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代期间中国西部发生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地貌演化历史.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则控制了中国西部大陆新生代期间的构造-地貌演化.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 盆-岭体系是中国西部新生代的主要地貌单元.根据盆地的几何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 中国西部新生代盆地可以划分为压陷盆地、断陷盆地、走滑拉分盆地以及残留海-前陆盆地4类.这些新生代封闭盆地均被造山带所围限, 而盆地与山脉之间由挤压型活动断裂(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所分割.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其后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挤压, 对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西部新生代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板块运动和构造隆升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东麓断裂带板内构造地貌反转与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可划分为东部地块、中部带和西部地块。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发生减薄破坏,其破坏中心位于东部地块,而西部地块与中部带基本保持完整,其过渡带就是太行山东侧。太行山地区近乎平行发育着两条重要的断裂:太行山大断裂和太行山山前断裂,统称为太行山东麓断裂带。通过研究发现,太行山山前断裂是继承早前寒武纪构造带形成的断裂,控制着太行山与东部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差异,古新世以来发生板内构造地貌的负反转,构成渤海湾盆地的西界断裂。太行山大断裂则在燕山期时为重要的逆冲断裂,对太行山的隆起起着重要作用;中新世以来,伴随着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太行山大断裂发生构造负反转,控制着一系列山间地堑的发育。新生代以来,该区构造演化特征整体表现为向西构造迁移的特点,是区域走滑伸展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板内盆山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疆侏罗纪古构造及其对聚煤盆地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构造是控制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首要地质因素。新疆赋煤区是由前寒武纪形成的大陆古板块、微型陆块与古生代形成的造山带镶嵌而成的复合大陆块体。早-中侏罗世,区域挤压应力松弛甚至出现区域拉张应力,盆-山耦合型前陆-克拉通盆地成为新疆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的主体;基底性质不同的两个构造单元之间及造山带内部,形成带状拉张断陷;在某些早期弧后盆地和残留海盆分布的地区,发生继承性沉降,成为陆相聚煤盆地。在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前陆-克拉通盆地和继承性盆地中,聚煤作用最为强盛;发育在古生代造山带之上的伸展断陷型山间盆地,聚煤强度的横向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变形构造形成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讨论了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变形构造的几何结构样式,形式与演化模式。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可划分为盆缘叠瓦逆冲断层带,盆内断层三角构造带,盆内冲起构造带和中央宽缓褶皱构造带四个变形构造带。从而首次建立起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内变形构造形成与演化的褶推式四维变形模式。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良杰 《地球科学》1994,19(6):742-745
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形成了陆内裂谷、裂陷槽、克拉通内拉张盆地、克拉通内挤压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拉张盆地、弧后前陆和周缘前陆盆地等多种原型盆地并相互叠加和改造。盆地中存在挤压、引张、扭动和叠加构造样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圈闭构造,盆地中的大型隆起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6.
吴晨  陈宣华  丁林 《地学前缘》2023,(3):262-281
祁连造山带位于东特提斯北缘,蛇绿混杂岩带、(超)高压变质岩和弧岩浆岩等广泛发育,是前新生代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古地块之间多期次俯冲、碰撞和造山形成的复合造山带。现今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具有复杂的陆内变形构造和深部结构,记录了新生代高原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历史。本文在区域地质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讨论祁连造山带元古宙变质基底属性、新元古代—古生代古海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探讨祁连(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和陆内变形历史。祁连造山带发育新元古代早期和早古生代两期岩浆弧,分别代表了古祁连洋和(南、北)祁连洋的俯冲-碰撞事件;亲华北的基底属性指示了祁连洋实属陆缘海。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两阶段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在中新世完成了由新生代早期以逆冲断裂活动为主向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共同作用的转变,随着东昆仑山的快速隆起将古近纪大盆地隔开成两个盆地,即现今的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中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东昆仑和海原两个近乎平行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系统的发育、顺时针旋转和侧向生长。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在造山带内的...  相似文献   

7.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通过分析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的前中生代构造背景和中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认为,该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图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陆内或板内)盆山构造与挤压构造的交替演化过程,经历了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新生代5个盆山构造演化阶段和中三叠世末、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末和白垩纪末、老第三纪末5期挤压作用。每次挤压作用都使得早期盆地萎缩或消亡,造成早期盆地反转。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和新生代三个阶段的伸展作用形成中-晚侏罗世断陷盆地、白垩纪断陷盆地和新生代裂谷盆地。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是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一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自晚中生代以来长期处于多个板块汇聚的中心,在盆地不同构造部位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构造叠加作用和盆山结构的变化。因此准确厘定和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期次、变形过程和深部动力学是理解东亚地区多板块汇聚的一把关键钥匙,同时也有助于认识盆地内部沉积矿产的关键控矿要素。文章通过解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以来的盆-山结构、构造-地层特征、变形和断层的演化序列,结合前人的盆山隆升史和区域动力背景研究成果,系统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的盆山演化过程和相应的构造-沉积响应。研究认为早白垩世末—古近纪,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夷平阶段,与盆缘具有不同的隆升过程,直至30 Ma以来盆地内部才发生强烈的垂直隆升剥露事件。盆地西南部大量切穿下白垩统的走滑断层为中新世-更新世早期北西向左旋走滑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走滑断层组合,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过程中贯入到相对刚性盆地内部的弱应变响应。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的构造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包括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这些红层地层的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等是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地质过程的客观记录,对其系统研究是重建西秦岭及其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之基础。依据这些红层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空间分布型式和构造线方向及构造样式,西秦岭及邻区中—新生代红层地层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三个构造层。三个构造层对应于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晚白垩世区域左旋走滑拉分构造和渐新世—上新世区域伸展泛盆地阶段。结合印支期多块体拼贴形成的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格局与岩石圈动力学过程分析,认为西秦岭早白垩世北东向盆山构造格局是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东亚区域性伸展构造的组成部分;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则是白垩纪拉萨地块与羌塘—昌都地块汇聚碰撞背景下中国西北大陆区域性左旋走滑作用的结果;而渐新世—上新世的泛盆地阶段则指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构造—地貌响应之前经历了漫长区域伸展均衡坳陷和侵蚀夷平期,这说明上新世,西秦岭尚未成为现今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构造响应起始于上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10.
东亚地区盆地类型和盆地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区域构造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演化过程,印支期东亚大陆的地质格局基本形成,燕山期作为重要的构造变革期,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东亚地区燕山期以来盆地所受三向应力的作用机制(拉张、挤压)以及这种机制对前期盆地的改造程度,考虑盆地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结合前人对沉积盆地类型划分方案的研究成果,将东亚地区沉积盆地划分为6个类型,即克拉通盆地、陆内挤压挠曲盆地、走滑拉分盆地、裂谷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同时将不同盆地在成盆时间上"归位"于燕山期前和燕山期后,在平面分布上"归位"于构造域中,形成盆地群的概念,认为同一构造域内的盆地在盆地类型、盆地沉积层序、盆地演化历史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在不同的构造域中盆地类型、盆地演化历史均存在一定差异。盆地群内部盆地的可比性和共性以及盆地群之间盆地的差异性的认识,对研究不同盆地的成因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为在东亚地区开展低勘探程度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盆地类比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新生代太平洋陆缘带的构造格局和构造转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和北美西部大陆边缘同处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但具有不同的构造属性。从晚白垩世到新生代,前者以构造扩张为背景,由此引起陆缘裂解,陆块漂移以及岛弧、边缘海的形成;后者以构造收缩为基础,导致陆缘增生、陆块拼贴和陆缘造山带的出现。然而,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亚洲东部是以构造封闭型的陆缘带为特点,北美西部则主要表现为开放型的陆缘带。构造扩张和构造收缩是环太平洋陆缘带构造环境的两种基本型式,它们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对峙分布,在时间上成有节奏的交替转换。  相似文献   

12.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 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 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 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礼岷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东旭  程彧 《矿产与地质》2002,16(5):273-276
礼岷盆地是晚古生代在扬子板块北缘被动陆缘之上发育起来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经历了早期的深海—半深海复理石沉积和晚期的陆相磨拉石沉积 ,其演化过程中主要遭受了三期构造变形 ,即 :早期固态塑性变形 ,中期区域褶皱及走滑变形和晚期逆冲推覆、剪切机制下的复杂变形  相似文献   

14.
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介绍国内外关于大地构造相概念和大地构造相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大地构造相分析在研究造山带结构和演化,非史密斯地层以及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巍然  王杰  梁晓 《地学前缘》2012,19(5):1-17
根据中国学者的开合构造观点,分析了亚洲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构造集群”、“构造运动程式”等一些新的认识。(1)亚洲划分为11个大地构造旋回并归纳为大陆基底形成、泛大陆和超大陆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板块构造与陆内演化三大阶段。(2)以23条俯冲带或碰撞带为骨干,划分了以西伯利亚陆块、古中华陆块、印度陆块和太平洋板块为核心的北亚、中亚、南亚和东亚4个构造集群,以及11个二级和86个三级构造单元。构造集群系指具有成生联系的陆块、大小不同的地块和各个时期造山带的聚合体;两个构造集群间存在一个构造结合区。(3)亚洲构造变形特点为:中亚构造集群基本呈东西向展布,分别受围绕西伯利亚陆块分布的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和围绕印度陆块分布的主体向北北东突出的弧形构造(仅内弧出现了向南突出的喜马拉雅弧)的挤压,它们同时又被北北东向展布的东亚构造集群强烈改造,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表明古中华陆块在亚洲大地构造演化中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4)亚洲大地构造时空演化与全球同步经历了哥伦比亚古陆、罗迪尼亚古陆和潘基亚古陆形成的3次重要造陆事件。在此过程中,中亚构造集群独具特色:哥伦比亚古陆1 850 Ma形成,稍早于南亚构造集群(1 800 Ma)和北亚构造集群(1 800~1 600 Ma);罗迪尼亚古陆830 Ma形成,晚于南北两侧的900~1 000 Ma;潘基亚古陆210 Ma形成,也比全球普遍于250 Ma形成的时间晚。印支运动的广泛发育和强烈影响是中亚构造集群乃至亚洲最显著的特征。(5)总结出背向俯冲对接式、单向运移拼贴式和原地开合手风琴式3种构造运动程式。背向俯冲对接式的动因是地幔对流(软流圈对流或地幔柱对流);单向运移拼贴式可能与地幔上升产生的地幔层流有关;原地开合手风琴式推测是深部地幔“热点”周期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6.
As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but youngest continent, in which Pacific-type (P-type) and collision-type (C-type) orogenic belts coexist with numerous amalgamated continental blocks. P-type orogens represent major sites of continental growth through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type (TTG-type) juvenile granitoid magmatism and accretion of oceanic crust and intra-oceanic arcs. The Asian continent includes several P-type orogenic belts, of which the largest are the Central Asian and Western Pacific.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s dominated by P-type fossil orogens arranged with a regular northward subduction polarity. The Western Pacific is characterized by ongoing P-type orogeny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Asia has a multi-cratonic structure and its post-Palaeozoic history has witnessed amalgamation of the Laurasia composite continent and Pangaea supercontinent. Nowadays, Asia is surrounded by double-sided subduction zones, which generate new TTG-type crust and supply oceanic crust and microcontinents to its active margins. The TTG-crust can be tectonically eroded and subducted down to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to form a ‘second’ continent, which may generate mantle upwelling, plumes, and extensive intra-plate volcanism. Moreover, recent plate movements around Asia are dominated by northward directions,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dia–Eurasia and Arabia–Eurasia collisions beginning at 50–45 and 23–20 Ma, respectively, and will result in Africa–Eurasia collision in the near future. Therefore, Asia is the best candidate to serve as the nucleus for a future supercontinent ‘Amasia’, likely to form 200–250 Ma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we unravel a puzzle of continental growth in Asia through P-type orogeny by discussing its tectonic history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subduction polarity in P-type orogens, tectonic erosion of TTG-type crust and arc subduction at convergent margins, generation of mantle plumes, and prospects of Asia growth and overgrowth.  相似文献   

17.
李思田 《地学前缘》2016,23(6):31-33
由于东亚古大陆具有非常复杂的大地构造格架和地质演化历史,板块构造学说在本地区的应用面临很大挑战。王鸿祯教授提出了大地构造域(tectonic domain)的概念作为大陆内部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同时提出了岩石圈对接消减带(convergent lithosphere consumption zones)的概念作为大地构造域的边界。王鸿祯、李思田等基于上述概念编制了新一代的大地构造和主要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其成果揭示了中国中西部主要大型叠合盆地(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均分布于具有稳定前寒武纪基底的大地构造域中心部位,稳定的地质条件为大规模油气聚集提供了重要条件。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对应于构造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控制了盆地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全球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纪舜  赵磊  徐芹芹  朱俊宾 《地质学报》2016,90(9):2100-2108
现今之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西太平洋活动带中段;在全球板块构造图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南为印度板块,东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地质历史上,以中朝、扬子、塔里木等小克拉通为标志的中国主体属于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大陆之间的转换(互换)构造域:古生代时期,位于古亚洲洋之南,属冈瓦纳结构复杂的大陆边缘;中生代阶段,位于特提斯之北,属劳亚大陆的一部分。显生宙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大动力体系之控制,形成古亚洲洋、特提斯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不论古亚洲洋,还是特提斯,都不是结构简单的大洋盆地,而是由一系列海底裂谷带(小洋盆带)和众多微陆块组合而成的结构复杂的洋盆体系。加之中、新生代的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在古生代的古亚洲洋构造域之上,使中国地质构造图像在二维平面上呈现镶嵌构造,在三维空间上呈现立交桥式结构,使中国不仅是亚洲,也是全球构造最复杂的一个区域。不同阶段的地球动力体系在中国的叠加、复合,使多旋回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成为中国地质最突出的特征。因而中国的造山带大多是多旋回复合造山带,成矿(区)带大多是多旋回复合成矿(区)带,大型含油气盆地大多是多旋回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9.
中亚蛇绿岩带研究进展及区域构造连接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何国琦  李茂松 《新疆地质》2000,18(3):193-202
中亚地区分布着数十条不同时代和不同性南的蛇绿岩带,这些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新元古代的蛇绿岩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的强破坏,只在极少数地点保存良好。尽管出露分散,确定其时代和性质有一定困难,但其仍具极其重要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比和连接意义。在对比和讨论蛇绿岩带的连接时,应以微体化石给出信息为主,同时参考蛇岩下部组分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讨论了新疆东北部邻区和西部邻区蛇绿岩带的时代和性质,以及这些蛇绿岩带的对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带地质特征、构造演化历程及盆地内部中生代地层充填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属性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羌塘盆地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陆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及早白垩世前陆盆地等地质演化历程;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复杂而有序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演化,决定了羌塘盆地中生代为一复杂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