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永龄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5日13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陈永龄1910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1927年9月至1931年7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土木系、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1931年8月至1934年7月任清华大学助教;1934年8月至1935年6月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学习大地测量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35年7月至1939年2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系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交通部铁路测量总处处长兼总工程师等职。新…  相似文献   

2.
黄文骞 《测绘工程》2004,13(2):61-62
梁开龙教授,194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0年7月至1965年7月在北京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学习(本科).1965年7月至1978年8月在沈阳军区测绘大队工作,历任技术助理、副队长、工程师等职.1978年9月,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历任教员、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1998年底从领导岗位退下后,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现为该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李云岭 《测绘工程》2003,12(2):62-63
靳奉祥教授,山东淄博人,生于1962年2月。1978年7月考入山东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6年8月赴法国巴黎高等测绘学院(ESGT,EcoleSupérieuredesGeométriesetTopographiesdeParis)学习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专业,1987年9月被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EuropeanOrga-nizationforNuclearResearch,Geneva)聘为测量工程师,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大型环行粒子加速器LEP”项目的建设,承担精密工程测量工作。1988年3月回国,继续从事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1年9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10月破格…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通讯》2014,(13):F0002-F0002
钟自然同志简历 钟自然,男,汉族。安徽桐城人,1962年8月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掌习,1983年8月任化工部化学矿山规划设计院干部。1985年9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矿床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1991年9月任地质矿产部矿产开发管理局干部,1994年5月起历任地质矿产部矿产开发管理局法制处副处长、处长。  相似文献   

5.
杜清运教授,男,1965年1月出生于湖北宜都。198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198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1993年2月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93年3月~8月在德国巴登_符腾堡州测量局进修;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任土地科学学院副院长。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技术与学术带头人。从1996年起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地图应用委员会委员,1998年起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现任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部级重点…  相似文献   

6.
梁开龙 《测绘工程》2004,13(3):79-80
黄文骞教授1962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昆明军区、成都军区任职,先后参与了中越边界的测绘保障和中缅边界的测绘联检等任务.1988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1月至1994年7月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分配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辽宁省测绘学会地理信息与制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测绘通报>编委、<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编委、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测绘学报>、<测绘通报>审稿人.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09,(24):F0002-F0002
1955年1月生,壮族,广东兴宁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工程师。1974年9月任广西南宁十三中教师,1978年10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专业、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地学专业学习,1985年7月到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2004年2月1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向大会发来贺信,“两弹一星”元勋、“863计划”主倡者王大珩院士,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新华社副社长徐锡安等领导到会并讲话。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作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组长、中国科…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学校优秀领导干部、教育家,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世汶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8日在武汉逝世,享年69岁。张世汶1939年8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1984~2000年先后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长期从事高校党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家测绘局于1990年4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行标)审定会。会议由国家测绘局技术监督处处长曹继根高级工程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等部门的15位专家。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刘翰生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测系副教授周泽远任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测绘科学研究所冯浩鉴副所长参加了会议。至1988年初,我国已拥有约4500台国内外各种型号的光电测距仪(以下简称测距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论坛9月16日至17日在京举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生态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循环经济研究专家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业生态学研究专家陆钟武以及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钱易院士任本次论坛主席。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相似文献   

12.
杨凯教授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和数字化测绘工程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知名专家,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杨凯教授1965年大学毕业后至1986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助教、讲师、教授和系主任;期间于1980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曾赴荷兰国际航空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学院(ITC)进修;1986年至2002年调到国家测绘局任总工程师、副局长和党组副书记:2001年至今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及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70年代末,他致力于解析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制了我国首例"TQ-16机航带网法区域网平差计算机程序",成功地在测绘生产中推广使用、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13.
程鹏飞研究员于1964年生于黑龙江省,1980年考入同济大学测量系,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曾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副主任、院长助理;1995年赴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应用大地测量与摄影测量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于199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工作,同年被评为研究员,1999年至2002年任该所所长,2002年获清华大学MPA证书,同年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至今.  相似文献   

14.
沈云中教授1962年11月生,江苏昆山人,汉族。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专业工学硕士,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进修。1986年起在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任教,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评为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测量学报编委、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10日)根据部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项目启动会,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电子文件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作精神,按照部党组和徐绍史部长的要求,启动试点工程,研究部署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建设。这次启动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要圆满结束了。刚才,听了任守信副主任的讲话,介绍了信息化和电子文件发展的历史和前沿,指出了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充分肯定了部电子文件管理所做的工  相似文献   

16.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是衡量某地区宜居与否的重要标准。本文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及气候舒适度模型,揭示了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居环境气候在6—8月较为舒适,11月—次年2月舒适度最低;夏半年舒适度空间差异大于冬半年。1988—2002年和2003—2018年两阶段舒适度总体向好,存在两个低值中心。舒适度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季整体呈增长态势,冬季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可分为5类,特征分别为暖湿舒适、暖干且较舒适、冷舒适、干燥且较不舒适、干燥且不舒适。(2)气温和风速分别为夏、冬半年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与空气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与植被覆盖情况的关系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时相Landsat数据的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长沙市为例,在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支持下,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归一化裸露指数(NDBI)等方法提取城市用地信息。通过对比多期城市用地的熵值变化,定量分析城市扩张的时空特性; 运用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城市扩张和中心城区的关系,绘制城市扩张速度玫瑰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建成区总面积不断扩展,其中,1973~1986年扩张主要表现在东南方向,1987~1993年为西部方向,1994~2001年南和东南方向成为快速扩张方向; 对长沙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认为人口迅速增加是城市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卢健教授,男,湖北红安县人,生于1942年.196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93年受聘为航测专业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之后又成为博士生导师,是遥感信息工程领域资深教师. 1965年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毕业后,卢健同志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工作.1969年冬测绘局所属队伍撤消,失去了专业所依托的机构所产生的惶惑并不能动摇他人生的理念,在新工作岗位上他仍然孜孜不倦,更为广泛地吸取知识.为此,他自学水能机的深奥理论、掌握电力网自动控制的二次回路原理,并在实践中对运行系统进行革新改造.1972年底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总参谋部测绘科学研究所,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科学研究难以开展,但能重回测绘岗位工作的喜悦,使他不顾条件的艰难,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阅读国内外科技资料,为后来开拓遥感和数字化新技术作了充分准备. 1974年重建国家测绘局,他是响应号召首批回校人员之一.为了尽快恢复测绘高等教育,弥补与国际间的差距,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成为担当学校需要的任何机动工作的力量.1974年他学习修理航测仪器,满足开课需要;1975年被派往血吸虫高发区大沙湖测图,出色完成任务;1976年地震频发,航测系派他去四川绵阳测绘三分局负责电子印像机研制,住帐篷,吃咸菜,连续两年苦干,白手起家为绵阳测绘局建立了设备齐全的电子实验室.终于在"四人帮”垮台、测绘事业新生始见曙光的1977年完成了测绘系统第一台电子印像机的研制任务.又于次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获得科技进步奖的荣誉.1978年回校参加全数字化测图系统研究工作,担负硬件方案的准备任务. 1979年学校计划发展遥感教育,他分工负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建设,使我校成为在国内继北大、清华后率先开设这一课程的院校.并先后担负6门课程主讲,三次获教学优秀奖,1996年获优秀教师称号.发表研究论文42篇,专著<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在1991年和1998年分别获部级优秀出版著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同志们一道多年来的开拓进取,使我校的遥感教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1993年<遥感系列课程建设>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同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一等奖. 从"六五”到"九五”,他不畏艰难积极参加科技开发任务,先后参与及负责科研课题共19项,足迹踏遍全国27个省(市)和地区.曾多次担负湖北省地区性专项资源遥感调查任务;两次奔赴新疆,在天山南北5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林业资源遥感调查;于国内首次完成江西省全省的土地遥感检测工作.在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果,1985年<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咸宁市土地利用现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鄂西利川草场资源遥感调查>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新疆四县(市)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遥感调查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解析测图仪开发应用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88年开始转入计算机视觉应用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遥感影像信息处理中的分形模型研究>、<智能化图形扫描输入系统>、<数学形态学应用>等三项任务.1992年<计算机视觉图纸读取系统-CV2>研究获部级二等奖;1993年<工业流体量仪表记录图纸读取量算系统>成果获国家专利,1996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三等奖;1998年<智能化扫描图纸数字化系统研究>获部级三等奖.在"九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S技术集成遥感应用研究>中任96-b02第四专题的技术负责人,同时领导国防预研项目<雷达信号分析的"3S”技术支持系统研究>.这两项研究均已通过国家验收和专家鉴定,取得国际先进的评价.他还担任武汉市科委机电一体化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常务理事,并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相似文献   

19.
基于SMMR和SSM/I海冰索引数据集,建立并分析了1978-11至2014-12月36a的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南极冰缘线长度增长速度为19.54±16.31km/a(p0.05)。每年海冰范围从3月开始增长,9月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冰缘线长度也呈现稳定的周期性变化,在3~8月缓慢增长,继而略微下降,11月开始迅速增长,12月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通常冰缘线长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最小值在3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与海冰范围和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关,在3月、11月、12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一致,与海冰范围相反。在其他月份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则与海冰范围相同,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反。在5个地理分区中,印度洋区、罗斯海区冰缘线长度呈正增长趋势,别林斯高晋海区呈明显负增长趋势,西太平洋区、威德尔海区变化趋势不明显。5个地理分区的冰缘线长度都只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的趋势变化,大部分时间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20.
按照会议安排,我把第八次卫片执法检查情况向大家作个通报。 今年2月,我部开始部署第八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86个城市,监测时段是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今年6月至7月,我部派员对北京等10个城市第八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督导;9月份,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又组织对天津等28个城市第八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抽查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