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展卫星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1)在空间数据库支持下的遥感数据处理的分析;(2)建立区域多时相,多波段怕样本知识库;  相似文献   

2.
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的重要成员。历经30余年的建设和运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形成了以北京总部为中心,拥有密云、喀什、三亚、昆明、北极5个卫星接收站的体系,实时数据接收覆盖中国全部领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并初步具备了全球数据的快速获取能力。2020年,地面站实现了32颗国内外陆地观测卫星和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的全自动化业务运行,是中国兼容和扩展能力最强的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系统,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地面站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Ka频段数据接收、VCM模式数据接收、面向快速应用的卫星数据记录与快视平台、超远距离数据网络传输、数据接收任务自动规划等。同时,以国际先进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产品、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虚拟地面站、RTU等新型数据产品为代表,为中国空间对地观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晋年  顾行发  明涛  周翔 《遥感学报》2013,17(3):566-577
随着遥感卫星应用的发展,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以及不同类型遥感卫星的数据综合集成应用以及与地面观测信息集成,对遥感信息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正在成为遥感应用的重要趋势。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系列的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分类分级方案,难以适应多源、多系列地理空间信息整合应用的需求。本文从遥感应用对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主要遥感卫星的产品系列及其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参考了正在研究的相关国际标准,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原则,研究提出了中国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的规则。该规则以卫星载荷采用的遥感探测光谱特征及其数据获取方式作为分类依据,以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水平作为分级依据,建立统一的遥感卫星数据产品的分类分级体系。该规则与正在研究制订的相关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不但覆盖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产品,而且能方便地建立与现有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方案的映射关系,并且对未来的数据产品的分类分级留有比较充分的可扩充性,为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卫星遥感技术的大力支持,各类军民商用卫星系统层出不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遥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推动遥感应用朝着智能化、大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依据当前陆地观测卫星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论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制约人工智能技术在遥感领域应用成效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遥感大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陆地观测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已成为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基础影像是航空摄影遥感影像,但是卫星遥感影像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地区的基础影像补充,并将成为地理国情普查时点核查数据更新和修正的主要数据源影像。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用于时点核查时快速发现变化地类,并用于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度。卫星遥感将是未来实现持续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海洋遥感卫星技术,为海洋监测、海洋航运、海洋环境、海洋军事及海洋经济等领域提供支撑服务。对全球海洋遥感卫星信息及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未来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根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海洋遥感卫星正向多载荷、高分辨率、全覆盖方向发展,并对卫星的发射条件及搭载的载荷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载荷种类的增多及传输速率的提高,产生的卫星数据也呈现多源异构性,且数据量急剧增加。为此,只有建立大型的卫星数据中心,形成一体化的支撑体系,才能为海洋各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汪凌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4):51-53,58
近10年来,印度在遥感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具有中、高分辨率相结合的测绘卫星体系,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国家。本文首先回顾了印度遥感卫星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近期成功发射的测绘卫星-1号的主要技术参数、测绘数据产品生产系统的组成以及测绘数据产品的种类。最后简述了印度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珲 《遥感学报》2007,11(6):941-943
香港中文大学“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以下简称地面站)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运作。地面站可纪录及处理大量从卫星接收的遥感数据,为本港、华南及世界各国用户的政府与私人机构提供各项有用资料。本地面站能为常年多云多雨的香港、以至华南地区及周边国家与区域提供全天候的环境监测,如:山泥倾泻、地陷、地震、海啸、洪水及台风等天然灾害,减少人命和经济损失。香港中文大学于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国家遥感中心委任在香港成立科研基地,并选定于中大校园内兴建这对国家长远环境研究及监测极为重要的地面接收站。此项目不单肯定了香港中文大学在…  相似文献   

9.
耿晴  曾浩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56-158,164
为了提升遥感影像质量,增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能力,采用基于云层因素的天气模型,分析了云覆盖对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湖北省境内近年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资料,重点分析了云覆盖对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受云覆盖的影响相对较小,高分二号和资源三...  相似文献   

10.
在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中,图像地理坐标是基于卫星观测视线向量的变换和景基准点地理坐标的计算而确定的。本文介绍了景基准点地理坐标的计算原理和运行系统工程计算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吴美蓉 《测绘科学》2000,25(2):25-29
介绍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应用系统中 7个分系统的基本概况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基本特点 ,还对星上三种传感器和高密度磁记录器的特点以及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类型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重点探索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在资源、环境、灾害监测、各种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遥感定量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智能遥感卫星系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张兵 《遥感学报》2011,15(3):415-431
:分析了当前遥感卫星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论述了新一代“智能遥感卫星系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对其 中自适应遥感成像和星上数据实时处理两个核心部分进行重点介绍,并对其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阐 述。设计了一套具有自适应成像和应用模式优化能力的智能高光谱卫星有效载荷系统。该系统由用于区域背景信息获 取的前视预判遥感器、用于地表详细观测的主遥感器以及星上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3部分组成。对智能高光谱卫星的工 作原理和流程进行介绍,并呼吁中国尽快围绕智能遥感卫星系统开展一些前沿性的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实现 中国在卫星遥感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欧洲卫星遥感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俄罗斯、欧空局卫星遥感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概况,总结了欧洲主要国家卫星遥感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尤其是其管理模式对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产业化和深层次开发利用的重要影响。剖析了我国卫星遥感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卫星遥感基础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自然资源部水资源调查与确权登记的职能需求之下,面向中国“十四五”及二零三五年远景卫星发展规划,亟需厘清水资源属性卫星遥感监测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剖析中国卫星地表水资源监测能力。本文在对国内外多种类型卫星(包括光学、激光、雷达、重力、GNSS-R等)水资源监测能力及属性反演前沿技术(以地表固液态水的范围、水位、体积变化等为主)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地表水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的现状和不足,从观测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未来卫星遥感地表水资源监测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红江 《测绘》2012,(4):184-185
本文探讨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地貌图的基本编制流程与方法。以华南地区为例,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华南地区陆地地貌分类方案及编码体系。探讨了有关数字地貌制图的技术和问题: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地貌制图的优势、遥感数据地貌解译的基本原则、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6.
在遥感卫星多平台、卫星数据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快速高效地让学生掌握遥感卫星的轨道特征,熟悉常用卫星的数据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授课内容。本文结合作者在中南大学10年的"遥感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遥感卫星轨道和卫星数据特征章节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查找知识方便的有利条件,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和图片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卫星轨道及其运行的特点,课下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自行收集不同种类的卫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掌握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该课程的后续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该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超过往届学生,实践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资源卫星(可见光)遥感数据获取任务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雪仁  宫鹏  黄学智  金勇 《遥感学报》2007,11(1):109-114
从资源卫星(可见光)遥感数据获取任务调度的影响因子分析入手,在研究国外相关遥感任务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目标的卫星遥感任务调度算法规则,并依据该规则研究建立了算法实现流程,以解决用户需求和星地资源使用约束之间的冲突,从而有效地满足用户对遥感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新民  韦银高  王万玉  赵克明 《遥感学报》1997,1(3):198-203,242
该文叙述了单遥感卫星接收系统升级改造为多卫星接收系统所进行的研制工作。包括天线跟踪系统与高频信道的改造,卫星捕获软件的开发,中频接收解调设备的研制以及系统的总装调试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省级卫星中心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分析了卫星遥感和省卫星中心建设现状;结合省卫星中心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卫星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省卫星中心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20.
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燕  陈新湖  陈军 《测绘通报》2000,(10):18-21,35
卫星遥感的兴起,空间分辨率的限制解冻,商业影像市场的扩大,带动了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遥感信息补充系统。从卫星遥感、管制和立法行为等方面介绍了商业遥感卫星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其市场前景,并列出了计划中的高分辨率和中等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基本技术参数,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成长要依赖于自身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商业遥感卫星所提供高分辨率数字影像将会对地球上从太空到地面的各种行为产生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