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森先生传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2,7(6):239-246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所不及。先生学业之成,实基於是,而先生天年不永  相似文献   

2.
马以思 《地质论评》1944,9(Z3):287-290
绪言下面描述之材料,系盛莘夫先生1938年於桐梓之下三叠纪中所采集,存於中央地质调查所标本室内者。此文之作:承许德佑先生之指导,作者应向彼衷诚感谢,  相似文献   

3.
陈康先生传     
李星学 《地质论评》1944,9(Z3):305-310
陈康先生,亦名永康,字劻之,广东番禺人,生於民国五年(纪元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三日。父湛威公,母郭太夫人,均年逾六旬;先生居长,有弟三妹二,现居香港。  相似文献   

4.
岩组分析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嘉荫 《地质论评》1943,8(Z1):107-114
附图一版前於民国二十九年,曾以岩组分析方法,作一概述(1)以无适当材料,未能付诸实行,迟迄於今,已经两年。本年五月底,奉命赴湖南,随张寿常邓玉书两先生观察湘南系之山字型  相似文献   

5.
魏敦瑞小传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49,14(Z2):192-192
福朗兹魏敦瑞(Frauz Weidenreich)於1948年7月11日逝世於纽约,氏於1873年6月7日生於德国之Edenkoben of Palatinate,毕业於Landon之高等学校后又在斯他斯堡,柏林,基尔,慕尼黑等地大学学医,及有关之科学,於1899年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7,2(4):361-376
著者於廣東北江地貿之探討,始於民國十七年冬,舆朱庭祜先生旅行曲江樂昌乳源三屬,凡一月有餘。十八年春復舆王樹藩先生测勘曲江田螺冲(?)石壩一帶煤田。关於調查之結果,後者曾  相似文献   

7.
叶先生译良辅、字左之、浙江杭县人、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生於杭州之佑圣观巷,自幼以颖悟称;在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後,考入上海南洋中学,以数学理化等科之成绩最优异,时丁文江先生任该校教员,甚器重之;一九一三年秋,丁先生在北京(并刃)设地质研究所,遂偕同学数人,往習地质学;该所初属工商部,後改隶农商部,课程  相似文献   

8.
《地质学报》1930,9(4):329-330
一本會爲紀念趙亞曾先生於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考察西南地質在雲南殉難並爲鼓勵中國地質學者從事專門研究以貢獻於地質學及古生物學之進步起見募集基金以二萬元爲額無論是否滿額每年以所得利息爲補助金名爲紀念趙亞曾先生補助金  相似文献   

9.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1):55-60
一,引言南陽玉石,産於河南省南陽縣獨山。標本爲河南焦作工學院張嗚韶先生於調查該處地質時所採集。二十四年秋,張先生將標本郵寄著者,囑爲顯微鏡之觀察,茲將所得結果,述之於下:  相似文献   

10.
書報述評     
程裕淇先生留學英國期間,曾於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十日在利物浦地質學會講演關於我國各時期之造山運動,並撰成短文一篇,刊登於該學會會報第十七卷第三册中。該文對於我國之  相似文献   

11.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3):237-240
地質論評爲紀念丁在君先生發行專刋,崇德報功,禮也。丁先生之才德學問,中外報章,騰布已廣,毋煩贅辭。茲所寫者,僅就作者個人之所受知於先生,及先生曾爲國立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所擘畫者,追述一二,藉作紀念而已。前清宣統三年,余肄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其時丁先生甫自歐  相似文献   

12.
是篇为叶先生於一九一七年春,调查江浙地质後之报告,除南京镇江间地质由丁文江先生著扬子江下游地质一文发表外·馀则在本文发表。 1.长兴李家巷青草坞景牛山铁矿——矿区位於长兴县城东二十五里之景牛山,铁矿成层状,夹於石英岩之间,矿石为赤铁矿及褐铁矿,前者质量较佳,含铁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13.
翁文灏 《地质论评》1941,6(Z1):181-192
丁文江先生字在君,一八八七年生於江苏泰兴县之黄桥镇,先生自幼聪慧,十三岁参加科试,即名列前茅,所作试卷,畅论汉武帝开拓西南之功业,对西南所发生之特殊兴趣,似已预示其未来工作之重心,盖其最重要之地质工作,均系集中于滇黔及邻近诸省也。  相似文献   

14.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15.
一绪言太湖附近,風景殊佳,每值春季,梅園梅花盛開之時,前往游觀者,每日可達数千人之衆。前經李四光先生等,於冲山石塘山石坑發現植物化石,其時代屬於下石炭紀之初期。考此時期,歐洲各地發現植物化石者甚少,即在中國,亦僅於南京附近,如  相似文献   

16.
本會設立丁在君先生紀念基金,前經理事會議決原則三條,(見地質論評第一期頁八七及八八)。後接胡適之先生來函謂:丁夫人已取得保險費全部,第二條辦法並無必要,且恐獎學之數過於微薄,爲實行獎勵研究,以永紀念起見,以所有利息儘數撥  相似文献   

17.
悼刘莊     
李广源 《地质论评》1944,9(Z1):127-128
刘莊先生字伊璜,山东泰安县人,生於民国八年,双亲早世,赖祖叔抚育成人;颖悟非凡,沈静寡言,乐交游,重情感。十二岁就读泰安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十五岁考入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课馀之暇,喜习纲球,技术甚精。旋於民国廿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叶左之先生为纪念丁在君先生专刊而作,其目的在叙述在君先生负责任为工作而努力之热心,故文中除评述研究经过外,仅及於矿量之测定,及成分之分析,至於其他层构造及生成原因等则另有专文发表。左之先生以其丰富之学织经验,及精细之工作态度,完成礬矿之研究,奠定开发资源之基础,使後学者逐得是所遵循。  相似文献   

19.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40,5(4):365-372
本會理事翁文灝先生,因鑒地質科學,於國内各大學中,近年颇為發達。為獎勵高年級學生努力研究提高興趣起見,特於七月十一日建議理事會,籌募基金,設立學生研究獎金。經  相似文献   

20.
德日进  杜恒俭 《地质论评》1949,14(Z2):189-191
本篇所记述之材料,乃为民国二十大年由新生代研究室裴文中,贾兰坡两先生在北平西山门头沟北九公里沿浑河之灰峪沟旁(即十八地点)所采集者。化石存在於奥陶纪石灰岩裂缝中,高出河床约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