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永安井水位大幅度异常变化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18日起,永安井水位出现持续的大幅度上升变化。经调查落实,这是由于该井附近的另一口多年开采的井孔,于2001年7月17日突然停止抽水,从而使永安井的地下水补给量增大,造成水位大幅度上升。深入分析该井水位变化的成因,为研究邻井抽水对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水位动态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实例,对于识别地下水前兆异常与抽水干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岫岩2号井水位自1987年末在正常年变中出现急剧下降至1991年5月降至最低点后转急剧上升的动态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区域地质,矿山排水等有关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矿坑排水影响半径。结果表明,岫岩2号井水位之所以产生急剧下降又转回升的动态是由于矿山排水影响所致,并非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3.
西影井水位大幅度异常成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3~4月,西影井水位出现了一次剧裂的变化过程。经反复调查落实,这是由于西影井附近地区另一口热水井抽水引起的,6月9日做了抽水试验后验证了这一看法。这项工作为研究临近井抽水对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水位动态影提供了实例,对区分深井地下水前兆异常与抽水干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热水井布设间间路和开发利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水地下流体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2月底至4月上旬,建水县地下流体监测站监测井水位出现了幅度近8m的显著下降变化.通过对该监测井与石屏—建水断裂带观测井同期水位进行对比分析,排除了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可能性.同时,调查了周边的抽水井,运用水文地质分析方法,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确定该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附近的井孔抽水引起.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地下水的运移规律,结合实地调查,可以对地下水异常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并进一步判断地下水异常是否是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异常.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的,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马鞍山皖27井水位自2012年10月以来反复出现下降型异常,下降程度超正常年份最低值,最大降幅达70cm。为了准确客观地判定该异常的成因,本文利用水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皖27井地下水动态变化成因及开采干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在皖27井水补给源中占了一定的份额,除此之外,还存在深部补给来源;深井抽水活动影响着皖27井水位的变化,但不能将皖27井本次异常变化完全归因于深井抽水,区域构造活动是引起本次水位异常的主要原因。本文所采取的异常识别与分析方法,为今后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及前兆判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宝坻新台井水位对地下水开采的响应特征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以宝坻新台井为中心、半径约3 km地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开采井的调查结果、宝坻新台井概况和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对重点影响井——杨家口村生活井的抽水实验,就宝坻新台井水位对周边地下水开采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坻新台井对周边地下水开采的响应是邻层抽水效应的结果,井管漏点、含水层组间"通透"很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杨家口村生活井开采地下水时宝坻新台井水位分钟值曲线会出现下降型畸变,开采结束后逐渐恢复,响应的滞后时间在1 min之内;杨家口村生活井持续开采地下水7 h实验过程中,宝坻新台井水位分钟值曲线下降型畸变持续存在,未呈现出"平衡状态";宝坻新台井水位对周边地下水开采的响应可能是由于井管存在漏点或井管外存在空隙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7.
云南姚安井2009年10月后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如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等.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云南姚安井水位于2009年10月后出现了下降趋势的异常变化,截止2011年底,最大下降幅度达3m.为分析该井水位异常变化的形成原因,依据姚安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建立了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定量分析了降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对该井水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姚安井2009年后出现的水位大幅下降可能与区域降水量减小导致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增强有一定的相关性.文中所采取的异常识别与分析方法,对今后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及前兆信息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姚安井2009年10月后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小龙  刘耀炜  晏锐 《地震学报》2013,35(3):410-420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 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 如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等. 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 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 云南姚安井水位于2009年10月后出现了下降趋势的异常变化, 截止2011年底, 最大下降幅度达3 m. 为分析该井水位异常变化的形成原因, 依据姚安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 建立了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 定量分析了降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对该井水位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姚安井2009年后出现的水位大幅下降可能与区域降水量减小导致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增强有一定的相关性. 文中所采取的异常识别与分析方法, 对今后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及前兆信息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昌平台Sacks体应变仪观测曲线年变现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凌空 《中国地震》2005,21(2):254-25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北京昌平台Sacks体应变仪观测曲线年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井水位、抽水和降雨等实际观测资料,分析后认为,台站附近农田机井季节性抽水和地下水的自然补给是造成体应变年变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探讨了体应变与井水位的定量关系和物理机制,同时对地震预测中所关心的“破年变”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1987年冬春在吉辽蒙交界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地下涌水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因1986年秋季大量集中降雨,使浅层地下水极度饱和,冬季上层冻结暂时变成隔水层,同时给下层以巨大的冻胀负荷压力成为承压状态,当温度稍高时,在薄弱部位形成岛状融化,下层水夺路而出,造成涌水现象,此现象随冻土层的消融而消失。其次,通过吉林省及辽吉蒙地区15口井,对区域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特别对蛟河井水位趋势下降和四平井水位趋势上升进行重点解剖、认为该区井水位基本处于正常动态阶段,与区域构造活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宜井水位2018年8月中旬快速下降后又转折上升的异常变化特征,通过实地异常调查和以往的震例总结,建立水位与降雨量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综合分析该井水位异常原因.初步判定水位快速下降后又大幅回升有多个影响因素,一是附近工地抽水与施工爆破可能导致了水位下降;二是水位大幅度回升并不只是由降雨造成,还有别的干扰因素.通过此次信宜井水位异常变化的调查,形成的分析过程和方法,有助于今后此类水位异常的判别.  相似文献   

12.
滇南地区近期水位趋势上升异常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小静  付虹  李琼 《地震学报》2018,40(5):620-631
2014年以来,滇南地区高大、开远和易门3口井的井水位出现趋势上升现象。通过开展井孔周边地下水开采情况的调查、降水影响的定量排除、井孔含水层系统应力状态的定量计算、周边区域构造活动的分析以及井孔水体化学组分的分析等工作,认为易门井的水位年动态主要受控于降水,2003年以来的趋势下降和2014年的趋势转折上升与大椿树工业园区的深井开挖抽水密切相关;高大井和开远井的井水位自2014年以来的趋势转折上升现象不完全受控于降水,但与周边地下水的开采亦无直接联系,可能与近几年该区域南北向强挤压为主的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东古楼抽水试验对地下流体动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抽水对水位、水温(地热)、气氡、气汞、水氡与水汞的影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的东古楼村进行了相关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抽水对井水位的影响最大,影响距离可达680m;对水温影响也较为明显;对气氡与气汞动态的影响不明显;对水氡与水汞动态可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14.
窦立婷  杨顺达  平旗  李云  成诚 《山西地震》2019,(3):21-24,41
选取2008-2018年漫水井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漫水井水位受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包括降雨、雷电、抽水干扰,传感器故障,路由器和数采死机。对其微动态特征研究发现漫水井水位长期趋势特征受抽水干扰及降雨共同影响,月动态、日动态特征可以看到明显的潮汐效应,同震响应能力较好。了解其微动态特征并准确识别相关干扰因素有助于识别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内蒙古古城进行的同层抽水对水位、水温(地热)、气氡、气汞、水氡与水汞影响的观测试验及其结果。结果表明,抽水对井水位影响最大,影响距离可达近1 km;对水温影响较为明显;对气氡、气汞的影响不明显;水氡与水汞的动态可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6.
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水位破年变异常是中强震前中短期异常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降雨、地下水开采等因素也会引起水位年变动态的改变。本文利用动态年周期方法识别出2000~2013年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结果显示,2010、2012年该井水位破年变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前兆异常,其他时段的水位破年变异常多为降雨、井孔条件改变、附近井孔抽水等因素引起,表明该井水位异常可以为震情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豫01井39年井水位动态趋势变化分析,结合对周边观测环境调查、01井含水层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情况调查与分析,得出引起2006年以来豫01井水位急剧趋势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水大量开采使用,其次为煤炭开采排水,排除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河北怀来3井的水氡正常年变特征,分析了距井孔40m远的热水井抽水与怀来3井水温、流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后水氡年变化转变为夏高冬低型,其原因主要是受热水井抽水影响。抽水导致流量减小、水温降低和氡值下降;停止抽水后,流量、水温和氡值回升。  相似文献   

19.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发生变化,动水位观测井断流;地面沉降造成井管上窜,观测管路系统被损坏等,这些现象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异常的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应用水文地质理论与方法,分析含水层的水均衡状态、应力-应变状态及其与水位动态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井孔所在区水位下降漏斗的扩散特征,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资料多年变化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异常的性质。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分单一集中抽水与长期地下水超采对水位观测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识别超采区水位前兆异常,有助于地震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井水位作为一种灵敏的体应变仪,是一种重要的前兆观测资料,有望用于提取地下应力和介质变化信息。目前我国已建成较为密集的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网,积累了大量的波形记录,为建立地下水位变化模型、提取应力及介质变化信息和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性平台。然而,由于井水位受多种因素影响,水位变化的信噪比很低,从水位中提取含水层物性和应力变化的模型、方法和规律都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围绕井水位对气压和潮汐这两种天然载荷的响应特征与机理开展研究。从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网选取了一些气压和水位较为连续、稳定的台站资料,用于发展井水位微弱信号分析方法;利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水位资料,分析同震水位阶变类型,区分动态和静态应力变化的作用;利用全频带气压响应分析井水含水层的承压特性,尝试反演含水层物性;选取潮汐响应敏感的台站,利用水位对潮汐的相位响应进行含水层渗透率变化的分析。研究得出:(1)通过井水位传递函数的多次叠加可以大幅度提高信噪比,首次在一些台站获得了井水位对气压的全频带响应。(2)发展了全频带气压响应拟合反演含水层物性的方法,相对于低频带和几个潮汐频点拟合,全频带拟合可以提高反演的可靠性,降低强能量潮汐频点的影响。分析了含水层的承压状况以及井筒的储集效应,计算获得了承压含水层的压缩系数、孔隙度等参数。(3)汶川地震近场水位阶变主要与静态应力变化有关,而芦山地震400km范围内的井水位同震响应与静态应力变化无关,这种差别可能与地震能量和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4)无论汶川地震还是芦山地震,不管水位同震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多数台站同震引起的含水层渗透率都增大,表明渗透率的增强可能主要与动态应力有关,而与静态应力变化关系不大。(5)芦山地震引起的水井渗透率增大在震后一年内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而汶川地震引起泸沽湖井的渗透率增大明显,并在约6年后仍然没有恢复到震前水平,推测该区域在汶川地震中有新的裂隙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