了《平塘县的夏旱特征分析》一文,文中建立一个“平塘县1991~2000年夏旱强度模式。”罗甸与平塘毗邻,其地形地貌相似且部分海拔相同,因而具有气候相同的特点。从1994年开  相似文献   

14.
曲管地湿表雨后重新理置之我见t河南气象》1994年第2期刊登了《由省地温表用后应重新埋且》一文.对文中的“重新埋置坡些不同看法.首先,用后重新埋五曲管地温表,《规范》对此没有规定.对地记场的维护,t规范》强调了“而后造成地表板结时,应及时将表土粑松”...  相似文献   

15.
王永远 《气象》1982,8(4):31-31
本刊1981年第10期刊登了“时角法测南北线”以后,收到一些来稿,指出该文中把时角与方位角等同起来,属于基本概念之误。现将王永远和汪毓才同志的文章刊登于下,借以澄清这一问题。——编者 《气象》1981年第10期刊登的“时角法测南北线”一文,提出了一种“以太阳在当地天空任意时刻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安徽省82个气象观测站自建站至2018年2月雨凇、雾凇、混合淞日数,15个观冰站覆冰厚度和海拔高度数据,通过建立覆冰厚度与凇日数之间的关系,推算安徽省82个测站30 a、50 a和100 a一遇的标准冰厚,最后利用地形对标准冰厚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安徽省各重现期下的标准冰厚与雨凇、雾凇和混合凇总日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各重现期下标准冰厚呈指数关系;对海拔高于100 m的地区利用海拔高度对标准冰厚进行订正,可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徽省各重现期下标准冰厚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气象知识》从1983年第5期到1984年第2期连续刊载了史料摘录:《从中国近代气象学上的这些史事,能看出我国气象事业的一些什么特点与发展过程?》一文。其内容基本上是转载《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2期的《中国近代气象学大事记》,但做了一些订正,并在文字上进行了修饰,因此比原文有了改进。这篇史料摘录对于我们增长知识、查证史实很有帮助。但其中可以商榷之处仍然不少,现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8.
海堑     
一、《气象》1975年第8期和1982年第1期发表了“‘蓝冲’与天气”和“‘青龙卷’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文章初步分析了这一现象与当地天气的关系,并阐述了它的特点和成因。这种天气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曾观测到。在福建,人们称之为青龙卷;浙江温州称为蓝冲;广东称为风缆;山西称为海堑。欧美有的国家民间则称之为“太阳吸水”。  相似文献   

19.
早在十八世纪,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指出异常天候的原因是由于火山喷发。随后有许多气象人员对火山爆发影响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分析1953—1982年卅年全世界大火山爆发与玉林地区干旱天气的关系。 一、资料来源 1、火山爆发资料:来自《广西气象》1984年第6期及《气象科技》1987年第5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今年《陕西气象》第一期,发表了任国拣同志写的“参加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编写随感”一文,对我们学好规范很有启示和帮助,希望多发表这类文章,以推动我们对新规范的学习和执行。在任国栋同志的文章中,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