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军 《地震研究》2013,36(1):123-131,142
根据地震地热说原理和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资料,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活动模式及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兴都库什地震柱和缅甸地震柱是控制青藏高原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因,青藏高原深达70km的巨厚地壳是内陆地区壳内强震频发的有利构造条件,利用35km以下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地震和周边地区的壳下地震活动动态,参考历史震例,可以为研究区内的壳内强震活动与火山活动提供可能的活动强度、活动地点及大致活动时段等前兆性指标,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利用地震柱概念对青藏高原地震构造活动模式的解释似乎更加贴近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特征,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壳内强震或者火山发生的成因,也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内地震柱及其影响区的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地块区内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有感历史地震资料以及仪器地震记录,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带地震活动与地块区内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区内曾有多次MS≥5.0破坏性地震发生,为典型的中强地震活动区;地块区地震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时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空间分布东南强西北弱;地块内部MS≥5.0中强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强震活动关系密切且主要受其东缘和南缘汾渭地震带MS≥6.0地震活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和中国大陆地震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关系,给出了两者在时间起伏上的一致性,以及印度板块北边界兴都库会和缅甸两端点附近中深地震对中国大际强震活动所具有的前兆性和相关性。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预测,尤其是地震大形势预测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还应用了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计算机模型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孕震系统在周围地质构造块体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中国周缘板块的联合作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控制和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发现,该区域的地震活动除了有高潮和低潮的轮回特征外,还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并且地震相互消长有一个特定的比例。这一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区的预测,尤其是对地震高潮期的结束时间提供了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活动周期及迁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许恒 《内陆地震》1992,6(1):71-78
根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及现代地震观察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活动时间上的周期性及空间上的某些迁移特性。发现: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有700—900年的活跃期;300—400年的活跃幕;20—30年的活跃段。在活跃期中,大震有绕地块周缘逆时针迁移趋势;在活跃幕、段中,中、强震有绕地块周缘顺、逆时针相间转动迁移趋势,并有对角、对边及反向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6.
依据地震地质构造和断裂带几何特征,将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划分为6个研究区域,运用近27年经过精确定位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结合震源深度分布、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各研究区的现今活动状态。结果表明,现今应力水平较高的3个区域分别为洪洞—临汾凹陷、侯马凹陷和峨眉台地。其中,洪洞—临汾凹陷为1303年洪洞8.0级地震的破裂区,现今应力水平仍然较高,其中深部出现的小震活动稀疏段可能表明其正处于破裂区的恢复阶段;侯马凹陷至峨嵋台地北缘自有史料记载以来,没有记录到M6以上地震,现今地震活动特征显示其处于较高应力水平下的相对闭锁状态,属于未来强震的危险区段;灵石隆起、辛置凸起和襄汾凸起现今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要特征,强震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强震组增益P、强震组效能R和强震组分布变异值S等3种指标,对安徽省1300年以来地震成组活动的客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区不同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分布类型;同时,用b值方法分析了目前地震活动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用泊松模型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了概率预测。  相似文献   

8.
孙文斌 《地震》1994,(5):65-70
利用日本海区丰富的震史资料,研究了该区强震活动时一空变化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据,将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划分了三个地震轮回。文中讨论了各幕的持续时间及其强震的频度分布,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的强震地区分布,探讨了每个强震高潮主体活动区形成特点,这些结果可作为研究日本海区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以及为判断未来主体活动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大陆强震高潮与日本海沟地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地震活动性研究及其应用于地震预测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健 《中国地震》2005,21(3):451-456
依据20世纪上半叶的强震资料对全球地震活动性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强震活动呈带状分布,其实质是揭示了全球大尺度地壳介质的非均匀性。地震带与板块的活动密不可分,对认识板块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基于悠久的历史地震资料和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划分了20多条地震带,这是对大陆内部地壳介质非均匀性的一种认识,也是统计预测方法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柯坪块体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柯坪块体1969年以来强震活动特征,发现该块体内6级地震的发生显示出明显的轮回特征,且发震周期与新疆地区强震活跃期吻合;西克尔和乌什2个地震活跃区的地震活动对块体内的6级地震活动有一定的预报意义;一次6级地震发生后该块体内所发生的4.5级以上地震对于预测未来6级地震的发生地点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及其周边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运动特征等大量资料分析,讨论了本区地壳浅部块体物质运动的基本特征、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构造地貌滞后效应现象及其原因,同时探讨了大闸口内强震成因,成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十年地震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明  孙文斌 《地震》1993,(6):61-64
本文研究了东北深震区深震活动的时序特征,发现深源地震活动具有较清晰的平静一活动轮回,并且在深震活动之后,黑龙江省的浅源地震活动相对增强。根据历史地震活动特征与近期小分布特点。作者给出了未来十年时间内,浅源中强震发生的二条危险区段。  相似文献   

13.
简要论述了辽宁地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阐述了目前辽宁地震活动处在活跃期的活跃时段,未来17年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4.
漳州-华安是一个中强地震活动区,现今小震活动频繁。本文分析该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特点,发现该区地震活动性涨落与闽台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得出该区是一个“地震窗”的认识。进而对“地震窗”的形成条件进行讨论,认为该区“地震窗”的形成是与其深部热作用所产生的向上垂直作用力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华南沿海温泉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强  周蒂 《华南地震》1990,10(4):22-29
华南沿海温泉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温泉和地震是活动断裂体系中既相辅相成又互为消长的两个侧面。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中高温温泉密集区(带)地震(包括强震)活跃,温泉稀少区(带)地震微弱;另一方面,温泉的过度集中反而降低了该地段的强震发生可能性。笼统认为强震发生于非地热异常场的说法不确切,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6.
On 8 August 8 2017, an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uzhaigo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did not find any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in the epicenter area, implying that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is likely a hidden active faul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located aftershocks, the seismogenic fault was simulat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SKUA-GOCAD softwar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wa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which shows that the main shock of the Jiuzhaigou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sharp bending area of the fault surface, similar to the geometry of the active fault that generated several major earthquakes in the Songpan area during 1973-1976.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high seismicity of this area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homogeneous geometry of the fault surface. In this work, we collected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f M ≥ 6.5, and analyzed the geometric and kinematic features of the active faults in the study area. A three-dimensional fault model for the 10 main active faults was constructed, and its limitation in fault modeling was discussed. It could provide evidence for analyzing the seismotectonics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rthquakes and active faults, and predicting major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7.
本根据1986 ̄1996年川滇藏三省(区)邻界区巴塘-丽江-带频繁的强震活动的资料,结合活动构造带分布及历史强震记录,分析了该邻界区强震活动若干特征,提出了“存在川滇藏邻界区巴塘-丽江地震块体”的认识,并就其与相邻地区强震活动关系及未来强震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成组中强震前后动态小震的时空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超英 《华南地震》1998,18(2):47-52
分析了进入活跃时段以来,新疆及邻近地区自1995年3月19日和硕Ms5.0地震后,相继发生的12次Ms≥4.7地震前后调制小震和动态小震的时空活动特征,据此提出了孕系统失稳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海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强震目录探讨了省内各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基本状态,结合累积应变能释放现象讨论了各地震带现今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结果显示,青海地区4个地震带强震活动存在明显的平静与活跃的交替特征,这是普遍的宏观规律,但平静与活跃的特点具有差异性。伴随各地震带地震活动状态的不同,其累积应变能释放呈现加速或减速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