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都庞岭花岗岩体为一复式岩体。其稀土总量为183.36—312.85 10~(-6),轻稀土含量128.82—236.4410~(-6),重稀土含量40.52—136.94 10~(-6),轻重稀土比值0.96—3.53,δEu=0.03—0.45,δCe=0.71—0.86。研究表明,都庞岭花岗岩体为地壳重熔再生花岗岩浆经不断分异演化、多期侵入所形成。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主要表现为LREE、Eu与HREE的分离,其次是LREE和Eu的分离,再次是LREE与Ce的分离。花岗岩的稀土配分特点与岩石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从旱到晚(γ_3→γ_5~1→γ_5~(2a)→γ_5~(2b)),随着花岗岩浆向酸度增高的方向演化以及由相对富钾变为相对富钠,轻稀土含量趋向降低,重稀土含量逐渐增高,轻重稀土比值和δEu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3.
八家子铅锌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含锰白云岩中,矿床明显受地层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含矿围岩和成矿岩体以及成矿元素丰度等方面的研究,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高于庄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中Rb、K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Nb和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Eu的负异常极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的"V"字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在成因上属于A2型,形成于后碰撞的张性环境,其来源可能与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有关。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卡拉麦里地区在晚石炭世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该岩体锡质量分数普遍都比较高(15.50 10-6),为锡的成矿物质来源和锡矿矿床学的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崤山地区原“太华群”由15%的变质表壳岩和85%的变质花岗岩组成。变质花岗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通过对变质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崤山地区太古代变质花岗岩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TTG岩系类似。根据野外接触关系和一组锆石Pb-Pb蒸发年龄(2451Ma),确定其成岩时代为太古代。  相似文献   

6.
天水坪道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坪道岩体由早期到晚期可分出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共5期岩浆活动。岩体碱值为0.49~0.62,ANKC大于1,多见白云母,CIPW计算中多见刚玉,属钙碱性铝过饱和型。随SiO2增加,TiO2,TeO,MgO,CaO,Na2O均逐渐缓慢减少,而Fe2O3,K2O剧增。岩石化学显示其源岩为上地壳杂砂岩类、碎屑岩类。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值为0.35~0.7,铕亏损强烈。岩体贫Ba,Rb,Sr,Y,Cu,Zr,Ga,Ni,富Nb,Ta,Bi,Th,Cr,Sn,Mo,Hf,Sc,异常富Hf,Sn,Sc。构造地球化学信息显示岩体是大陆裂谷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一、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本期侵入岩岩相变化较明显,其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分述如下: 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分布于图幅西北部夹皮沟林场北一带,仅由一个岩体组成,即四号棚子岩体。岩体出露面积较小,岩相变化不显著,与本期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为渐变过渡关糸(相变),岩石为中细粒花岗结构,新鲜面为灰白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辽宁金伯利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辽宁金伯利岩主元素丰度较世界金伯利岩的平均成分,显示富Ca、Al和贫K、Na、Mg、Si,碱度偏低;与南非、苏联和我国山东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相比,Fe 质偏高。辽宁金伯利岩含矿程度由富到贫,有 Fe、Mg 组分增高,Ca 质降低,微量元素多趋富集的总体变化趋势。辽南金伯利岩较辽北金伯利岩具有碱性程度相对偏高,V、Li、Rb、Nb、La、Sn、Mo、Cu、Pb、Zn、Ag、Ba、Cd、B、S、F 等元素相对富集,Co、Ni、Cr、Th、Bi、Au、As、Sb、Hg、Sr 等元素相对贫化的特点。二者的元素组合和相关特征有明显差别。辽南金伯利岩 Na、Ca、Mn 3元素的相关组合特征是富、贫(中)金刚石金伯利岩的一个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南秦岭龙王洞地区中生代云峰寨单元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该岩体进行较为全面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研究表明:云峰寨单元花岗岩属于碱性过铝质A型花岗岩,形成于高温、贫水、高压的相对还原环境。花岗岩成因以地壳作用为主,花岗岩中稀土元素总体富集且分馏程度较高,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且分馏明显。花岗岩为主动就位机制,是在早燕山期造山垮塌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时期产生,与陆壳增厚、地幔物质减压隆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花岗岩类广泛发育,除西南部外,测区各处均有分布。岩体以岩基或岩株状产出,区域上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控制,基本沿北东、北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11.
秦岭群形成于早元古宙华北南缘裂谷化环境中。其下部有一套岩浆岩建造,包括基性和酸性的火山岩或侵入岩。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基性岩具有OIB型和CNB型两种地球化学型式,酸性岩具有壳幔混合型地球化学型式。这些变化起因于不同的源区和岩石成因过程,但本质上取决于岩石圈拉张程度和地幔流能量。  相似文献   

12.
钢屯超单元①花岗岩位于燕山台褶带山海关台拱与辽西台陷的交接部位,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钢屯超单元是在同源岩浆由粗粒→细粒,酸性→超酸性,碱性→过碱性演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S型花岗岩,这种演化是本区Mo,Cu,Pb,Zn多金属矿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圣宗庙花岗岩出露于辽西凹陷与山海关古隆起的衔接部位。依据岩体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岩体形成于造山后期拉张环境,岩石富碱、富硅、贫钙,岩浆分异程度高、粘度大,是下地壳亏损熔体的Ⅰ型源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脉动定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西峡二郎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作者认为岩体为岩浆成因,且其源岩为宽坪群的变基性火山岩和变泥砂质岩石。用G.Faure(1986)给出的简单二元混合方程,通过对Sm-Nd同位素的计算得出二郎坪岩体由约64%的变基性火山岩和约36%的变泥砂质岩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5.
由于花岗岩成因的多样性及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人们对花岗岩的成因争论不休,对前寒武纪的花岗岩更是如此。本文从岩体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等方面充分论证并证实了产出于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阿拉善台隆东南缘浩尧尔呼都格沟花岗岩体为岩浆成因花岗岩,不是贺兰山群的组成部分,应从贺兰山群中剔除。这与前人的认识是全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近年来在浙西石耳山花岗岩区引进“花岗岩超单元─单元”理论进行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通过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解体了晋宁期石耳山复式花岗岩体。对划分出的30个侵入体,归并建立了四个单元,并进一步建立了石耳山超单元。通过对石耳山超单元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总结其演化特征,并同时探讨其成因类型,指出石耳山超单元花岗岩相当于S型花岗岩,应属上地壳硅铝层重熔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北秦岭西段金矿床(点)划分为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分别从矿石组构、矿物组合、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成矿作用、矿物的生成顺序等方面论述它们的特征。并提出本区的斑点板岩、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次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煌斑岩脉、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9.
从矿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平衡关系出发,讨论了矿业资源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特点讨论了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决定性作用; 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已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正在产生的危害,讨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通过对辽宁省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业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矿业环境的分析, 讨论了矿业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