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层序地层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理论和概念,以及各阶段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各阶段的理论发及存在的不足,由此而追索到现代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的由来,总的来说,层序地层不它历了初期阶段,地震地层学阶段和现代层序地层学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主要涉及层序控制的因素,海平面变化,可容纳空间变化和体系域类型等概念,笔者认为层序地层不发展主要原因是地震勘技术的发展及石油工业的发展,作为边缘学科,它与诸多的学科都有较深的渊源,笔者认为,正是在这些结合点上,层序地层学才得到了极大的应用,笔者认为陆相层离地层学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际上属邻先地位,本文总结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人们进一步了解本学科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自1977《地震地层学》一书发表后,层序地层学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使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发展,不仅在显生宙地层研究中也有新元古代地层研究中不断应用。  相似文献   

3.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的一门学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当今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T.A.Cross倡导的成因地层组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旋回层序地层学,探讨其关键技术运用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和各种分析资料,对渤南凸起地区的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4.
层序地层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分肯定了层序地层学的兴起、发展和成熟是对地层学、沉积学乃至地质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层序地层学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回顾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孕育阶段和理论系统化阶段。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受到很高评价的原因在干它的科学性、先进性、预测性和定量性。层序地层学目前建立了三大学派概念体系。三大体系域概念的建立、全球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有助于对沉积层序发育的控制、各类叠置模式的指导和可容空间概念的确立。层序地层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三大理论体系(海相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四大方法体系(地震层序地层学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层序地层学模拟分析)。对陆相层序地层学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边界确定、体系域命名、层序级别划分、层序等时性研究等陆相层序地层学发展中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它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所不同,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突破在于对地震同相轴穿时性的重新认识。但它是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地震沉积学研究要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在沉积学规律的指导下进行。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地震沉积学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相位转换使地震相位具有了地层意义,可以用于高频层序地层的地震解释;地层切片是沿两个等时界面间等比例内插出的一系列层面进行切片来研究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的技术;基于不同频率地震资料反映地质信息的不同,采用分频解释的方法,使得地震解释结果的地质意义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层序地层学是建立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过程沉积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等时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沉积岩在三维空间的划分与对比分析的新方法,而不同于岩石地层对比原则,客观地恢复了沉积岩垂向叠置顺序和横向相关关系。本文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控制因素等方面的最新认识,总结了层序地层学4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颇为关注的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源于海相盆地,是在被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凝练而来的,至今已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梳理了深海碎屑岩层序过去5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进展(包括1970—2000年的经典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2000—20...  相似文献   

8.
陆相层序地层、沉积作用与海相的存在很大差异。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陆相盆地具体应用中不应盲目照搬,应在借鉴海相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真正总结出一套适合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与模式。准层序、准层序组的应用,是根据陆相盆地层序和充填作用的发育特点应运而生的。准层序本身反映了事件沉积作用,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在纵向上进行时间层序划分,还可在横向上把无序的地层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陆相地层的特点,其与海相层序地层相比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层序的控制因素、层序界面、基准面、体系域与沉积体系的发育、层序地层与模拟技术和全球对比意义等方面回顾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进展并讨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国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学被引入我国10年来,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地质情况,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对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在一些大比例尺沉积岩区区调工作中,开展了露头层序地质学的研究。在陆相盆地工作中,发现影响陆相地层层序的因素很多,随机性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综合进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指导油气勘探。此外,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涉及海相、湖相、河流相等)、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煤和其他沉积物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标准化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在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层序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油气等沉积矿产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却刚刚起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层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和层序地层学发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明确了层序地层学的具体应用方向,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层序地层学理论自 1987年问世以来 ,在地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并逐渐扩展到各种类型的盆地和环境。随着层序地层学在我国各大油田的运用 ,获得了许多成功的实例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层序地层学为勘探家提供了一个可预测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要素分布规律的层序格架 ,在油气勘探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我国目前的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需要认真研究陆相层序的形成机制 ,寻找非构造油气藏 ;开展含油气大区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努力寻找新的勘探领域 ;重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以提高储层的预测水平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中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宏文 《古地理学报》2009,11(5):471-480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自诞生以来, 由于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可行性、高精度和可预测性, 得到了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认可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中国油气勘探与油田开发挖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以及模糊不清的认识,须要更深入的探讨以加深认识。作者主要从概念和方法上分析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集层规模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基准面旋回与准层序概念的差异性;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基准面旋回的界面识别与基准面旋回对比等,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运用该理论和方法的学者达成一定的共识并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Problem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equence stratigraphy is the study of rock relationshipwithin a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 ework of the genetically re-lated strata bounded by unconform ities and its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Van Wagoner,1995 ) .As a subdiscipline of stratig-raphy,sequence stratigraphy evolved in the late 1980 s fromseismic stratigraphy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the late 1970 s(Mitchum,1977;Mitchum et al.,1977;Vail et al.,1977)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s a subdisci-pline is very brief,th…  相似文献   

16.
层序地层分析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地质学之热点层序地层分析提出于70年代,至今正在成为被广泛注意和应用的学科。在石油勘探领域应用这一新的概念体系和方法已经为储集砂体的预测带来了战略性的变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低位体系域底界面上的深切谷充填砂体的预测和发现。但是目前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尖锐争论,其中主要针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问题,许多学者根据新的资料和模拟结果论证了层序地层样式受控于构造、海平面变化、沉积物补给等多种因素;在许多地区证实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事件不能轻易地当作全球性事件去进行对比。本文选择了一些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以及1992年AAPG年会和在北美考察所获信息针对主要的进展和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钻井、测井、露头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质学等方法,研究济阳坳陷馆陶组沉积特征,并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发现:济阳坳陷馆陶组地层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馆陶组下段存在以浅水湖泊为背景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馆陶组上段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以及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层序界面识别与层序划分,可将馆陶组地层可划分出一个构造层序,2个三级层序,层序底界面都为I型层序界面,每个层序内又可划分出3个体系域,即低水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序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原理指导下的地震资料解释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为配合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从克乌断裂带上盘向下盘、从构造油气藏向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的转变,利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地球物理资料,将三叠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和8个体系域,进而总结出拗陷完整型和拗陷残缺型两种层序类型。结合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和井间沉积对比,探讨了三叠系砂体结构和湖侵体系域地层超覆、湖退体系域及最大湖泛面附近小规模滑塌浊积体岩性透镜体等5种圈闭发育模式。油气成藏综合条件分析指出有效圈闭和油源断层的识别是制约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深海沉积理论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深海沉积理论的进展主要涉及“鲍玛序列”、浊流、砂质碎屑流和深海层序地层四方面。以Shanmugam为代表认为:“鲍玛序列”并非唯一浊流产物,可含有砂质碎屑流、浊流、内潮汐、内波、等深流多种流体作用的结果;过去识别的“鲍玛序列”A段有浊流也有相当部分是砂质碎屑流成因,B—D段交错层理则是底层牵引流沉积产生的;只有浊流的沉积物才能称为浊积岩;“高密度浊流”是指砂质碎屑流而不是浊流;浊流是一种有牛顿流和紊乱状态的沉积物重力流;浊积岩没有复杂的颗粒悬浮层和碎石浮层,不发育逆粒序。Shanmugam等关于“鲍玛序列”这一新解是深海沉积学理论的一个进步。深海牵引流过去数十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理论与实践脱节。深海层序地层是深海沉积理论进展的另一个方面,层序界面类型、体系域沉积有自身的独特性:层序界面至少存在斜坡侵蚀面、低水位下超面和水下沉积间断面三种;当沉积背景以陆源碎屑为主时,LST主要为盆底扇,TST和早期HST表现为非钙质远洋沉积,晚期HST一般不发育;当碳酸盐沉积为沉积背景时,LST主体为碎屑流和跨塌蹦落沉积或淡水透镜体,TST和早期HST为钙质细粒沉积,晚期HST可能存在有较小规模的钙屑海底扇。建议慎重解释“鲍玛序列”,审视“浊积扇”理论,废弃“浊积扇”概念,加强深海牵引流沉积机理方面的研究;LST浊积砂体、砂质碎屑流形成的块状不规则砂体、深海牵引流砂体可在深海储层预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势,深海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的精细研究在指导深海油气勘探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