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京华 《测绘通报》2011,(9):52-55,6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编图实践工作,从历史地理角度系统地梳理地图边界问题,探讨地图上中国边界的演变、形成规律及其表示方法。指出地图上中国边界的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地图上中陶边界的表示方法和制图依据,中国版图确立后的中国边界和表示方法,现在的中国边界与历史上中国边界之间的关系,《中国国界线标准画法样图》发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个重建具有平滑边界和锐化边界的完整的CAD/CAM目标表面模型的工作系统。系统的输入是目标的序列影像;系统的输出是能用标准的CAD/CAM工具操作并再现的一个三维表面格网。众所周知,完整的表面信息能在三维表面极端边界生成的边缘上得到恢复,本文介绍了将此基本理论应用到实物多影像建立完整三维模型。试验利用已知运动把多个像幅统一到通用坐标系中,展示了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青藏高原GPS形变1991-1999年间的测量成果,通过对中尼(中国与尼泊尔)、中印(中国与印度)边界及中不(中国与不丹)边界附近GPS测站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统计分析,运用平均速度法估算了近10a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变面积。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形变对我国西部边界存在影响,在1991-1999年之间西部边界的不均匀形变导致国土面积缩小0.37km2。  相似文献   

4.
边界虚拟钻孔在复杂地质体3维建模中的引入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润怀  李永树 《测绘学报》2007,36(4):468-475
在矿山复杂地质体3维建模中,由于数据缺乏致使模型难以控制地质体空间边界特征,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借助边界虚拟钻孔方法来增加复杂地质体边界数据点密度,从而有效控制3维形体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一问题。以地层受断层破坏为例,分别就地层与断层4种典型空间分布组合特征下边界虚拟钻孔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边界虚拟钻孔和普通钻孔在数据存储方式、数据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因而可以加快3维地质建模,提高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顶部边界的精确提取在建立数字城市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从遥感影像中粗提取的建筑物边界不规则的问题,结合Harris算子和Susan算子,提出了一种对粗提取后的建筑物边界进行规则化拟合的处理方法。首先对粗提取的建筑物顶部边界进行预处理以剔除噪声影响;然后分别使用Harris算法和Susan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建筑物边界进行角点检测提取;最后对检测提取的边界角点进行点号排序和规则化拟合连接得到规则的建筑物边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建筑物边界平滑且与其实际边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石矿区生态修复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识别采石场、确定采矿区边界是完成修复任务的前提。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技术,能够精准识别高分遥感图像中的感兴趣地物,为采石场识别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基于CycleMLP框架,利用金字塔结构,将多级特征输入到一个轻量级MLP解码器中,聚合来自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同时获取局部和全局特征。在前馈网络中嵌入卷积层,避免位置编码插值导致的精度下降现象。引入福建省南安市石矿区语义分割数据集,以训练网络和验证算法精度。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ycleMLP能够从高分遥感图像中有效识别石矿区,与其他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方法相比,精度更高,且可以准确界定石矿区边界,能够为修复石矿区生态系统提供可靠支撑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空间内的自动化分区,顾及空间域边界对于分区结果的约束效应,提出一种边界约束最大p区域问题。在最大化区域个数p前提下,针对单元与多个边界交叉产生的单元从属不确定性,设计一种顾及空间单元从属不确定度的单元差异性加权目标函数。并在满足阈值约束等最大p区域问题原有约束下,增加若干边界约束,保证形成的区域一般在某个边界之内,若需跨越多个边界,则需涵盖整个边界。针对该非确定性多项式难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启发式算法,并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科研和实验人员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边界约束灵活地加入到分区问题的模型中,以对最大p区域问题的求解结果进行更为实际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罗壮  李明  张德朝 《遥感学报》2022,26(7):1459-1468
城市作为高密度建筑区域,在较小范围内有大量结构相似的建筑紧密分布。当前从高分辨率图像中准确检测建筑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受边缘检测网络启发,提出一种强化边界精度的建筑物提取新方案,根据建筑物及边界特点改进深度网络,结合自下而上分组的分水岭分割提高分类精度和建筑边界的准确度。首先对数据预处理,生成建筑边界和建筑分割线两类辅助标签;改进性能较优的建筑检测框架ICT-Net网络,修改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针对两类辅助标签,强化边界影响,提高网络性能;最后对网络预测结果应用结合分水岭分割和梯度提升回归树的后处理,实现高精度的建筑提取。结果表明,数据预处理、改进深度学习算法可提高建筑检测像素精度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约1%。后处理能充分利用网络输出的概率信息,有效优化建筑边界,在网络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实例召回率10.5%。本文方案与原始的ICT-Net网络相比,提高建筑实例召回率22.9%。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工作是从高分辨率干涉测量仪和侧视雷达数据完整地重建建筑物。为完全自动化重建建筑物,我们在采用对来自IFSAR数据源的带有边界信息和智能合并的边界线的叠掩,阴影的同时,还采用了现象学方法。本文主要讲建筑物的干涉雷达量测的现象学和几何学。因此我们创建一个生成单通道干涉雷达数据的模拟器。用模拟数据来研究简单建筑物模型的干涉量测的现象法和几何法。并用我们的成果与来自MOUT试验的真实干涉测量的数据做比较。最后从模拟数据里可获得一个简单的融合图案并应用到源数据中。  相似文献   

11.
断裂构造研究是重力解释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构造单元划分密切相关。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以其信息量大、含有更高频的信号成分,能更好地描述小的异常特征等优点在地球物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全张量重力梯度组合研究中国南海断裂识别及提取方法。首先,比较多种重力梯度边界识别方法,包括直接利用重力梯度三分量法和全张量梯度组合法,分析它们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传统重力梯度三分量方法不能有效地均衡深浅异常的振幅,当异常中同时出现正负异常可能产生假的边界结果。全张量重力梯度组合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方法的缺陷,而且获得的边界还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收敛性。其次,利用改进的边缘检测计算理论边界提取法确定断裂的精确平面位置,得到了与全张量梯度组合法一致的结果。由此推断,南海断裂以北东走向和北西走向为主,北东东、北西、东西和近南北走向为辅。  相似文献   

12.
程船 《地图》2014,(6):10-11
虽然人们常说边界是不可见的空间,但在这张由美国NASA的Landsat-8卫星拍摄的卫星影像图中,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边界线可以说是再明显不过了。它显示的是我国西北边陲城市塔城周围与哈萨克斯坦境内阿拉湖北部区域的景象。在图中,两国之间分明的边界是由不同的土地使用状况所决定的。在中国,土地紧张,为超过13亿的人口生产粮食的压力很大,所以,可持续耕种的土地尤其需要精耕细作。在卫星影像中,深绿色的耕地与周围干旱的土地有着显著的区别,这表明耕地使用了农业灌溉。而在哈萨克斯坦,土地使用情况则很不相同,大型工业规模的养殖场占据了土地使用的主导地位。虽然农业是眙萨克斯坦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国东部地区是一个次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哈萨克斯坦只有0.03%的土地被专门用于农业耕作,约2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得到灌溉,而与中国边境相邻的土地极少用来耕种。虽然矩形斑块表明该地区确实有农业耕地,但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农田靠雨水滋养,因此耕地是棕褐色的,从而与周围自然量观的颜色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若从1776年美国独立时算起,它的历史仅有230多年。若从1607年白种人开始在这里定居算起的话,其历史也只有400年。从1607年白种人开始在此定居到1776年美国独立前的160多年,在美国历史书上被称为殖民地时期,在这段时期.英国在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它们北起加拿大边界.南至佛罗里达半岛的北界.由大西洋海岸向内陆伸展6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当前,山东省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在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都必须牢牢把握省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提取边界点的效率,提出了一种k-均值聚类与象限识别相结合的点云边界快速提取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将点云划分为许多个子集群,根据三维格网划分方法探测出边界集群,在边界集群中通过象限识别提取出边界点。两组边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够提取到分布均匀的边界特征点,且与传统方法比较,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王延亮  刘登杰 《测绘科学》2007,32(5):101-102
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学中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算法是基于矢量数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的新方法,并用两个点群算例介绍了用闭运算搜索边界的方法与流程,为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地图学等提供一种新的边界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17.
程效军  何桂珍 《测绘学报》2012,41(6):831-837
摘要:针对常用的空洞边界提取方法在噪声干扰和投影单值方面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克服投影重叠问题而适用于多值曲面修复的空洞边界自动提取方法。首先求出散乱点云的K近邻,利用推进式逐层求解法ALS将各近邻域点投影至平面;然后在平面内进行网格划分及提取边界网格,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凸包法提取边界线;最后,进行空洞边界与物体本身边界的识别,为了验证其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后续的空洞填充及曲面重构中,并用测量采样点到所建曲面模型的最大距离和平均距离为定量评价指标进行精度分析及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LS以及最小凸包法能够保留特征和避免投影重叠,所提取的空洞边界精确,能够满足后续建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利用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的大数据应用算法,重点研究神经网络深度迭代回归算法在卫星遥感图像像素级分析过程中的地籍边界确认算法,将新算法与高分卫星大数据工具包自带地籍边界划分算法进行对比,发现:自带软件较革新软件,在林木种类误判数量上高出6.8倍,在农作物类型误判数量上高出19.2倍,在水产类型误判数量上高出4.1倍.革新软件对比自带软件,其大资源区边界精度提升65.9%,小资源区边界精度提升67.2%,综合分析其边界划分精度提升62.5%.该结果t<10.000,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该革新算法可以大幅度提升资源调查效率和资源区划分精度.  相似文献   

19.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引力位虚拟地压缩到地球内部的一个球体表面 ,进而求解在整个地球外部空间 (包括地球边界上 )的重力位场以及重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弱边缘水边线是影像特征提取的一个难点。在分析了GAC模型和边缘检测算子在影像水边线提取中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Canny边缘检测结果融入GAC模型重构边界停止函数进行水边线提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海岸带遥感影像水边线提取精度高,速度快,即使是弱边缘水边线或水边线严重凹陷边界,在平滑性和精度上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