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需要构建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以陕西省明长城为例,介绍了GIS技术应用于长城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基于ArcGIS Explorer进行插件式开发,构建了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长城资源三维可视化展示,信息查询检索等,提高了长城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陕西省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过程中地理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方法,获取明长城监测数据,对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技术方法,并提出保护明长城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明长城资源调查采用了基于影像的田野调查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影像进行田野调查任务分配、路线规划、属性和定位信息的标示;二是通过田野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著化录了田野调查成果。历时3年的明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证实,该技术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地矿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秦岩宾 《四川测绘》2008,31(2):70-72
传统的矿产资源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要求,针对地矿资源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地矿资源信息系统.本文对该系统从系统总体设计、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及数据库建设进行了描述.该系统的建成,将极大提高地矿资源管理水平,并为制定矿产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辽宁省明长城测量项目数据处理与汇总工作的要点及流程,并结合辽宁省明长城测量项目的生产实践,重点介绍了采用Autodesk Map平台及软件开发技术,实现对长城专题要素进行数据汇总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检验,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有效,本研究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交互式应用环境,开发出土地整理三维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为土地综合整治及国土基础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为辅助土地管理工作而研制的专业系统,是一个综合多种应用需求的复合系统。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有效提升该系统的生命力,使之更好地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服务。文章从界定信息系统的生命力入手,通过分析梳理提升系统生命力的方法和思路,总结得出只有系统规划设计周密、软件开发建设规范、数据充实完善到位,系统才可能得到充分使用,系统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得到优化提升。文章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运行模式选择、技术和软件平台选择、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式选择等系统开发建设关键环节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建设与使用该系统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专题矢量数据整理不仅可以满足专题影像地图制图的需要,而且在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按照国家明长城测量项目技术要求,主要介绍了基于ArcGIS平台,运用AML语言的甘肃省明长城专题矢量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是现代地籍管理的要求。目前,国家没有制定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一些地方开发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技术路线、技术标准、系统功能等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难点,从理论上对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路线、技术标准、系统功能、系统结构、数据组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测量标志普查信息系统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基于GIS和MIS技术,通过SOA架构体系实现系统的建设。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系统构架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通该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的处理、管理和应用效率,实现了测量标志普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甘肃省明长城资源调查中重要图件——专题图的制作方案和流程。基于GIS软件的优势,探讨利用空间基础资料结合专题数据制作专题地图的一种新思路,为甘肃省境内明长城的保护、研究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江霞  谢国华 《地理空间信息》2011,9(3):151-152,155
介绍了甘肃省境内明长城专题地图符号的制作方法,对长城影像地图专题符号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利用制图软件进行专题地图符号制作,并且形成了完整的、规范化的系列符号,为统一、快速制作长城资源专题影像图奠定坚实基础,满足了文物管理部门对甘肃省境内明长城资源管理、保护、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魏岳 《东北测绘》2012,(10):199-200,204,207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长城却面临着严重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的威胁,特别是人为破坏日益加剧。为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实施宁夏境内明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开展明长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明长城专题要素数据采集、测量明长城长度、制作明长城专题影像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宁夏和陕西地区的明长城在遭到自然与人为双重破坏后日渐退化,有的区段已消失于地表。本文采用了SAR与光学影像像素 级融合方法——HIS变换融合和PC主成份变换融合,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融合效果,最终选定PC主分量变换融合的结果作为自动提取 该区明长城信息的基础。通过“骨架”算法实现了对该区明长城空间位置的自动提取,最终获得了较为清晰的明长城信息。该区明 长城准确而完整的空间位置,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区明长城沿线环境变化及古环境演变提供精准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的古长城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古长城的遥感信息机理及其光谱特征入手,发现陕北榆林地区古长城与沙地、道路的光谱特性极其相似,因此用单一的阈值法很难将古长城信息提取出来。在综合考虑古长城的空间几何特性(包括形状、大小等)及其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表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灰度坡度法对古长城信息进行提取,即利用古长城在IKONOS图像上仅有1—2个像元宽,且与背景地物的灰度差较大的特征,把它与沙地和道路分离出来。运用这一方法并结合光谱阈值分析,从图像上进行了明代长城的提取,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为进一步的长城考古研究和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按照基于影像的长城解译与调查结果,为科学获取明长城的坡面长度,本文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关键技术:首先为不同种类的长城段落定义测量规则;其次,准确确定长城每段的起止点;第三,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流程在立体模型上精确测定长城每一处特征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最后,在统一的计算模型下,计算每段长城的长度,通过汇总的方式获得分省工作区和全国的各类长城长度。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明长城资源调查获取到的海量成果数据整合的方法:借助部件化的思想,为田野调查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的有机关联找到了合适途径。经过系统调用的测试,证明了整合结果的可用性和适用性,能为跨行业数据整合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北京数据资源情况,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北京明长城测量方案,包括基于地形分析的明长城长度量算工艺、基于坐标转换的明长城DEM/DOM数据生产工艺,以及基于数据整合的明长城专题数据生产工艺,并汇总了各工艺的关键技术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