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表明,近坝堆积体的稳定性对水库的施工和运营影响重大。本文研究的堆积体位于云南某拟建水电站坝址附近,其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坝址与厂房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该堆积体基本地质条件与特征的调查分析,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稳定性作了定性和定量评价,为坝址选择、厂房设计、施工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丁凤凤  焦进勇 《江苏地质》2017,41(4):678-684
毛家河水电站堆积体主要由松散工程地质岩组和完整性差的软质工程地质岩组组成。堆积体边坡上各种永久和临时建筑设施的重建和运行,破坏了堆积体边坡原始地形地貌,加之强降雨的影响,加剧了坡体的变形破坏。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对毛家河水电站堆积体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堆积体在正常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遭遇强降雨还会继续滑动。提出对堆积体采用削坡减荷、排水、抗滑桩等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的成因和稳定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咱日堆积体的稳定性对拟建的梨园水电站大坝和附近的水力设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下咱日堆积体的勘察资料,本文分析后认为下咱日堆积体经历了中更新世的金江冰期和晚更新世的丽江冰期两次冰期的作用,是由冰碛物、河流沉积物、湖相沉积物及崩积物组成的复杂成因堆积体;稳定性初步分析认为,下咱日堆积体局部有坍塌,但是整体稳定,以后稳定与否的关键是堆积体中湖相沉积层及坡脚的松散砾石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继良  黄润秋 《岩土力学》2005,26(8):1318-1322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该大坝的建设与运营。野外工作发现,它是深切冲沟型崩塌式堆积体,由下伏基岩和松散的堆积物组成。在1 360~1 450 m高程之间堆积体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收口转向特征,这有利于增加其稳定性。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目前较为通用的两种三维有限元软件(3D-Sigma和3D-Flac)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堆积体的应力场主要表现为以自重应力场为主,其应力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2)堆积体的潜在滑动面为堆积体与其下伏基岩接触部位的一定范围内;(3)堆积体的位移表现为向坡外(临空面方向)滑移,且中前缘的位移量相对较大;(4)堆积体前缘的收口效应改善了其应力状态,增加了稳定性;(5)堆积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在1 472~1 610 m高程之间的堆积体有可能发生局部的中浅层破坏。  相似文献   

5.
古水水电站工程区域堆积体边坡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对水电工程建设极为重要。堆积体边坡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包括:堆积体的历史成因、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取值和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古水水电站坝址区域内下覆为板岩、上覆为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了该区域上覆堆积体和下覆板岩倾倒变形的历史演化过程:在冰水的携带作用下,边坡顶部的岩土体逐步向下迁移而形成堆积体,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层状效应;板状岩体在构造运动、河谷下切和风化卸荷等共同作用下,加之上覆堆积体重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发生折断并导致倾倒变形。在对冰水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调查,得到了区域内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顺软弱面整体滑动破坏和局部圆弧型滑动。  相似文献   

6.
对金安桥水电站左岸下游B2崩塌堆积体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凝灰岩夹层分布形式、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其对崩塌体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崩塌体的破坏类型。运用2D有限元及极限平衡分析法分别对崩塌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由此得出:B2崩塌体按松动体底面和凝灰岩夹层组合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满足工程要求;地震作用对崩塌堆积体的影响较天然状态下大,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的最弱面搜索结果及计算结果,沿崩塌堆积体底面和凝灰岩夹层组合的整体性平面滑动破坏可能性存在。同时提出了对浸水后凝灰岩夹层特性进行研究及及时监控反馈分析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南某水电站坝址左岸发育一大型堆积体,方量约200×10^4m^3。该堆积体沿SWW方向呈喇叭形展布,边界较为清楚,主要物质组成为碎(块)石土及碎石夹粉质粘土。目前堆积体上可见开挖造成的局部垮塌现象,其整体稳定性与否将对坝线选择及水库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在对其基本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价该堆积体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表层洪积物厚度较大,开挖初期出现变形.文章利用大型三轴试验对洪积物的力学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为双曲线,当围压很高时主应力差(σ1-σ3)有所减小;其强度包线前段基本为直线,但是压力增大到某值后包线发生弯曲.同时也进行常规三轴试验,将两种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所得结果吻合.综合分析上述两种试验结果,给出堆积体力学性质.根据力学性质参数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41-645
通过深入细致的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查清左、右两岸巨厚覆盖层的规模及形态特征,分析堆积体的成因及稳定性问题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右两岸的覆盖层进行二维、三维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利用分析计算结果科学地指导设计与施工,确保水电站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细致的地质勘察研究工作,查清左、右两岸巨厚覆盖层的规模及形态特征,分析堆积体的成因及稳定性问题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右两岸的覆盖层进行二维、三维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利用分析计算结果科学地指导设计与施工,确保水电站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对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这些泥石流不会造成严重的堵河问题。在施工期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的影响突出,特别是靠近库首的泥石流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影响有所降低,但位于大坝下游区的泥石流对水电站正常运行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所研究的堆积群位于云南省境内怒江下游某水电工程左岸近坝部位,若该堆积群其中一个区一旦失稳将直接影响到水电工程的施工和运营.本文首先阐述了各堆积体特征和地质条件,其次解释了各堆积体成因,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堆积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评价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工程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柳杨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7月11日晚11点至12日凌晨,位于小天都水电站下闸址以下约600 m的柳杨沟爆发泥石流,造成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对小天都电站下闸址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计算,研究了柳杨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和运动特征,并分析在各种设计概率下发生泥石流对水电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上游藏曲口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曲口滑坡位于藏曲与金沙江交界处的金沙江右岸波罗水电站下坝址上游。藏曲口滑坡是金沙江上游典型的滑坡,研究该滑坡的成因对金沙江上游的滑坡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稳定性研究是对坝址的选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滑坡体基本条件分析入手,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计算了滑坡体稳定性,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藏曲口滑坡稳定性,为滑坡坝址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栗子坪水电站南桠村沟泥石流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桠村沟位于南桠河栗子坪水电站首部枢纽区左岸,是水电站工程区内规模较大的一条泥石流冲沟,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水电站调节池位于南桠村沟的出口台地上,沟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人工堆积物丰富,在暴雨,地震等自然因素的触发下,时有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发生的可能,对调节池的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南桠村沟泥石流的具体特征,分析研究了南桠村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这一研究对评价南桠村沟泥石流对栗子坪水电站调节池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是水电站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研究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评价其危险性对电站的施工及运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某水电站厂址区勘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厂址区后山5条泥石流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5条泥石流沟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在不同阶段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厂房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坝址附近滑坡稳定性对工程影响巨大,特大型滑坡尤其如此.对滑坡稳定性是否能作出科学评价,其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这项工作是研究滑坡稳定性基本前提.本文所研究滑坡位于雅砻江中游某拟建水电站,本文主要在对其地质概况、基本特征简要介绍基础上阐明其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8.
牛牛坝水电站是美姑河流域“一库五级开发方案”的龙头电站。牛牛坝库区为泥石流多发段。泥石流具有规模较大、分布范围广、发育密度大(1.33条/km)、发生频率高、致灾作用强烈的特点。泥石流灾害是库区重大地质灾害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工程区陡峻的地貌条件、发育的区域构造、软硬相间的岩层、广泛分布的堆积体、降雨集中的气候条件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揭示了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白鹤滩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沙江下游拟建的白鹤滩水电站上接乌东德梯级,下邻溪洛渡梯级,是继三峡和溪洛渡之后又一座千万千瓦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地下式厂房,其厂房的高度和跨度分别为78.5 m和32 m。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需要准确掌握初始地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依据地质构造作用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发现,白鹤滩水电站左、右岸的初始地应力场,由于受到河流侵蚀和岸坡卸荷等因素影响,两岸厂区的地应力场方向在局部产生一定的偏转,从该地区的NWW方向变为NE方向,通过数值反演方法对计算区域的边界条件进行回归,与实测值比较确定回归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