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比较了室内暗光条件下,采用网箱流水平面养殖和箱笼流水立体养殖两种养成方法,确认在现有条件下前一种方法养殖效果比较好。使用这种方法,将九孔鲍Haliolisdiversicoloraquatilis和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苗经过1a的养成,存活率分别为58.3%和59.65%,存活个体平均大小达到了商品鲍规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比较了人工配合饲料及天然海藻饲养的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肌肉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同时 ,测定了贝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这将有助于了解喂养人工饲料和天然海藻饲料的九孔鲍营养生理代谢的特点。与此同时 ,对喂养海藻饲料所出现的贝壳裂嘴和中间破损的异常鲍 ,也作了微量元素分析 ,探讨生长异常的原因。1材料与方法1.1样品的采集1.1.1天然海藻组九孔鲍取自福建省漳浦县 ,大小壳长4cm左右。养成期约4个月 ,以摄食海带为主 ,养殖过程发现有少量鲍发生贝壳裂嘴或…  相似文献   

3.
九孔鲍的人工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正凛 《海洋科学》2001,25(5):8-10
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aquatilis自1990年从台湾省首次引进在福建东山岛养殖以来 ,迅速发展 ,现在已成为福建闽南地区以南沿海养殖的主要鲍种。该鲍具生长快 ,适合本地区养殖的特点 ,从2.0cm左右鲍苗装笼,经过6个月养成 ,就可以达到5.5cm商品规格。根据多年来从事九孔鲍人工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文就九孔鲍苗种生产环节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作一介绍。1亲鲍性腺促熟九孔鲍的自然繁殖季节在福建闽南地区是8~10月份 ,但在此之前的4~7月份 ,也可看到少数成鲍性腺成熟。在…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表层海水作养殖水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养成池,整个养成阶段共检测到浮游纤毛虫33种,其中寡毛目(Oligotrichida)的种类最多,为14种。在一个使用沙井水作养殖水的杂色鲍养成池周年研究中,共观察到浮游纤毛虫24种。2类养成池的纤毛虫优势种都是尾丝虫(Uronema sp.)、钟虫(Vorticella sp.)和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虽然后者养殖用水为沙井水,但养殖密度较大,水体交换量稍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含量高,嗜污性纤毛虫得以大量繁殖,其密度较前者高一倍。在养殖用水取水海区——红海湾近岸表层海水中,共检测到浮游纤毛虫27种,其中砂壳亚目(Tintinnina)纤毛虫16种。受水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影响,养成池与取水海区砂壳虫的种类组成和密度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养鲍自污染水净化处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孔石变异lva pertusa、活性炭纤维(ACF)和二氯异氰尿酸钠(NaDDT)对养殖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产生的自污染水进行化,并用于饲养幼鲍。结果表明,孔石莼变异株能有效地吸收地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水化因子--氨氮、亚硝酸盐,而活性炭纤维对污水中的CODMn和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82%和99.98%,经孔石莼变异株处理后的养鲍污水与未处理的养鲍污水对幼鲍生  相似文献   

6.
鲍的杂交育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鲍的人工育苗与养殖,在我国已有近20a的历史。由于多年来忽视种质改良,始终采用我国自繁自养的鲍做亲鲍,使亲缘关系越来越近,易造成种质退化,其后代抗逆性较差,剥离后大量死亡。结果,导致许多鲍育苗单位连年出现亏损或倒闭。为此,作者于1998年引进日本的虾夷盘鲍(Haliotisgiganteadiscus)与中国的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discushanai)进行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材料1.1育苗主要设施山东寻山水产集团公司育苗场位于桑沟湾北畔。共有鲍育苗池200个,共1400m…  相似文献   

7.
鲍人工养成阶段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成阶段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外壳的周丛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演变。共观察到3纲9目35属58种纤毛虫,缘毛类Peritrichida的种类最多,有23种。在养成阶段的早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为钟虫类;在养成阶段的中、后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演变为聚缩虫类,其中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占绝对优势;文中还对各种环境因子对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荣成市采用工厂化鲍鱼育苗、养殖,建成了鲍鱼育苗、中间育成、商品鲍养成的配套体系,育苗水体5000m~2,养殖。 工厂化养鲍,使鲍鱼养殖摆脱了自然条件中不利因素,提高了成活率,缩短了养成期。  相似文献   

9.
虾夷扇贝筏式养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yessonensis)不仅个体肥大、肉质鲜美 ,而且市场广阔、效益明显 ,属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它属半栖贝类 ,没有发达的足丝 ,所以 ,开展人工筏式养殖困难较大。笔者于1988年开始研究虾夷扇贝筏式养殖技术 ,在十余年的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 ,终于根据虾夷扇贝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研究出一种新式养成笼和人工筏式养殖方法[1]。于1997年春在同一海区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进行了养成对比试验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已推广应用于规模性生产。1海区条件试验海区位于荣成…  相似文献   

10.
皱纹盘鲍脓疱病的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 Ino)海水养殖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在人工养鲍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疾病。已报道的有细菌病、真菌病、派金虫病、才女虫病、寄生虫病和气泡病等[1,2]。大连地区在室内槽式养殖皱纹盘鲍过程中,连续发生脓疱病暴发现象,死亡率高达50~60%;夏季连续高温季节发病频繁,持续时间长,死亡率更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有关鲍的脓疱病,国内尚无报告。孙振兴等人曾报告近年来发现鲍的足部溃疡症[3],其症状与本文报告的脓疱病症状有些方…  相似文献   

11.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对饵料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对鲍类的摄食选择性研究较多,例如:Harada等1982,1983,1984,1987,1991,1992,1996年在日本利用吸引指数(Attractionindex)对盘鲍(Haliotisdiscus)摄食行为的研究;Taniguchi等1992年对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的摄食选择性研究等;McShane等1994年和Fleming1995年在澳大利亚对澳洲桔红鲍(H,rubra)摄食选择性的研究[1,2];Leighton,Boolootain1963年和Vian…  相似文献   

12.
皱纹盘鲍鳃细胞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我国皱纹盘鲍养殖业发展迅速 ,是北方沿海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但各种病害亦随之而来 ,先是细菌病害居多 ,近几年又出现病毒性疾病[1]。发展鲍细胞培养技术 ,不仅对深入研究鲍病毒病带来了方便 ,而且也为鲍遗传学、细胞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皱纹盘鲍鳃细胞培养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 ,以期建立鲍组织细胞的培养技术。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动物 :皱纹盘鲍取自烟台芝罘岛隆海养殖场 ,2龄 ,壳长4.0~5.0cm ,壳宽2.5~3.5cm。培养基 :MEM(GIBCO) ,M199(GIBCO) ,RPMI1…  相似文献   

13.
五种海藻对虹鲍的诱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永沛 《台湾海峡》1999,18(2):181-185
采用自由择食和非自由择食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海藻Lessonia variegatq,Darvillaea aularctina,Porphyra columbina,Macrocystis pyrifera,Ecklonia radiata对实验虹鲍Haliotis iris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5种海洋藻类的诱食作用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耳鲍人工养殖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经过1a的养殖实验,研究了耳鲍(Haliotis asinina)在海南省人工养殖的可行性,发现室外水泥池池底波纹板流水养殖,其生长速度快,年平均壳长增长率为75.5%,成活率高达83.3%,比我省主要鲍鱼养殖品种九孔鲍和杂色鲍年平均壳长增长率分别高了13.8%和13.5%,成活率高了31.7%和30%,同时证实耳鲍不适合室内目前通用的工厂化笼养。  相似文献   

15.
杂色鲍裂壳病球状病毒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9年以来,广东汕尾地区养殖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出现了“裂壳病”的经电镜观察,发现感染了一种球状病毒,大小为150-220m,皆存在于细胞质中,细胞核内没有发现病毒。主要侵染鲍的腹足、外套膜、性腺、肝、鳃等部位。病鲍表现为头端壳缘外翻,呼吸孔融合成一条线,活力减弱,身体消瘦,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筏式养鲍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病害防治、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实验共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达80%以上,年亩纯益达四万元,明显高于其他海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7.
聂宗庆 《海洋科学》1995,19(5):32-32
福建省自然海区仅有杂色鲍分布,以东山县略多,其北至连江县海区少见。福州市水产科研所科技人员,先后于1986年12月从日本长崎引进盘鲍(日俗称黑鲍);1990年5月从大连引进皱纹盘鲍;1991年11月从台湾引进九孔鲍;再以本地的杂色鲍,在福州海区同时进行了4种鲍的生长、养殖与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当地的杂色鲍生长极为缓慢,经3a喂养平均体长仅为3.1cm,体重才2.9g。因而不宜作为养殖对象。(2)台湾的九孔鲍在福州市夏季生长很快,其他季节很少生长或完全停止,需2a才达到5cm以上的商品鲍…  相似文献   

18.
鲍以其营养价值和口味鲜美名列“海八珍”之首。现在我国鲍的增养殖业已在迅速崛起,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也日臻成熟。作为一种产业当前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缩短养殖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上。鉴于鲍养殖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养殖周期长就意味着风险大、投  相似文献   

19.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有的螺旋灌培养基地,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分别从细胞干后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与此同时,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生产性育苗与养成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了1998~1999年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育苗与养成情况。98年在荣成三个863中试基地利用6-DMAP、冷休克及CB抑制表卵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其中以6-DMAP效果较好,诱导三倍体率为60.9%~90.5%。共培育三倍体群牡蛎苗种4.13亿,海上养殖2000亩。三倍体群牡蛎的生长明显快于二倍体对照群体,体重增加15.65%~41.89%。1999年4~8月收获,三倍体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