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粤北百顺地区361铀矿床资源的枯竭,迫切需要在其外围寻找后备资源,实现铀矿山的持续发展。436矿点位于361铀矿床东侧,铀成矿地质条件与361铀矿床极为相似,是区内最具潜力的铀矿找矿地段。为了快速完成436矿点及外围区域铀成矿有利部位的预测,在牛澜断裂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及夹持区,使用地面伽马能谱、土壤氡气和分量化探三种物化探方法联合测量圈定了铀异常区,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伽马能谱铀异常、土壤氡异常及分量铀异常套合较好,集中分布于436矿点以北F4断裂与大人山断裂夹持区,显示该地段是区内最具潜力的铀成矿有利地段。经钻探工程揭露验证,铀矿化主要赋存于近南北向的F4断裂带内,呈隐伏状态,预示F4等近南北向构造是区内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为该地段下一步的铀矿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量化探在苗儿山地区的三羊坪和金竹岔两片工作区开展了深部铀成矿潜力预测评价,圈定分量铀异常区8片。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认识,在J2异常区开展了钻探查证工作,揭示其深部有多段高品位工业铀矿体发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分量化探对于该地区花岗岩型隐伏铀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同时研究发现,分量铀异常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及展布形态一定程度受到断裂构造的影响。总结了该地区花岗岩型隐伏铀矿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在相山铀矿田开展了分量化探方法稳定性、异常重现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分量分析方法稳定性较高,同一样品多次测试结果之间的符合度及不同时间(批次)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石里坑地区的重复性测量结果显示,两次测量的分量铀平均含量相近、地球化学波动特征相似、局部分布形态和部分高值区的强度有所差异,但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展布形态、空间位置吻合较好,说明分量化探的异常重现性较好。云际工作区的分量化探测量结果表明,分量铀高值区(带)与已知矿体的空间对应关系较佳,可有效地指示深部隐伏铀矿体,反映了分量化探在相山盆地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北秦岭东段柳树湾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法测氡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氡浓度异常峰值高、连续性好,总体呈北西走向,主要沿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中的伟晶岩走向分布,其分布范围及规模明显受伟晶岩控制。通过对发现的氡浓度异常点进行钻探验证表明,氡浓度异常均为矿致异常,与深部含矿伟晶岩密切相关,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隐伏伟晶岩的铀矿化信息。该方法为确定铀矿找矿有利地段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本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华北地区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选取冀北覆盖区典型的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大官厂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大官厂矿区布置了土壤调查采样,并在有矿钻孔和矿化钻孔上方采集了土壤样,进行土壤瞬时氡、活动态铀及210Po测试分析,探讨这3种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附近的土壤瞬时氡明显高于矿化孔,同时,土壤面积样中瞬时氡的高值与深部铀矿体对应较好;高品位铀矿钻孔中210Po略高,但面积性分布的土壤样中210Po的离散度小,分布较均匀,在矿区和无矿区的数值无差别;高品位孔中的活动态铀无明显异常,在土壤面积样中,活动态铀的最大值位于已知的无矿区。由此获得初步认识,在大比例尺上探测深埋藏铀矿体时,土壤瞬时氡浓度异常可以指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异常,而活动态铀与210Po异常不及瞬时氡灵敏。  相似文献   

7.
韩军  薛清波 《地质论评》2016,62(S1):385-386
大官厂矿区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镇大官厂村西。该矿床最早于1969年由核工业系统发现,并于1999年最终提交储量,为中型铀钼矿床。该矿床与位于该矿西侧的460大型铀钼矿床相比,两者成矿条件、成矿类型基本相同,大官厂矿具有扩大矿床规模的潜力。近年来,核工业及华北地质勘察院等在该地开展找矿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的发现,本文系根据这些成果总结而成。  相似文献   

8.
沈正新 《铀矿地质》2012,(4):250-256
介绍了活性炭法测量原理、采取的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在尼日尔Teguidda地区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在已知铀矿床的试验和工作区的应用表明,活性炭吸附氡法对地表和浅层矿化点以及深层铀源都有很好的反映,并能指示断裂信息。该法可作为确定有利找铀地段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本区深部找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活性炭测氡法测氡效果好,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不受地形影响等优点。从氡气测量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活性炭测氡法的理论依据,讨论了活性炭测氡法在内蒙古某地区铀矿资源普查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氡气测量的国内外发展和氡气测量基础理论出发,阐述了活性炭测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活性炭测氡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古交南岩村地下采空区的活性炭测氡数据的处理可行性,并通过实地测量资料的分析,证明了采用活性炭测氡法探测地下采空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燕辽西部是一个重要的铀成矿区。多学科研究中,在解释航磁、航放等资料和分析车载、地面γ能谱测量、高精度磁测、甚低频测量、α收集膜测氡数据的基础上,该文总结出由有利矿化地区的预测模式和异常点带的评价模式组成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并对该区进行了铀成矿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地区放射性测量受岩性、构造、后生蚀变、铀矿化等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放射性异常晕圈,如何识别深部铀矿产生的矿致异常,采用了氡子体积累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法和坑内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经过后期氡浓度和铀含量比值处理,放射性异常特征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钻探验证在矿致异常反映控矿构造倾向一侧见到工业铀矿体.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蕴藏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以往的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地热水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构造具有密切关系。活性炭测氡法在探测隐伏构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活性炭对氡的吸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野外数据采集前需进行勘察区工作条件的测试实验。本文选择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民乐盆地进行活性炭测氡法实验条件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该区实验条件为:吸附剂埋深40 cm,埋藏5天;数据处理时针对农田和河滩两种地表介质要进行分区统计;该区氡异常阈值下限为均值加3 ~ 4倍方差。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炭测氡法是探测该区域隐伏断裂的存在、断裂位置、走向和倾向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江源 《地质与勘探》2020,56(3):551-565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西部,处于天环凹陷东南部,分布有3147崇信和319焦家会砂岩型铀矿点。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地质剖面测量、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土壤氡剖面测量及岩石取样分析对研究区分布的HFU-53号异常进行了查证,结合查证结果,对区内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铀找矿前景。分析认为崇信-泾川地区存在有利的找矿目的层,具备较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区是重点找矿地段,筛选了1处铀找矿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加快推进该地区铀矿产资源勘查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物化探综合找油方法在志丹探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胜利  郝世彦  李旦 《西北地质》2005,38(1):108-112
由于资料的限制,前人对志丹探区勘探前景评价较低,加之沟谷、梁、峁纵横的地貌特征,勘探难度较大。通过勘探早期地质物化探综合找油方法实验,笔者总结了一套适合志丹探区石油地质特点的勘探方法组合和勘探程序:油气地球化学勘探(酸解烃、吸附烃、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甲烷碳同位素、蚀变碳酸岩)→化探圈定的有利勘探区进行非地震物探(自然电位、伽玛能谱、高精度磁测、土壤测氡)→物探圈定的异常区进行电阻率测深勘探→地质物化探成果综合评价。实践证明,非地震物化探与地质研究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勘探效果,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比,具有勘探成本低,周期短,成功率高的特点,尤其对寻找非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砂岩型铀矿,目前是我国铀矿地质找矿的主要方向之一。该类矿床多分布于中、新生代层间氧化带内,赋矿深度较大,找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展对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类矿床勘查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氡法、放射性水化学法、腐殖酸抽提法、分量化探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法、地球电化学法等本文通过总结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提出采用多种方法追踪铀矿异常可更有效的发现矿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砂岩型铀矿,目前是我国铀矿地质找矿的主要方向之一。该类矿床多分布于中、新生代层间氧化带内,赋矿深度较大,找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展对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类矿床勘查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氡法、放射性水化学法、腐殖酸抽提法、分量化探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法、地球电化学法等本文通过总结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提出采用多种方法追踪铀矿异常可更有效的发现矿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了铀、氡测量用于寻找铀矿,但对镭的测量由于受到某些限制而用的较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德等国应用水中的铀、镭、氡测量预测铀矿远景区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近两年来,我们在632矿区外围的铀矿普查中运用铀、镭、氡测量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表明该方法有一系列特点,灵敏度高,快速,简单易行,可在野外及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产铀盆地,近年来盆地中部相继发现一批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床,预示该区域具有明显的找铀前景.结合该区铀成矿与地层结构、断裂、砂体、氧化还原过渡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地质认识,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对成矿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探测试验研究,分析研究成矿有利区平面上的重力异常、磁异常、放射性异常特征,以及剖面上的地震响应特征,半定量地建立了成矿有利区的综合地球物理预测模型:平面上,矿(化)体主要位于剩余重力异常的梯度带及附近,异常范围主要于-1×10-5~1×10-5m/s2,位于"两高夹一低""U"型和"高、低"半"U"型土壤氡浓度异常带上,位于"高、低"半"U"型剩余磁异常的过渡带部位.剖面上,矿区主要位于宽缓"U"型充填状河道地震相体内,"U"型河道的两侧及内部多出现弯曲、间断、陡立等类似断层的同相轴特征,"U"型河道内部矿(化)体多呈中弱振幅、中低频率、低连续性的杂乱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该模型在二连盆地中部预测了1片铀成矿有利区,后期通过调研分析预测区内钻孔资料,验证了该预测结果是有效的.表明本文建立的"重力+地震+测氡+磁测"组合找矿方法和预测模型,可提升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预测效果,可为类似地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珠海地区测量土壤氡浓度和对应的表层土壤样品中的铀含量,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了氡与铀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氡浓度和铀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氡浓度大于20000Bq/m3的概率和铀含量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氡浓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测定值不稳定,故以其超标概率来表征更为科学.根据关系模型和风险分级标准,就可以快速进行区域土壤氡的危害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