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观音阁水库引水工程,探讨特长隧洞施工控制网测量的设计,主要研究GPS在特长隧洞测量方面的应用。隧洞贯通的相关技术限差,国家有关测量规范仅规定到8 km之内。参考国内外有关案例和技术规则,进行理论上的精度估算,研究确定采用C级GPS全面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以后的特长隧洞施工控制网测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锦屏辅助洞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在隧洞的贯通精度设计、洞外GPS网布设、洞内导线网设计、加测精密陀螺方位角、一、二等水准测量以及贯通误差影响值估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条件下,B洞以极小的误差精确贯通,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超长距离隧洞贯通的平面控制测量中,应该对控制网型的选取做出更为细致的论证工作。对多种网型进行了科学的精度分析和技术论证与比较,并在最终的施测过程中选取了GPS结合边角测量的混合网型,工程控制网的成果精度优良,整个工程项目在施测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即实现了技术先进,又达到了经济合理的目标,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这类超长隧洞贯通工程控制的技术问题,该混合网的成功应用,为以后类似超长贯通工程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郭保 《测绘科学》2021,46(8):49-54
隧道控制网的精度和稳定性对隧道掘进及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定期开展控制网的复测是保证控制网精度、控制点是否稳定可靠的必要工作,该文以东天山隧道复测数据为基础,介绍了隧道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方法.综合了3a(2017-2019年)的观测数据,对东天山特长隧道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多次复测成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很好地判断了各控制点的稳定状况,并建议施工单位根据分析报告采取合理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改进,为隧道的施工安全和顺利贯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超长距离隧洞贯通的平面控制测量中,应该对控制网网型的选取作更为细致的论证。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对多种网型进行了科学的精度分析和技术论证与比较,最终选取了GPS结合边角测量的混合网型。该工程控制网的成果精度优良,整个工程项目在施测过程中达到了预期指标,同时又达到了经济合理的目标,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类超长隧洞贯通工程控制的技术问题,为以后类似超长贯通工程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特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了以往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结合目前铁路特长隧道的施工方法,对这些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提出了适合特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的新方法。研究了特长隧道的贯通精度预计数学模型和模拟计算方法,编制数据处理软件对特长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隧道贯通误差进行计算,指导特长隧道控制网的设计,从而达到对隧道贯通误差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特长隧道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隧道控制网的测量精度,保证隧道施工正确贯通,采用GPS对秦岭隧道群进行控制测量,满足了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使常规方法进行隧道控制测量难以达到精度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隧道洞外GPS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方法在理论上的不足,本文基于坐标转换模型和协因数传播定律推导了隧道独立坐标协因数阵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基于验后单位权中误差和隧道独立坐标协因数阵的隧道洞外GPS网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方法。之后,以某特长铁路隧道工程洞外GPS控制网实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的技术流程。研究成果为控制隧道工程准确贯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安全贯通问题,该文从隧道外GPS网的布设及施测方法出发,通过多期复测数据评价GPS网具有可靠的测量精度;通过对GPS网点的稳定性分析,阐明了沉管隧道地面控制点位无法长期保留、稳定性差的特点;最后就GPS网引起的贯通误差影响值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主要利用GPS载波相位静态测量技术建立本溪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矿区的矿权核查工作提供平面控制测量的基准.设计了GPS测量的技术方案,叙述了GPS网的布设原则、选点埋石、外业数据采集准备工作及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不同GPS数据的RINEX格式转换;TEQC软件RINEX格式转换与质量检核;QCVIEW32软件完成各项指标的可视化;用Ashceth Solutions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通过了数据后处理成果的综合评定.经过软件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表明,矿区首级GPS控制网达到了城市一级GPS网的精度要求,满足矿权核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